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急需有关围场的传说或故事

首页

急需有关围场的传说或故事

有关围场的传说或故事,古诗,歇后语等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12 01:37:41
  •   据历史记载,围场地区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迹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属燕领地,秦朝属渔阳郡 (注秦长城就修在围场县境内,乾隆皇帝还有关于《古长城考记》现还有古长城遗存),三国两汉时 为鲜卑地,隋唐时期为契丹属地,宋时不属中原,属金中京路大定府辖地,元代为羽林军猎场,明代 为鞑靼人放牧地,清初为蒙古族游牧地,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 大清王朝在平定“三藩之乱”的当 年,康熙皇帝在这里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狩猎场和“肄武绥藩”之所———“木兰围场”。
      
      当时开辟木兰围场是清政府“肄武绥藩”,巩固北部边防的战略决策。清军入关后,娴熟弓马的八 旗子弟逐渐骄逸自安,耽于游乐,战斗力日益衰退。而当时的北方又战乱频繁,康熙四年(1665), 沙俄重占黑龙江的雅克萨,又入侵喀尔喀蒙古色楞格河流域,煽动民族分裂;康熙十四年(1675), 察哈尔蒙古布尔尼叛乱,康熙十六年(1677)漠西北蒙古即新疆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 叛乱,进攻和硕特部,侵占青海和外蒙古,并勾结沙俄进行民族分裂活动。
      
      内忧外患给刚刚以“弓矢 定天下”的清王朝笼罩了一层阴影。因此,整饬武备,团结蒙古诸部,巩固北部边防,成了清政府的 当务之急。于是,清朝选中了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建立围场。这样既可锻炼军队,提高战斗力,又可借助满、蒙民族围猎的活动,联络感情,加强团结, 从而实现“以蒙古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安国大计。
      
      木兰围场名称的来历是:“木兰”是从满语“哨鹿”的发音衍生而来的,“哨鹿”是当时清代在此 打猎时的一种诱猎方法。狩猎时八旗士兵猎人潜伏在草丛中,头戴假鹿头,口中吹木制的长哨,吹出 仿效鹿求偶时发出的“呜呜”声,或引诱鹿到此以便猎杀。
      围场就向鱼民打鱼一样用八旗士兵事先设 制包围圈,将猎物围起来再进行集中打猎方式。 自从康熙于1681年(康熙二十年)选中了这个地方,就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诸旗献牧场”,据清 廷(清末《围场厅志》记载:“两部所献之山川约在伊逊河以东,为围场全境之东半”),再加上西 部原属清廷的领地,构成了阔达一万平方公里以上,在围场内根据山势地形的变化和飞禽走兽的分布 情况,划分为六十七个小“围场”。
      以木栅、柳条边为界,设置了四十座巡逻哨所(满语称卡伦),巡 边保护,绝对禁止一般平民进入这个皇室禁地。也许正因为如此,境内林木参天,野兽遍地。

    谁***

    2018-09-12 01:37:4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