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品诗《饮酒》

首页

品诗《饮酒》

1.作者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绪? 
2.《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与《归园田居》中的那两句可以互为印证陶渊明的什么思想?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1-03 01:30:22
  •   (一)1、“结庐”:建造房屋;“人境”:人们聚集的地方;“车马喧”:车马的喧闹,以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指代人世间的各种纷繁杂尘;“何能尔”:如何能够这样,尔,代前句;“心远”:心灵远离尘俗,此为全篇之骨;“地自偏”:觉居处僻静。这句将诗人生活志向和人生态度明言道出,一个耕隐之士音笑影像和高雅情志跃然纸上。
      它告诉读者,诗人的心灵超然净化,使车马喧闹的环境也因之幽静僻远了,诗句涵蕴着深刻的哲思睿索。
    2、“菊”:风骨凌霜傲立的托寓之物,为诗人内心情致的物象;“悠然”:诗人优雅闲逸的田园生活观照;“见”: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冥邈、神逸方外的悠闲心情;“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写出了诗人“悠然”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
      这四句不仅写出了诗人无意见山、心与物遇而进入物我两忘的情态;而且描摹出一幅自然图境,把主体的情感化为客观的景物。难怪明人谢榛有云:“一切景物皆情语”。
    3、“此中”: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真意”:真趣,即人生之理、造化之趣,这是全篇之髓;“忘言”:无法、无须用语言表现。
      这二句对前所钟爱之田园生活作出总结,暗含“举世皆浊唯我独醒”之意,惟其如此,又何必辨言呢?
    这首诗既抒发了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的欣悦,又蕴含着诗人对宇宙人生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憧憬。
    (二)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表现的鄙视官场污浊,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

    l***

    2018-11-03 01:30:2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