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宝宝为什么喜欢咬嘴皮?

首页

宝宝为什么喜欢咬嘴皮?

宝宝为什么喜欢咬嘴皮? 我宝宝3岁半了就近两个月总是喜欢咬着下嘴皮怎么说都不听,真的很让人生气有时候还忍不住打他两下,骂也骂了打也打了还是不肯听,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有什么办法可以帮他戒掉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5-06 14:03:21
  • 应该没事的吧 慢慢长大可能就不会啦    有什么事 还小 不要打噢 还不懂事。 小孩子嘛

    哥***

    2016-05-06 14:03:21

  • 2016-05-06 14:03:21
  • 这是一种养成习惯,切际不能因为他咬着嘴皮,大人就会手去打一下!这样下去他有抵触心理,反而改不了.宝宝3岁了能听懂大人的话,可以"吓吓"他,说如果天天那样咬就会没有嘴皮了,以后宝贝吃东西(说他最喜欢吃的东西)没有嘴皮东西就会掉出来,宝贝就再也吃不到好吃的东西了.见他咬时就提醒他,时间长了就能纠正了.希望宝贝早日纠正过来!!!

    你***

    2016-05-06 14:03:21

  • 2016-05-06 14:03:21
  •   您好! 您可以这样试试: 1、转移注意力的东西“强度”要加大,也就是说是很新颖的、他非常喜欢的,玩起来比他从咬嘴唇得来的乐趣大得多。 2、不要老注意他这个行为,不要太紧张,更不要唠叨,你老盯住他这个行为可能从反面使他更坚持这个行为以得到你的注意(孩子对家长的注意很关心)。
       3、睡前让他抱个毛绒玩具,或者给他讲个他喜欢的故事,他不咬嘴唇了,要说他“好”,亲亲他,作为表扬。 4、带他到牙科医生那儿去,事先和医生说好,是为纠正他咬嘴唇这个不良行为来的,请他合作,对孩子说咬嘴唇将来牙会长不齐,吃东西会嚼不烂,不要咬。
      
      一般来说孩子比较怕医生,医生讲的话,他会听的,这比家长讲话有力量。 5、可以在一个月内不提咬嘴唇的事(当然暗中还是注意的),放松一下,同时给他更丰富的生活,推迟睡眠时间(睡时更疲倦一些),也许他会自动放弃,不咬嘴唇了。 6、外出短期旅游或到亲友家小住,彻底改变生活模式,住的、玩的都不一样了,睡的床也不同了,很可能回来就改了。

    繁***

    2016-05-06 14:03:21

  • 2016-05-06 14:03:21
  •   宝宝咬嘴唇,实质上是宝宝缺乏安全感所造成的。在乳牙发育的关键时期,如不及时纠正宝宝咬下嘴唇的习惯,将会影响宝宝乳牙和口腔颌面部的发育和形态。父母平时可抚摸她,紧握她的小手,亲亲宝宝的小脸,平时还可以给宝宝咬一些偏硬的食物,如:馒头、水果、蔬菜和饼干等,满足宝宝用牙的愿望。
       宝宝咬嘴唇,实质上是宝宝缺乏安全感所造成的。在乳牙发育的关键时期,如不及时纠正宝宝咬下嘴唇的习惯,将会影响宝宝乳牙和口腔颌面部的发育和形态。父母平时可抚摸她,紧握她的小手,亲亲宝宝的小脸,平时还可以给宝宝咬一些偏硬的食物,如:馒头、水果、蔬菜和饼干等,满足宝宝用牙的愿望。
       您好!孩子咬嘴唇其实和孩子吮吸手指一样,是一种退化的行为表现。当他焦虑、紧张时,就退化到婴儿时期,以吮吸来满足口腔的欲望。孩子用这个行动来缓解内心的焦虑。 在帮助孩子戒掉这个坏习惯前,你要首先审视以下自己是否忽视了孩子的情感要求、孩子周围的环境(在幼儿园是否与小朋友和老师有交往问题,家庭中父母的管教态度是否一致等)。
      在调整了外部环境因素后,不妨可试试以下的方法: 1、不予理会 你要自己调整心态,孩子咬嘴唇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当孩子咬嘴唇时,不要去注意他,父母太紧张或纠正的方法不恰当,指责、打骂,反而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强化了孩子的意识,造成恶性循环。
      孩子的不少举动常常是无意识的。你也可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如玩玩具、看图书、做游戏等,要求孩子开口说话,放松嘴唇。 2、正确引导 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可用语言加以引导。比如说,“你马上要过3岁生日了,生日过后又长大一岁了,咬嘴唇是小婴儿做的,你大了以后就不能再发生这个现象了!”或告诉他嘴唇咬久了很难看,会变形,吃东西也不方便。
       3、奖惩分明 给孩子顶一个时间段,多少时间内不咬嘴唇,给予表扬并有物质奖励,如买孩子期待很久的玩具等。如果孩子咬了嘴唇,给予惩罚,如不能看动画片等。

