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吃虫子的植物除了猪笼草还有什么?

首页

吃虫子的植物除了猪笼草还有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1-27 02:07:04
  • 额 有面包草

    P***

    2018-11-27 02:07:04

  • 2018-11-27 02:02:23
  • 除了猪笼草,还有捕蝇草和茅膏菜等

    勇***

    2018-11-27 02:02:23

  • 2018-11-27 02:00:33
  • 狸藻、  瓶子草、  捕蝇草、  瓶子草

    橘***

    2018-11-27 02:00:33

  • 2018-11-27 01:51:34
  • 食人花......捕蝇草、瓶子草、茅膏菜、捕虫堇、狸藻、土瓶草、捕虫树、食虫凤梨、露松

    被***

    2018-11-27 01:51:34

  • 2018-11-27 01:48:21
  • 虫植物种类很多,猪笼草和茅膏菜实际上也是一个大类,分别有很多种的。另外,捕蝇草、狸藻都是食虫植物。狸藻还是水中的食虫植物。另外,许多热带植物,比如一些凤梨和一些龙舌兰,它们的叶柄基部都有雨水积成的小池子,昆虫掉进去以后也会被淹死、然后腐烂,这样的现象,虽然可以说是植物的无心之举,但它们也的确吸收了那些腐烂昆虫的营养。如果把这样的植物也称作广义的食虫植物,那食虫植物就更多了。

    老***

    2018-11-27 01:48:21

  • 2018-11-27 01:45:19
  • 吃动物的植物,全世界有500多种,猪笼草吃虫,全靠它奇特的叶子。它的叶片中脉伸出去变成卷须,可以攀附着别的东西向上升。卷的顶部生出一个囊状物,好象奶瓶子一样,口上有一个盖,能开也能关。瓶口边缘向内卷,瓶内有半瓶子水液。瓶口内壁能分泌又甜又香的蜜汁,贪吃的小昆虫闻到香味就会爬过去吃蜜。也许就在它们吃得正得意的时候,脚下突然一滑,一头栽到瓶中,被水液粘住了,再也无法逃命。于是猪笼草得到了一顿美餐。 
      其它吃虫植物如茅膏菜、毛毡苔、捕蝇草等,虽然也能捕捉昆虫,但它们的捕虫工具,远不及猪笼草的精巧复杂。

    守***

    2018-11-27 01:45:19

  • 2018-11-27 01:36:17
  •   毛毡苔 、 长叶毛毡苔 、 小毛毡苔 、 长叶石持草、  石持草  、口唇草、  捕蝇草、  貉藻  、狸藻、  瓶子草、  捕蝇草、  瓶子草  。
          瓶子草:瓶子草科瓶子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西欧和中北美,是捕虫的能手。
      瓶子草的捕虫方法与猪笼草相仿。它的变态叶形似瓶子,顶端有盖,瓶状叶筒中能分泌粘液与消化液,将滑入其内的昆虫粘住并消化。  
           茅膏菜茅膏菜科:茅膏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捕虫草,是食虫植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族群,同属约有1000多种,我国有6种。
      茅膏菜叶片圆形,边缘密生腺毛,可分泌粘液,当小虫落上叶面时,即被粘住。腺毛极为敏感,有一物一触,即向内和向下运动,将虫紧压于叶面,当小虫逐渐消化后,腺毛即恢复原状。  
          捕蝇草: 茅膏菜科捕蝇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本属唯一的品种,还是食虫植物中最具观赏价值的一种。
      原产于北美东南部,它的叶柄呈宽的叶片状,上部着生的两片叶瓣对生展开呈贝壳状,每个叶瓣内侧中央有三条尖锐的刚毛排列成三角形。当昆虫进入触动刚毛,即引起叶瓣闭合,像鼠夹一样将虫紧紧关住,而后叶瓣内侧的腺体会分泌消化液将其消化。  
          捕虫堇狸藻科:捕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分布于北温带,我国西南及中部也有少量分布。
      其叶呈旋叠状,叶面上有腺体能分泌粘液粘住昆虫,叶缘稍向上弯,当昆虫被雨水冲至叶缘时,叶缘即受刺激旋卷将虫包于其内,然后分泌一种消化液将虫体消化后,随即恢复成原来的状态。

