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外科
骨科

什么是先天性膝关节畸形


      		
D*** | 2017-12-03 02:39:01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7-12-03 05:39:01
  • 先天性膝关节畸形是膝关节先天性结构和功能改变,膝关节是人体内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前方的髌骨组成。主要的运动方式是屈膝和伸膝,半屈曲位时有轻微旋转活动。   膝关节囊周围有韧带起加强稳定作用。前下方为髌韧带,是股四股肌的延续,止于胫骨结节,可伸膝。在膝关节内侧有内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内上髁,止于胫骨内侧髁的内侧缘,宽而扁,其纤维与关节囊融合在一起。膝关节外侧有外侧副韧带,起于...

    查看全部>>

    先天性膝关节畸形是膝关节先天性结构和功能改变,膝关节是人体内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前方的髌骨组成。主要的运动方式是屈膝和伸膝,半屈曲位时有轻微旋转活动。   膝关节囊周围有韧带起加强稳定作用。前下方为髌韧带,是股四股肌的延续,止于胫骨结节,可伸膝。在膝关节内侧有内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内上髁,止于胫骨内侧髁的内侧缘,宽而扁,其纤维与关节囊融合在一起。膝关节外侧有外侧副韧带,起于股骨外上髁,止于腓骨小头,呈圆索状,纤维与关节囊之间被脂肪组织隔开。   侧副韧带的主要功能是加强关节侧方的稳定性。屈膝时韧带松弛,伸膝时韧带拉紧,有限制小腿旋转的作用,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半月板。交叉韧带使股骨和胫骨紧密相连,限制胫骨向前、向后移位。半月板外缘厚,与关节囊相连,内缘薄,游离于关节腔内。半月板能起到弹性垫的作用,可加深关节窝的凹度,改善关节面形状,使股骨和胫骨关节面更加适应,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并防止关节面的软骨受损。   膝内翻、膝外翻系膝部向外、内的成角畸形。在儿童下肢畸形中比较多见。膝内翻、膝外翻的成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例如:佝偻病、外伤、炎症、先天性骨骼生长障碍性疾病(Blount病)、肿瘤、脊髓灰质炎及脑瘫等,均可引起下肢力线性排列的紊乱,造成膝内翻、膝外翻畸形。有双侧膝内翻,约占l/4,双侧膝外翻约占60%以上。   其他为不对称性的单侧膝内翻或膝外翻。这种畸形,常为一些疾病的后遗症,因此可能同时伴有骨路的扭转?神经和肌肉软组织病变,病情复杂。膝内翻的病变多表现在胫骨上端,而膝外翻病变多在股骨下端。   在新生儿及婴儿的下肢,包括胫骨和股骨,轻度或中度的向内弯曲是正常的。这可能是下肢在宫腔内体位的延续现象。下肢弯曲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胫骨扭转。儿童正常发育生长过程,如果不出现任何的干扰因素,随站立和运动的发育,下肢向内弯曲能够自动地获得矫正。2~3岁间,下肢出现膝外翻,最终在4~10岁期间,此种碰膝现象也会自动矫正。   儿童不同时期的下肢力线性排列的生理演化有一定过程。也有人对正常儿童进行临床及x线摄片检查,研究胫骨股骨夹角的发育,确定了下肢力线性排列的自然变化过程。男孩和女孩的变化相同。新生儿及1岁以内婴儿,存在明显膝内翻,胫骨股骨向内成角15度;1~2岁,下肢变直,胫骨股骨角为0度;2~3岁胫骨股骨向外成角(12度),明显外翻,然后外翻逐渐变直;至7岁时接近成年入水平(男性膝外翻7度,女性8度);7岁或7岁以上儿童,仍有2%存在相当程度的膝外翻。5岁时膝外翻的发生率没有性别差异。膝外翻儿童的平均体重比无膝外翻者大。有人认为7岁前儿童的膝外翻可不做处理,除非其外翻程度非常严重或发现有原因时,如肾性佝偻病、骨折等造成不对称性骨骺损伤时,方可考虑治疗。
    王*** | 2017-12-03 05:39:01 52 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