    F***

    2016-05-06 14:03:21

  • 2016-05-06 14:03:21
  • 看看是不是和身边的人学的,也许他感觉那样很好玩

    吉***

    2016-05-06 14:03:21

  • 2016-05-06 14:03:21
  •   如果我们尝试改变一下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或许他就会变得“听话”多了,“懂事”多了。一般来说,孩子会喜欢以下的方式:   1。共情的方式   孩子虽然小,但是他跟我们成人一样需要理解。因此,表达我们对他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以上面看电视的实例为例,如果我们不是强行制止孩子看电视,而是先表达我们对他迫切想看动画片的这种心情的理解,那么事情就不会那么糟糕了。
      “妈妈知道,你特别想看完这个动画片再吃饭对不对?这么好看的动画片,错过了真是太可惜了。不过,饭菜凉了,吃了肚子会痛的,肚子痛是不是也很难受呀?再说,看动画片时间太长了,眼睛坏了,以后想看都看不了哦!你看,像妈妈这样,如果我看不见,我就找不到我家宝宝了。
      我家宝宝在这边吧?不对,我摸到的是沙发!在这边吧?还不对,我摸到的是茶几!天啦,如果看不见,那太可怕了!呀,可别把我们的眼睛看坏了,赶紧吃饭去吧!”给他一个台阶下,他自己也许就会放弃看电视,自动跑去吃饭去了。 2。顺势诱导的方式 孩子是最现实的,他只关注他当下正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如果强心阻止他,他就会很难别过劲儿来。
      当我们的要求跟孩子的欲望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相对比较柔性的方式顺着他的期望走一走,然后再帮助他转弯。比如孩子特别喜欢吃糖,见到糖就迈不开步,这时候强行抢下他手中的糖果可能就会让他哭闹不休,最终不可收拾。不如干脆就把糖剥了给他,并且顺着他的想法来说说这个事:“吃吧吃吧,糖多甜,多好吃啊!吃了糖,牙就坏了,然后我们就要去医院看医生,医生呢,就会拿一把大钳子,使劲地把我们的牙拔掉,哇,天啦,拔牙可痛了。
      你还记得那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吗?鳄鱼去拔牙的时候是不是吓坏了?” 3。体验自然后果的方式 没有比亲身体验更能说服孩子的了。很多时候,我们把不能做某个事情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的了,可孩子还是不听。这时候,过多的说教是毫无意义的,不如干脆停止说教。
      他想要那么做,没有关系,只要没有危险,让他自己去体验一下这么做的后果好了。比如孩子一到吃饭时间就不好好吃饭,逼着他吃是没有用的,这时候,我们不妨问问他,确认一下他是否真的不想吃了,如果他确实不想吃了,那就什么都不要说了,征询过他的意见之后,直接把饭菜撤了,并且两餐之间一定什么都不要给他吃,坚持等到下一顿再吃。
      当然,下一顿吃饭的时间可以比平时略微提前一点。孩子饿一顿两顿,不会饿出毛病来的。一旦他体验到挨饿的感觉,以后吃饭,他就不会边吃边玩,或者随便吃几口,等着两餐之间吃零食了。 4。灵活变通的方式 同一件事情,我们常常能找到很多别的方式来变通处理,不一定非要一根筋地坚持到底。
      换一种方式,孩子一直对抗的行为可能就会被消除,甚至还可能非常痴迷地爱上这种方式。于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无需“战争”就可以和平过渡了。比如,孩子推着他的小汽车到处跑,甚至把小汽车开到餐桌上去了,结果把餐桌上装了调料的小碗打翻了,弄得满手都是调料。
      妈妈想要他去洗手,可他就是不肯去,非要坚持开小汽车玩。
      如果妈妈强制他,他肯定不高兴,不如就换一种方式,让他乖乖巧巧去洗手:“带着你的小汽车去洗手吧!看看你的小汽车能不能在水池里浮起来好不好?”这么一说,孩子肯定会对妈妈的这个提议感兴趣,于是,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他就会跑去洗手,在水池里玩他的小汽车,而妈妈也无需呵斥他,就可以很顺利地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那***