    小***

    2018-11-27 01:36:17

  • 2018-11-27 01:34:40
  •   土瓶草
    土瓶草如果在阳光直射下,颜色鲜艳;如果生长在光照充足的阴影中,则成为绿色。

    瓶子草
    瓶子草(Sarracenia)属于瓶子草科瓶子草属植物,本属植物原产西欧、北美和墨西哥等地。
      因为它们的筒状叶内能分泌消化液,与其贮藏的雨水相混可促使陷入筒内的昆虫溃烂。也就是说,它们是用叶子来捕捉和消化蚂蚁、黄蜂等昆虫的。

    茅膏菜
    茅膏菜,喜欢生长在水边湿地或湿草甸中,茅膏菜属植物有多种颜色,其叶面密被分泌黏液的腺毛,茅膏菜花白色或带红色,总状花序。
      多年生柔弱小草本,高6~25厘米。根球形。茎直立,纤细,单一或上部分枝。

    捕虫堇
    捕虫堇也是著名的食虫植物,由于其外形很像堇,所以人们叫它捕虫堇。其实,它并不是堇类,而是与狸藻有着亲缘关系,在分类上是狸藻科、捕虫堇属的一种植物。
      

    维纳斯捕蝇草
    维纳斯捕蝇草它是一种最著名的肉食植物,其叶片上长有许多细小的触角。一旦有物体碰到捕蝇草,叶片会自动收拢并将外来物体包夹于其中。维纳斯捕蝇草仅存在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与南卡罗来纳州海岸一片1100多公里长的地区。
      这种捕蝇草反应奇快,能够在半秒钟之内完成夹闭过程。

    好望角茅膏菜
    好望角茅膏菜,是生长在南非的一种食肉植物。好望角茅膏菜比捕蝇草的功效更好,因为它上面由粘性触须覆盖,伺机捕获降落在它上面的昆虫。
      这种罕见的植物原产于南非的好望角省。

    眼镜蛇瓶子草
    眼镜蛇瓶子草(学名:Darlingtonia californica)是瓶子草科的其中一个属,为一种食虫植物。眼镜蛇瓶子草是非常知名的食虫植物品种,因酷似眼镜蛇而得名,是许多玩家收藏的目标。
      

    捕蝇草
    捕蝇草(Catchfly)属于维管植物的一种,是很受欢迎的食虫植物,拥有完整的根、茎、叶、花朵和种子。它的叶片是最主要并且明显的部位,拥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外观明显的刺毛和红色的无柄腺部位,样貌好似张牙利爪的血盆大口。
      盆栽可适用于向阳窗台和阳台观赏,也可专做栽植槽培养;捕蝇草被誉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

    奇异猪笼草
    奇异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mirabil)是猪笼草科猪笼草属的一种热带食虫植物。
      在拉丁文中“mirabilis”意为“美妙的”。它能适应多种环境,故为猪笼草属中分布最广泛的,分布于婆罗洲、苏门答腊、泰国、西马来西亚、苏拉威西岛、马鲁古群岛、缅甸、柬埔寨、新几内亚、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支那半岛、中国、密克罗尼西亚和帕劳等地。
      生于海拔50~400米的灌丛中、草地上或林下。在猪笼草属中其具有最多的变种和个体,其中最知名的是文莱以及沙捞越特有的飞碟唇猪笼草,其具有极其宽大的唇。药用有清热止咳、利尿和降压之效。形态直立或攀援草本,高0。5~2米。基生叶密集,近无柄,基部半抱茎;叶片披针形,长约10厘米,边缘具睫毛状齿;卷须短于叶片;瓶状体大小不一,长约2~6厘米,狭卵形或近圆柱形,被疏柔毛和星状毛,具2翅,翅缘睫毛状,瓶盖着生处有距2~8条。
      

