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外科
脑外科

急性脑梗预后怎么样?

急性脑梗预后怎么样?
陈*** | 2018-07-23 14:10:26

全部答案(共4个回答)

    2018-07-23 14:38:26
  • 治疗得当是可以恢复的,脑梗塞(1)指导患者在急性期卧床休息,取平卧位为好,以保证脑血流供给,减轻脑组织缺血状况.(2)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帮助患者做患肢及关节的被动运动.(3)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做主动锻炼.尽早下床活动,从起床,患肢平衡,站立,行走进行训练指导,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和次数,最后帮助进行上下楼梯训练,让患肢得到运动,利于功能的恢复.
    樱*** | 2018-07-23 14:38:26 11 8 评论
    0/300
  • 2018-07-23 14:32:26
  • 脑梗塞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或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期主要帮助病人进行功能训练。通过训练,功能可逐步改善,以取得其合作。出院后坚持训练。
         1.按摩和被动活动瘫痪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肌肉挛缩,维持关节及韧带活动度。
         2.按摩痉挛性肢体手法要轻,以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使痉挛的肌肉放松。痉挛性瘫痪肢体活动要缓慢,弛缓性瘫痪肢体勿过度牵拉,以防肌肉和关节损伤。
         ...

    查看全部>>

    脑梗塞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或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期主要帮助病人进行功能训练。通过训练,功能可逐步改善,以取得其合作。出院后坚持训练。
         1.按摩和被动活动瘫痪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肌肉挛缩,维持关节及韧带活动度。
         2.按摩痉挛性肢体手法要轻,以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使痉挛的肌肉放松。痉挛性瘫痪肢体活动要缓慢,弛缓性瘫痪肢体勿过度牵拉,以防肌肉和关节损伤。
         肌力在Ⅱ级以下者,应鼓励病人自己活动。瘫痪肢体功能训练时,指导病人用意含对患肢发出冲动,使瘫痪肢体的肌肉收缩。反复训练,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达到上肢可举起,下肢可站立和行走。为提高生活处理能力,可指导病人用健肢替代患肢的方法,如右侧肢体瘫痪时,可练习用左手吃饭、写字、取物;穿上衣时先穿患肢再穿健肢,脱衣时则相反。
         还可以训练病人用一只手穿脱鞋、袜、衣裤。使用拐杖及习步车辅助行步等。失语病人,应进行语言训练,从单字、单词发音,在到讲短句、短语。
    妩*** | 2018-07-23 14:32:26 11 8 评论
    0/300
  • 2018-07-23 14:27:26
  • 你好!脑梗塞与阻塞的血管大小有关如阻塞的是小血管,脑缺血范围小,侧支循环易形成,恢复较快,预后较好。如阻塞的血管大,脑缺血范围大,脑组织受损严重,临床症状恢复慢,预后较差。与发病速度有关缓慢逐渐发病者,较易形成侧支循环,脑缺血可逐渐代偿,预后较好。急性起病者,未能建立侧支循环,预后较差。
    纠*** | 2018-07-23 14:27:26 11 8 评论
    0/300
  • 2018-07-23 14:15:26
  • 1)与阻塞的血管大小有关 如阻塞的是小血管,脑缺血范围小,侧支循环易形成,恢复较快,预后较好。如阻塞的血管大,脑缺血范围大,脑组织受损严重,临床症状恢复慢,预后较差。 (2)与发病速度有关 缓慢逐渐发病者,较易形成侧支循环,脑缺血可逐渐代偿,预后较好。急性起病者,未能建立侧支循环,预后较差。 (3)与梗死的次数和数量有关 首次发作,预后较好。但一次大面积梗死,预后较差。发生两次以上的梗死,特别是两...

    查看全部>>

    1)与阻塞的血管大小有关 如阻塞的是小血管,脑缺血范围小,侧支循环易形成,恢复较快,预后较好。如阻塞的血管大,脑缺血范围大,脑组织受损严重,临床症状恢复慢,预后较差。 (2)与发病速度有关 缓慢逐渐发病者,较易形成侧支循环,脑缺血可逐渐代偿,预后较好。急性起病者,未能建立侧支循环,预后较差。 (3)与梗死的次数和数量有关 首次发作,预后较好。但一次大面积梗死,预后较差。发生两次以上的梗死,特别是两侧脑血管均受累预后较差。梗死灶越多,预后越差。梗死灶单一者,预后较好。
    刘*** | 2018-07-23 14:15:26 11 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