    2016-05-06 14:03:21

  • 2016-05-06 14:03:21
  •   尽量分散宝宝注意力!!宝宝咬嘴唇,实质上是宝宝缺乏安全感所造成的。在乳牙发育的关键时期,如不及时纠正宝宝咬下嘴唇的习惯,将会影响宝宝乳牙和口腔颌面部的发育和形态。父母平时可抚摸她,紧握她的小手,亲亲宝宝的小脸,平时还可以给宝宝咬一些偏硬的食物,如:馒头、水果、蔬菜和饼干等,满足宝宝用牙的愿望。
       您好!孩子咬嘴唇其实和孩子吮吸手指一样,是一种退化的行为表现。当他焦虑、紧张时,就退化到婴儿时期,以吮吸来满足口腔的欲望。孩子用这个行动来缓解内心的焦虑。 在帮助孩子戒掉这个坏习惯前,你要首先审视以下自己是否忽视了孩子的情感要求、孩子周围的环境(在幼儿园是否与小朋友和老师有交往问题,家庭中父母的管教态度是否一致等)。
      在调整了外部环境因素后,不妨可试试以下的方法: 1、不予理会 你要自己调整心态,孩子咬嘴唇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当孩子咬嘴唇时,不要去注意他,父母太紧张或纠正的方法不恰当,指责、打骂,反而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强化了孩子的意识,造成恶性循环。
      孩子的不少举动常常是无意识的。你也可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如玩玩具、看图书、做游戏等,要求孩子开口说话,放松嘴唇。 2、正确引导 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可用语言加以引导。比如说,“你马上要过3岁生日了,生日过后又长大一岁了,咬嘴唇是小婴儿做的,你大了以后就不能再发生这个现象了!”或告诉他嘴唇咬久了很难看,会变形,吃东西也不方便。
       3、奖惩分明 给孩子顶一个时间段,多少时间内不咬嘴唇,给予表扬并有物质奖励,如买孩子期待很久的玩具等。如果孩子咬了嘴唇,给予惩罚,如不能看动画片等 您可以这样试试: 1、转移注意力的东西“强度”要加大,也就是说是很新颖的、他非常喜欢的,玩起来比他从咬嘴唇得来的乐趣大得多。
       2、不要老注意他这个行为,不要太紧张,更不要唠叨,你老盯住他这个行为可能从反面使他更坚持这个行为以得到你的注意(孩子对家长的注意很关心)。 3、睡前让他抱个毛绒玩具,或者给他讲个他喜欢的故事,他不咬嘴唇了,要说他“好”,亲亲他,作为表扬。 4、带他到牙科医生那儿去,事先和医生说好,是为纠正他咬嘴唇这个不良行为来的,请他合作,对孩子说咬嘴唇将来牙会长不齐,吃东西会嚼不烂,不要咬。
      一般来说孩子比较怕医生,医生讲的话,他会听的,这比家长讲话有力量。 5、可以在一个月内不提咬嘴唇的事(当然暗中还是注意的),放松一下,同时给他更丰富的生活,推迟睡眠时间(睡时更疲倦一些),也许他会自动放弃,不咬嘴唇了。 6、外出短期旅游或到亲友家小住,彻底改变生活模式,住的、玩的都不一样了,睡的床也不同了,很可能回来就改了。
      