    二齿猪笼草
    二齿猪笼草,是热带植物,外形呈瓶状体,为婆罗洲西北方的特有种。其学名意思是“有尖牙的瓶状体植物”。1873年,约瑟夫·道尔顿·胡克根据休·罗及奥多阿多·贝卡利在婆罗洲搜集的标本发表及描述了二齿猪笼草。
      二齿猪笼草拥有该属中最大的植株,能攀爬到20米的林冠。其圆形叶柄也比其他品种的猪笼草厚,直径可达3。5厘米。节间可长达40厘米。二齿猪笼草的叶子具有叶柄与革质组织。叶片呈倒卵披针形,而且非常巨大,最大可至长80厘米,宽12厘米。二齿猪笼草生长于未开发的泥碳沼泽森林,这是阳光非常分散而且高湿度的地方。
      依据2000年的评估结果,二齿猪笼草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物种。

    小白兔狸藻
    小白兔狸藻是最受欢迎的陆生狸藻之一,因花型酷似一只可爱的小白兔而得名。该品种不适合阳光直射,若叶片发黄时,则说明光线过强,应作适当调整。
      适当提高植株相对湿度,有助植株健康成长并开出成片的小花,且花期不断!

    小太阳瓶子草
    瓶子草是一种相对体形较大气质高雅的食虫植物,叶子成瓶状直立或侧卧,大多颜色鲜艳有绚丽的斑点或网纹,形态和猪笼草的笼子相似,能分泌蜜汁和消化液,受蜜汁引诱的昆虫失足掉落瓶中,瓶内的消化液会把昆虫消化吸收!

    禾叶狸藻
    禾叶狸藻(学名:Utricularia graminifolia),为一种小型的狸藻属多年生陆生食肉植物。
      原产于亚洲,可见于缅甸、中国、印度、斯里兰卡、以及泰国。本种已陆生或固著半水生的方式,生长在潮湿泥土或湿地上,通常分布于低海拔,然而在缅甸的族群分布则会上升至1,500米(4,921英尺)。最初描述是由马丁·瓦尔于1804年时发表。
      禾叶狸藻的花朵易与网纹狸藻混淆,然而可借由花冠的特征来辨识,本种的下瓣唇与上瓣唇的闭合角度较小,下瓣唇隆起处较圆。
      而本种尚未开花时,其细长叶也常与两裂狸藻混淆不清。台湾目前已发现人为蓄意野放的族群,使得该地原生的狸藻面临激烈竞争。
      禾叶狸藻生长快速,一般栽培时常可见到本种植株自盆底伸出,向其他盆栽底部钻入,常导致其他盆栽的狸藻逐渐消失,全部变成是本种的植株。
      目前也常作为完全沉水的前景草使用,但无水中开花纪录。一般水族界的俗称是“挖耳草”或是“乌拉圭草皮”,前者俗称也常使本种与两裂狸藻搞混。

    黄花狸藻
    黄花狸藻,狸藻科,一年生草本。除花序挺出水面外全体沉于水中,叶器多数互生,3-4深裂达基部,裂片先羽状深裂,再1-4回二歧深裂,末回裂片丝状,具细刚毛。
      

    丝叶狸藻
     丝叶狸藻(Utricularia gibba)为狸藻科狸藻属小型、缠绕成团的多年生飘浮水生食肉植物。本种具有辽阔的地理的分布区,天然存在于美国(所有的州,除了阿拉斯加州与洛矶山脉)、加拿大、中南美洲、西班牙、以色列、大部分的非洲地区、大部分的亚洲地区(包括中国与日本)、新几内亚、澳洲与塔斯马尼亚以及新西兰的北岛。
      种名是拉丁文“小丘或肿块”的意思,这是以花冠低瓣为基础的夸张描述。植物体呈细丝状分裂,无根,开黄色花。

    金***

    2018-11-27 01:34:4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