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儿科

请问怎么才算是喂养得当呢?

我家宝宝出生12天,出现了黄疸,至今未消退,昨天在医院照蓝光。医生说可能是哺养不当。请问怎么才算是喂养得当呢?怎样才能防止黄疸的反弹呢?
煙*** | 2016-06-24 17:00:44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6-24 17:00:44
  • 您好!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生儿黄疸包括新生儿血胆红素增高的一系列疾病。以巩膜、皮肤黄染为特征。新生儿黄疽可分为生理性黄疽和病理性黄疽。生理性黄疽大多在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疽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期他临床症状。病理性黄疽于生后24小时之,内即可出现,2—3周后仍不消退甚至继续加深,或消退后复又出现,或于生后1周至...

    查看全部>>

    您好!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生儿黄疸包括新生儿血胆红素增高的一系列疾病。以巩膜、皮肤黄染为特征。新生儿黄疽可分为生理性黄疽和病理性黄疽。生理性黄疽大多在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疽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期他临床症状。病理性黄疽于生后24小时之,内即可出现,2—3周后仍不消退甚至继续加深,或消退后复又出现,或于生后1周至数周后才出现。生后喂养延迟、呕吐、缺氧、寒冷、胎粪排出较晚等,可加重生理性黄疽。新生儿溶血、先天性胆道闭锁、婴儿肝炎综合征、败血症等可造成病理性黄疽。黄疽严重者尚可引起核黄疽,导致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本病属于中医“胎黄”、“胎疸”范畴。
    [临床表现]
    根据发病机理将病理性黄疽分为以下三种。
    1.溶血性黄疸: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疽,第一周内黄疽很快加剧,并伴贫血,肝脾肿大,重者出现水肿,并发心力衰竭,直至引起核黄疽。常见于新生儿溶血病、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早产儿注射大剂量维生素K、母亲临产前服用磺胺类药物、先天性疟疾等,均可早期出现溶血性黄疽,维生素E缺乏可导致早产儿后期溶血性黄疸。
    2.阻塞性黄疸;黄疽持续不退,大便呈灰白色陶土样,食欲不振,出生体重偏低,肝脏肿大等。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汁淤积综合征等多见。
    3.肝细胞性黄疸:起病缓慢,常在生后1—3周出现,大便颜色变浅,初期可有厌食、体重不增等表现。肝脏轻、中度增大,实验室检查见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升高,多由乙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等病毒感染所致。
    [诊断]
    1.有不顺产史,孕妇临产前感染用药史、输血史、家族黄疸史等1种或几种致病因素。
    2.黄疽在生后24小时之内出现,或出生1周以后才出现,迅速加重或长期不退,或退后复又出现,并伴有厌食、呕吐,不哭,精神不振,肝脾肿大等症。
    3.实验室检查: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205.2umol/L,早产儿血直接胆红素>256.5umol/L,结合胆红素及未结合胆红素均升高者,即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出生7—10天后生理性黄疸应消退,如胆红素>34.2umol/L时即为病理性黄疸。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光照疗法:新生儿裸体卧于光疗箱中,双眼及睾丸用黑纸遮盖,用单光(20W蓝色荧光灯管8支平列排成弧形,管间距离2.5cm,距患儿35—50cm)或用双光(上下各6支灯管,下方距离患儿25—35cm)照射,持续24—48小时,胆红素下降到120umol/L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鲁米那)。生后第1周给药,剂量为4—8mg/kg/日,连服4日,3—7日可显效。也可首次给大剂量(8mg/kg/日),然后小剂量维持(4mg/kg/日)。加用尼可刹米(可拉明)lOOmg/kg/日,可提高疗效。
    2.中医药治疗
    (1)湿热熏蒸:面目发黄,黄色鲜明,精神不振,不欲吮乳,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病情较重者,可见神昏,抽搐。
    治法: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方药:茵陈10克、栀子3克、大黄2克、枳实3克、车前草6克、茯苓10克。
    中成药:茵陈五苓丸、茵栀黄注射液。
    (2)寒湿阻滞:,面目皮肤发黄,色淡而晦暗,或黄疸日久不退,神疲困倦,四肢欠温,纳少易吐,大便溏薄色白,小便短少,或腹胀气短,舌淡苔腻。
    治法:温中化湿,益气健脾。
    方药:茵陈10克、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干姜1克、附子3克、茯苓10克。
    (3)淤积发黄: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暗,日渐加重,腹满纳呆,神疲少动,食后易吐,胁下痞块,小便短黄,大便灰白,或见淤斑,唇色暗红,舌质色紫暗或有淤点、苔黄,指纹沉滞。
    治法:化淤消积,利疸退黄。
    方药:菌陈10克、栀子2克、柴胡6克、茯苓6克、白术6克、桃仁6克、当归6克、白芍6克、制军2克、,甘草2克。
    [预防与调养]
    L妊娠期间忌饮酒,少食辛辣,不滥用药物。
    2.婴儿出生后,密切观察黄疽出现和消退的时间、颜色及吃奶、大便、精神等全身情况。
    心*** | 2016-06-24 17:00:44 49 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