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妇产科
妇科

为什么要重视腋窝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

为什么要重视腋窝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
樱*** | 2016-09-20 18:46:40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9-20 20:18:40
  • 腋窝一侧或双侧出现的肿块,与乳腺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过去人们对于腋窝出现的肿块不够重视,往往诊断为“淋巴结炎”、“腋窝脂肪瘤”、“腋窝皮脂腺囊肿”等。上述这些疾病在腋窝内虽属常见,但有的肿块与乳腺疾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有的肿块与病人的生命攸关,不可掉以轻心。(1)腋窝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满窝内发现了肿大的淋巴结,必须要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查体,不要轻易作出判断。腋窝出现了肿大的淋巴结,需要明确...

    查看全部>>

    腋窝一侧或双侧出现的肿块,与乳腺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过去人们对于腋窝出现的肿块不够重视,往往诊断为“淋巴结炎”、“腋窝脂肪瘤”、“腋窝皮脂腺囊肿”等。上述这些疾病在腋窝内虽属常见,但有的肿块与乳腺疾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有的肿块与病人的生命攸关,不可掉以轻心。(1)腋窝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满窝内发现了肿大的淋巴结,必须要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查体,不要轻易作出判断。腋窝出现了肿大的淋巴结,需要明确是单侧还是双侧,是单发还是多发,质地是软、中等度硬还是比较坚硬,如果是多发的,要明确有无相互融合现象,活动度,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触之有无疼痛,或者根本没有自觉症状,边界是否清晰,周界是否模糊。在检查中一定要摒弃“淋巴结越大病情越重,淋巴结越小病情越轻”的观点。腋窝肿大的淋巴结,最常见的是反应性增生。腋窝淋巴网收纳同侧胸壁、乳房和上肢的淋巴液,如果这些部位有炎症或乳房有较重的良性病变时,同侧腋窝淋巴结可出现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可大可小,一般质地较软,有时可中等硬,有触痛;也可能为单发或多发,往往以单发者多见;反应增生性淋巴结肿大,往往以单侧者多见,周界一般多较清晰。在考虑到腋窝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可能性大时,检查者必须进一步查看胸壁、上肢、乳房以寻求其原发病变之所在。尤其是乳房的良性病变存在与否必须仔细检查。诸如急性乳腺炎、乳腺脓肿形成、乳房多发性囊性增生症、较大的积乳囊肿、严重的浆细胞乳腺炎、硬化性乳腺腺病等,均可导致同侧腋窝淋巴 露:;::i麵七、乳酶痛麵结发生反应性增生。应当注意,在乳房或是胸壁、同侧上肢在原发病变经治疗得到控制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也可以明显缩小或消失,这是这类淋巴结肿大的特点。(2) 腋窝淋巴结肿大往往由同恻乳腺癌转移所致:许多乳腺癌的患者在病情发展较为严重后,往往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灶。而确诊为早期的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灶较少见。从解剖学结构得知,通过乳晕下两条 较大的淋巴网可将乳房上半部和下半部淋巴液引流到腋窝淋巴结群。乳房外 侧淋巴液亦可引流至腋窝淋巴群,乳房其他部位大部分淋巴液亦可引流至腋窝淋巴结群,据统计乳房淋巴液可有75%左右进人腋窝,25%左右进入内乳淋巴 结。因此,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转移的第一站,除少数位于乳房内侧或中间部 位的癌转移到内乳淋巴结处,最终仍旧转移到同侧腋窝淋巴结。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多为单侧(极少数晚期乳腺癌者亦有转移至对侧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的淋巴结根据病变的分期,可以是单发的,亦可以是多发 的,转移数目越多,说明乳腺癌的病期越晚,预后越差。癌转移的淋巴结质地一般较硬或坚硬,边界较为毛糙,有的边界尚较清晰。病情严重时,多个淋巴结可以融合在一起,欠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很 小,推压时可有轻痛,或无任何不适。触及腋窝质地较硬的淋巴结,活动度小,结合同侧乳房出现的体征,对于典型的乳腺癌的诊断并不困难。(3) 隐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肿大的特点:隐性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也就是说,在乳房内未能触及癌肿时,腋窝已出现了淋巴结转移癌灶,此淋巴结往往孤立存在。在隐性乳腺癌发病后即可发现有腋窝淋巴结肿大,有 时在发现腋窝淋巴结癌转移后,可以历经数月甚至数年后方能触及乳房的原 发癌灶。隐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呈单个存在,质地较硬,周界不清晰,较为模糊,毛糙,无明显触痛。这是隐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特 征。尽管发现腋窝淋巴结并高度怀疑为癌转移灶,但乳房较长时间均未发现原发癌是该病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特征。有时在手术中单纯切除腋窝淋巴结行病理切片检查,可提示为癌转移的淋巴结。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淋巴结转移癌是否来自乳房,可将切下的淋巴结进行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测定,如果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均为阳性,就可以确定该淋巴结转移途径来自乳房。国外曾有报道,隐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的雌激素受体阳性率可达50%。所以,孤立的腋窝淋巴结肿大要明确诊断,一般是不困难的。
    私*** | 2016-09-20 20:18:40 736 42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妇科相关知识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