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告诉老师吗?

首页

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告诉老师吗?

对于孩子在家表现出的坏习惯,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告诉老师吗? 我家的宝宝最近在家表现很不好,习惯用手扣嘴,吃饭也是满个客厅跑着喂。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也曾要求过不要总是喂孩子,应该让他自己锻炼用餐,因为他在幼儿园都是自己用。我几次哄劝,可是一点用也没有,我就跟他说,如果再不听话,我就会告诉老师。可是我又怕给孩子伤自尊,不告诉,又担心他以为我是在骗他,我该怎么办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5-07 14:04:41
  •   宝宝吃饭难题全攻略      难题一:边吃边玩   我的儿子今年五岁了,非常活泼可爱,可是每逢吃饭就让我们束手无策。他从来都不好好坐下吃饭,要么是边吃边玩,要么边看电视边吃饭,为了让他吃饭,我每次都得跟在他后面边跑边喂,经常是吃一顿饭需要花费两个小时。
       原因分析: 孩子边吃边玩的不良习惯的养成有很多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没有科学地喂养孩子,比如孩子早已吃饱了,父母却要求孩子一定要把定量完成或再添饭;还有的父母过分迁就孩子,孩子想怎么样就怎样;有的父母没有为孩子建立有节奏的生活习惯,孩子玩得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硬拉着孩子去吃饭;更有的家庭没有对孩子进行良好的餐桌礼仪教育等。
       对症下药: 孩子到三岁左右,就引导他乖乖地坐着吃饭,不可边吃边玩。孩子吃饱了,就不要再硬塞给他吃。家庭成员都共同遵守餐桌规矩,例如大家关注谁还没坐到餐桌边,让孩子感受到不光是在用餐,还能愉快地享受用餐时光,围着餐桌边吃边交流情感。进餐时尽可能排除引发孩子玩的因素,并尽可能将看电视与吃饭时间错开。
      这也需要父母能以身作则。 难题二:挑食 我女儿四岁,特别喜欢喝饮料,吃零食,一到吃饭就挑三捡四,许多食物都不吃,比如胡萝卜、鸡蛋黄等,结果是人长得特别瘦小。 原因分析: 孩子挑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表现,说明孩子开始学着自己作决定,想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食物。
      如果孩子因身体原因(不适或胃口不好),偶尔对某种食物有过反感或不良的体验,有可能会造成对某种食物的拒绝。成人如果在孩子饮食上过度迁就也会养成孩子的挑食。孩子的饮食习惯很大程度上是沿袭家庭的饮食习惯,所以当孩子挑食的时候,父母要想想自己是否挑食? 对症下药: 1、让孩子有选择的自由,与大人一样,选择食物也有好恶之分。
      可以允许孩子有一定的选择权。如何让孩子选择呢?在此提供几个小绝招:营造温馨用餐气氛,共同布置餐桌,让孩子选择安排餐具、座位。进餐时有轻松的交流。对某一食物挑食,母亲可以采用一些建议的口吻或说话技巧(例:先吃什么后吃什么,吃三口或两口,可以和某种菜混在一起吃),但是允许选择决不是迎合孩子的挑食。
      有些父母常常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见,问他想吃什么好菜,这无疑是教他学会挑食。允许选择一般是在孩子自己提出不愿吃的时候。 2、如果孩子因身体的原因引起食欲和胃口的变化,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分担心和着急,细心观察,调整饮食,过一阶段自然会好的。
       3、时常启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可以用小故事启发孩子,例:某某就是吃了什么,才长得高,成了冠军;某某动画明星,很喜欢吃鸡蛋才有本事。或者父母用赞赏的表情诱发孩子食欲。 4、细心的母亲在食物设计和烹饪技巧上要尽可能有变化。当孩子不喜欢某种食物时要分析烹饪中是否有问题,例如,不要一连几天重复同一种食物,食物一定要有变化,可以将孩子喜欢的食物和不喜欢的食物搭配起来。
       5、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及时鼓励。在孩子食欲好的时候纠正挑食。 难题三:没食欲 我的儿子三岁,吃饭经常没有食欲,对任何食物都不感兴趣,每次吃饭都是例行公事般地吃几口,想尽种种办法哄、骗、鼓励他,都见效不大,我们到医院看过医生,医生说孩子没有大问题,让孩子吃了一些开胃的药,好像也不见效。
       原因分析: 1、运动量不足,消耗少,缺乏饥饿感。 2、零食和饮料吃得过多,对正餐没有兴趣。 3、确实是胃口小,同时,孩子在生长中也存在着阶段性的调整,例如三岁孩子会出现一段时期的食欲较小,属生理性的调整。 对症下药: 1、让孩子决定自己的饭量,不要硬逼着孩子完成母亲规定的标准定量。
      让孩子独立用餐,稍大些的孩子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选择就餐时间,或自己规定饭量。 2、可以请孩子的同伴来聚餐。 3、限制零食,一是数量上,二是时间上(进餐前一小时不吃零食)。 4、每天必须给孩子一定的运动量(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消化)。
       5、对于突然饭量减少的孩子,母亲要细心观察,是否有胃部不舒服,还是情绪问题。分析原因,有针对地解决。 难题四:吃饭慢 我的女儿吃饭非常慢,比如早上七点钟开始进餐,往往要一个多小时才可以把早饭吃好,经常会因为吃饭慢耽搁了我们上班的时间。
       原因分析: 1、孩子生来就是“慢郎中”性格,生性如此,父母不必一再催促。 2、进餐细嚼慢咽是好事,有助于孩子健康。 3、孩子没有食欲,吃吃停停,注意力转移,或是碰到不喜欢吃的食物。 对症下药: 1、前两类情况不是问题,但要注意不要使食物凉了,可以采取少盛再添的方法。
       2、没有食欲就让孩子少吃。 3、要注意烹饪的食物使孩子喜欢,易于孩子咀嚼。 友情提醒: 一、尽量保持进餐时轻松愉快的气氛,这是增进孩子食欲的基本条件。孩子拒绝进食,绝对不能强逼他,不妨让他走开,孩子是不会让自己每一顿都饿着的,只要坚决不给他吃零食,等他下一顿饭再回到餐桌边就会大吃一顿,这比唠唠叨叨数落而后没有效果要强得多,如果不起作用,则要进行原因分析,参照以上的几种进餐状况研究特定的解决方法。
       二、幼小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指导,但不要给予过多的建议、提醒和催促,不要忙着给孩子喂饭和夹菜,不要令孩子知道饭桌上任性能引人注意。 三、不要期望孩子每一顿的食量一样,成人也会因心情不同而吃多吃少,应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度。 四、不要拿着饭碗跟着迁就孩子,要让他们知道吃饭就必须到餐桌上,但切勿把气氛搞得严肃可怕。
       五、进餐时要关注孩子的咀嚼能力,既有利于消化,同时咀嚼也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因素。研究认为,咀嚼时咬肌反复收缩、弛张可以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咀嚼运动使口腔各种感觉器官兴奋,促进智力发育。另外,咀嚼促使消化道的一些分必物增加,可以刺激支配学习和记忆的海马神经元。
      