    张***

    2016-05-06 14:03:21

  • 2016-05-06 14:03:21
  •   你说的情况是婴儿的一个习惯动作,应该加以改正。吮吸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动作,绝大多数母乳喂养的小婴儿吮吸本能是满足了的,但部分人工喂养的婴儿往往吮吸本能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从其他方面寻求满足,比如咬嘴唇、奶嘴、被角等。一般来说儿童在一岁左右会自动放弃这个习惯,因为这时可以“吃”要咀嚼的东西、也会利用嘴巴来说话了。
      可以使用如下方法帮助孩子纠正这个习惯: 1、不要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不要唠叨。因为压力、唠叨,反而会使他觉得受到注意,儿童最喜欢受到注意,他会由于逆反心理,更加做出习惯性的动作。 2、用代替物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发现他有这个动作的时候和他说话,让他吃需要咀嚼的东西(如小饼干)、唱歌、玩吹小喇叭等。
       3、给奖励。奖给他的东西一定是他喜欢的,对他明确表示,你不咬嘴唇就一定给你。把“不做某种行为”(如咬嘴唇)与“得到什么好处”联系起来。他可能会为了得到什么而放弃什么。当然,他现在还小,理解这种因果关系还有困难,但多说,还是会慢慢理解的。
       宝宝加油哦!。

    x***

    2016-05-06 14:03:21

  • 2016-05-06 14:03:21
  •   这个年龄的宝宝正处在是乳牙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及时纠正宝宝咬下嘴唇的习惯,将会对宝宝的乳牙和口腔颌面部的发育和形态造成不可挽回的坏影响,甚至还会影响恒牙的发育。宝宝咬自己的嘴唇的行为,实质上是宝宝缺乏安全感所造成的,宝宝发出的这种身体信号说明她非常需要安全感。
      所以,父母首先需要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父母可以利用各种机会给宝宝安全感,充满爱意地抚摸宝宝,紧握宝宝的小手,用力亲亲宝宝的小脸,拥抱宝宝,告诉她:“宝贝,我爱你,你是我的亲亲宝贝!”宝宝睡觉前,可以轻轻地抚摸她的额头,“宝贝,安心地睡吧,我就在你身边,美美地睡吧!” 父母看见宝宝在咬嘴唇时,尽可能用积极的方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淡化处理。
      这个年龄阶段宝宝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转移,父母可以积极地利用宝宝的特点来帮助宝宝。如:“宝贝,我们来藏猫猫!”或者“宝贝,请你把手套递给我!”等等。让宝宝的注意力从自己的嘴唇转移到外界的事物上。 增加宝宝咬食物的机会。
      这一年龄阶段的宝宝一般都有8颗牙了,父母可以给宝宝咬一些偏硬的食物,如:馒头、包子、水果、蔬菜、饼干等等,以满足宝宝用牙齿的愿望。同时,父母也要积极地给宝宝做正确的示范,让宝宝从小就懂得牙齿的作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让宝宝明白牙齿不是用来咬嘴唇的。
      

