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苍松怪石图题诗的诗意是什么

首页

苍松怪石图题诗的诗意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14 01:46:48
  •   苍松怪石图题诗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拥护天阙高且直,迥于春风碧云里。释字;解词:君:你。阙:宫殿迥:远这首诗描绘了苍松的坚强质朴,表现了作者不屈从权贵,耿直廉洁的铮铮铁骨。
       译文:你看到了吗,天已经很冷了,到处没有绿草;可是,你又看见了吗,松树屹立着,还那么青翠挺拔。天地之间本来都不是刻意修饰的,世间万物贵在保持本真。松树的枝干像山岳一样雄壮,冬日里的青秀无与伦比。它饱经风霜,经历千年万年。它高直的样子表示拥护天宫,在青天只上期盼着春风。
      1。品诗:引导学生课堂交流,大胆质疑,解决疑难。找自己最喜爱的诗句,说明理由。    (明确:“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写出了松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这一层写出了苍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是对其品格高度赞美。而“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是隐语,隐含作者的褒扬之意。最后一层“拥护天阙高且直,迥于春风碧云里”,作者从松的外形入手,为本诗更添了悠远、清丽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风碧云”带给读者无限的希望与憧憬,颇有“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之意。
      )2.赏画:    (1)整体欣赏画面。    (2)图中的怪石、苍松各有什么样的特点,相互关系,各有什么寓意?       怪石:耸立(不屈不挠)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       苍松:挺劲(饱经风霜)象征诗人刚正不阿的气概。       (二者关系: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好的生存背景,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
      画中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其恶劣的生存背景,但是苍松依然扎根岩石,挺拔青翠,可见其生命力之强。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意味深长,还运用了借物言志的手法!。

    傅***

    2018-09-14 01:46:48

  • 2018-09-14 01:42:52
  •   苍松怪石图题诗
    君不见,岁之寒,
    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
    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直,
    迥于春风碧云里。
    释字;解词:
    君:你。
    阙:宫殿
    迥:远
    这首诗描绘了苍松的坚强质朴,表现了作者不屈从权贵,耿直廉洁的铮铮铁骨。
      
    译文:
    你看到了吗,天已经很冷了,到处没有绿草;可是,你又看见了吗,松树屹立着,还那么青翠挺拔。天地之间本来都不是刻意修饰的,世间万物贵在保持本真。松树的枝干像山岳一样雄壮,冬日里的青秀无与伦比。它饱经风霜,经历千年万年。
      它高直的样子表示拥护天宫,在青天只上期盼着春风。
    1。品诗:引导学生课堂交流,大胆质疑,解决疑难。找自己最喜爱的诗句,说明理由。
    (明确:“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写出了松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这一层写出了苍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是对其品格高度赞美。而“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是隐语,隐含作者的褒扬之意。最后一层“拥护天阙高且直,迥于春风碧云里”,作者从松的外形入手,为本诗更添了悠远、清丽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风碧云”带给读者无限的希望与憧憬,颇有“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之意。
      )
    2.赏画:
    (1)整体欣赏画面。
    (2)图中的怪石、苍松各有什么样的特点,相互关系,各有什么寓意?
    怪石:耸立(不屈不挠)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
    苍松:挺劲(饱经风霜)象征诗人刚正不阿的气概。
      
    (二者关系: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好的生存背景,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画中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其恶劣的生存背景,但是苍松依然扎根岩石,挺拔青翠,可见其生命力之强。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
      )。

    曹***

    2018-09-14 01:42:52

  • 2018-09-14 01:38:05
  •   《苍松怪石图题诗》
                                (清)李方膺
               君不见,岁之寒,
               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
               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直,
               迥于春风碧云里。
      

    释字;解 词:
               君:你。
               阙:天上
               宫殿迥:远这首诗描绘了苍松的坚强质朴,表现了作者不屈从权贵,耿直廉洁的铮铮铁骨。
      
              译文:你看到了吗,天已经很冷了,到处没有绿草;可是,你又看见了吗,松树屹立着,还那么青翠挺拔。天地之间本来都不是刻意修饰的,世间万物贵在保持本真。松树的枝干像山岳一样雄壮,冬日里的青秀无与伦比。它饱经风霜,经历千年万年。
      它高直的样子表示拥护天宫,在青天只上期盼着春风。
              1。品诗:引导学生课堂交流,大胆质疑,解决疑难。找自己最喜爱的诗句,说明理由。    (明确:“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写出了松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这一层写出了苍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是对其品格高度赞美。而“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是隐语,隐含作者的褒扬之意。最后一层“拥护天阙高且直,迥于春风碧云里”,作者从松的外形入手,为本诗更添了悠远、清丽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风碧云”带给读者无限的希望与憧憬,颇有“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之意。
      )
               2.赏画:    (1)整体欣赏画面。    (2)图中的怪石、苍松各有什么样的特点,相互关系,各有什么寓意?       怪石:耸立(不屈不挠)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       苍松:挺劲(饱经风霜)象征诗人刚正不阿的气概。
             (二者关系: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好的生存背景,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画中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其恶劣的生存背景,但是苍松依然扎根岩石,挺拔青翠,可见其生命力之强。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
      )
                  谢谢!!!!!!!!!!!!!!!!!。

    谁***

    2018-09-14 01:38:0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