    高***

    2016-05-07 14:04:41

  • 2016-05-07 14:04:41
  •   1 捡脏东西吃。    几乎所有的宝宝都曾经有过捡东西吃的行为,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因此形成了坏的习惯。  在宝宝还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应当在日常生活中给他灌输东西掉在地上就脏了,不能再捡起来吃的正确观念。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食物掉到地上的情况,这时家长应该对孩子说:“哟,东西脏了,我们需要洗一下。
      ”并立即去清洗;或者告诉孩子食物已经脏了,不能要了,并立即将地上的脏东西打扫到垃圾桶里。而千万不要因为害怕浪费食物而将其拣起直接放入自己嘴中。有统计显示,有捡脏东西吃坏毛病的宝宝,其家长大多有那些食物掉在地上觉得扔了可惜,捡起来塞自己嘴里的做法。
      记住:当你告诉宝宝“掉地上太脏了,妈妈吃了,给你新的。”的时候,宝宝根本理解不了这么多,他只明白的是,既然妈妈可以捡起东西吃,那么我也可以……另外,因为小宝宝辨别事物和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在他看来,东西掉在床上、桌上和掉地上是一样的。因此爸爸妈妈对于掉到床上、桌上的东西也要遵照上面的原则处理,不要以为干净就捡起来吃掉,这样会在无形中误导了您们的小宝宝。
       当然,这里说的不仅是要在家中这样,在户外更是应当如此。 因此爸爸妈妈要注意: ⑴ 细菌在潮湿的地方繁殖得比较快,因此要避免宝宝在这样的地方捡拾东西吃。 ⑵ 在户外,任何东西掉到地上都不要捡起来吃,因为此处有可能曾留有猫、狗等动物的粪便。
       ⑶ 餐桌有小东西,一定要立即拿走,以免宝宝当成食物误食造成严重后果。 ⑷ 当孩子在地上捡东西吃时,家长一定不要怒斥孩子,也不要用手打掉他手里的东西,这样会惊吓到年幼的孩子。 2 扔东西 孩子一般到了6~8个月,就开始有扔东西的行为了 当孩子在无意中扔起东西的时候,他会异常兴奋,会认为自己又多了一项大本领,因此会非常高兴地进行多次重复,同时也希望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能够给予他赞扬。
      在重复的同时,宝宝实际上也是在学习。比如:他会观察物体的坠落轨道、方式,并注意不同物体落地时的声音;他会逐渐发觉扔东西和发出声音之间是存在着必然关系的,从而学习了逻辑知识;从扔出东西到等待声音,从而学会心理期待等等。所以,扔东西对宝宝而言,是必经的一个成长阶段,对于宝宝的智力和心理成长都有很大好处。
      但是,家长在这件事情上的不同态度会导致孩子往不同的方向发展。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在宝宝开始掌握这项技能的时候,提供给孩子一些适当的玩具(比如线球、皮球等等),并创造一个安全、宽敞的环境,让宝宝扔个够。在宝宝刚开始扔东西的时候,家长应当给予大量的表扬,这样可以增强小宝宝的自信心和快乐情绪,让他能快乐愉快地玩、轻松地接受知识。
      但当他慢慢长大后,应注意逐渐淡化他的扔东西行为,以免养成不良的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因为年纪小,手、脑综合协调能力不够完善,所以在扔东西的时候,可能会不慎损坏物品(比如落下的球砸倒了桌上的花瓶),对此家长一定不要大呼小叫,也不要过于批评孩子,因为家长的反应会让孩子感觉很特别、很夸张,这将无形中强化了他用扔东西的方式引起家长注意的意识,以后一旦他想引起别人注意或想表现自己,都会想到用扔东西的方式来实现,这样最终会让他形成扔东西的坏习惯。
      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了扔东西的坏习惯,那么妈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⑴ 设计各种扔东西的游戏,让他扔个够,把坏习惯变成一种技能。如扔球、掷沙包等,并可教给他各种投?。

    毒***

    2016-05-07 14:04:4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宝宝相关知识

  • 新生
  • 婴儿
  • 幼儿
  • 学龄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