    走***

    2016-05-06 14:03:21

  • 2016-05-06 14:03:21
  •   咬嘴唇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吮吸本能没有满足;   2、寻求刺激。咬住嘴唇,对嘴唇有一定的压力,挺刺激的;   3、寂寞,没事干,找依靠,这是一种依靠。   咬嘴唇在小年龄(两三岁以内)还不用担心会影响下颌骨的发育,到五六岁,快长恒牙了,就会有这个问题。
      当然,愈早纠正愈好。 你所用的方法,是正确的,比如转移注意力,由于他咬嘴唇的行为已牢固,靠几次转移注意力,根本无用,厉声训斥使他害怕,更从咬嘴唇找依靠。 你可以这样试试: 1、转移注意力的东西“强度”要加大,也就是说是很新颖的、他非常喜欢的,玩起来比他从咬嘴唇得来的乐趣大得多。
       2、不要老注意他这个行为,不要太紧张,更不要唠叨,你老盯住他这个行为可能从反面使他更坚持这个行为以得到你的注意(孩子对家长的注意很关心)。 3、睡前让他抱个毛绒玩具,或者给他讲个他喜欢的故事,他不咬嘴唇了,要说他“好”,亲亲他,作为表扬。
       4、带他到牙科医生那儿去,事先和医生说好,是为纠正他咬嘴唇这个不良行为来的,请他合作,对孩子说咬嘴唇将来牙会长不齐,吃东西会嚼不烂,不要咬。一般来说孩子比较怕医生,医生讲的话,他会听的,这比家长讲话有力量。 5、可以在一个月内不提咬嘴唇的事(当然暗中还是注意的),放松一下,同时给他更丰富的生活,推迟睡眠时间(睡时更疲倦一些),也许他会自动放弃,不咬嘴唇了。
       6、外出短期旅游或到亲友家小住,彻底改变生活模式,住的、玩的都不一样了,睡的床也不同了,很可能回来就改了。

    时***

    2016-05-06 14:03:21

  • 2016-05-06 14:03:21
  •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妈一吵我或者在思考问题紧张的时候我就喜欢咬嘴巴。后来我侄女和我一样也爱咬嘴巴,小的时候发现了也纠正了可效果不理想,照旧。她妈也老打她越打越严重,人前不咬了,人后又偷偷在咬嘴巴。后来大些了我们就老跟她讲咬嘴巴的严重性,她听后也自己慢慢克制,现在就好了,也很少咬嘴巴了。   我觉得这可能跟孩子的情绪有关,还有就是习惯,一开始发现了就给他改过来,可以和孩子讲讲道理,不要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发现他咬嘴巴的原因何在,就好解决了。

    萧***

    2016-05-06 14:03:21

  • 2016-05-06 14:03:21
  • 这可能是宝宝心理性的习惯,不是行为习惯那样的简单。吮手指,咬嘴皮,咬被角等都是因为孩子心理的不安全感或者焦虑感导致,比如孩子在爸爸妈妈争吵时,孩子感到恐惧,觉得是自己的不乖导致爸爸妈妈的争吵,于是心理就会不安,焦虑。这样的心理形成后,当孩子在白天的时候因为获得的关注多,注意力不会在心理的不安全、焦虑上,所以吃手指等行为就少。到了晚上孩子的注意力会回归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安全、焦虑再次出现,于是孩子就会吮手指等,这样可以让他自己感到焦虑缓解,感到舒服。  所以这样的问题,一定咬知道孩子为什么会焦虑,为什么咬嘴皮,找到原因,给孩子更多的爱,和安全感,孩子才会减少这样的行为。想孩子立即改掉这样的习惯是不可能的,只要减少就可以了。  当然单纯的行为疗法也是可以的,比如抹苦的药等。标本兼治!

    谢***

    2016-05-06 14:03:21

  • 2016-05-06 14:03:21
  • 坐月子刚满45天,两条小腿感觉有冷风,而且痒

    我***

    2016-05-06 14:03:2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