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孩子三周的时候以后肚子里有虫子吗?

首页

孩子三周的时候以后肚子里有虫子吗?

孩子三周的时候以后肚子里有虫子吗?多大的时候吃? 我的孩子快三周了,记得自己小时候吃过打虫子药.她现在也可以吃吗?多大的时候吃?现在的孩子们还吃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5-07 14:03:24
  •   肠道寄生虫常见的有线虫(如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等),吸虫(姜片虫等),绦虫(猪绦虫、牛绦虫等),其中以线虫最为常见。特别是蛔虫病,发病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     肠道驱虫即驱治蛔虫、钩虫、蛲虫和鞭虫等肠道寄生虫。这些寄生虫的感染率较高,我国约有5亿~6亿人受蛔虫感染,在小儿及中小学生中的感染率更高,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健康。
      国家教育部已明文规定,对幼儿园和中小学生进行集体驱虫,提倡一年中服用两次驱虫药,其中秋冬季服药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于治疗上述寄生虫的药物主要有:甲苯咪唑(安乐士)、阿苯咪唑(肠虫清、“两片”)、左旋咪唑和噻嘧啶(驱虫灵)及哌嗪(驱蛔灵)等。
       蛔虫病的主要表现为:上腹经常隐痛(尤以脐周为主),食欲不振,容易饥饿,明显消瘦,有的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因蛔虫能分泌神经毒素,刺激患者神经中枢,故可出现精神不安、烦躁易怒、浑身瘙痒和夜间磨牙等症状;有的智能发育障碍,记忆减退,学习难以专心;钩虫和严重蛔虫患者,大多患有贫血症,甚至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而导致消瘦或身材矮小;有的病儿还有精神萎靡、烦躁易怒、睡眠不安、夜间易惊和磨牙,甚至易发脾气及头痛等症状。
       蛔虫对小儿的健康成长危害极大。蛔虫有三大恶习:随意游走、爱“钻孔”、扭曲打结。肠管内蛔虫,若钻进胆管引起胆道蛔虫症、胆管炎、胆囊炎,表现为剧烈腹痛,满床翻动,严重呕吐,不能进食;若钻入阑尾,即为“蛔虫性阑尾炎”,表现为发热、右下剧痛,尤以脐周疼痛为最,若延误治疗可致阑尾穿孔而导致腹膜炎,常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蛔虫钻入肝脏,可引起肝脓肿,表现为高烧不退、肝肿大,黄疸遍布全身;蛔虫钻入阑尾,可引起蛔虫性阑尾炎、腹膜炎等。
      若蛔虫多条互相盘结成团、堵塞肠道,即为“蛔虫性肠梗阻”,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同时腹部出现包块,严重者可致肠坏死,死亡率极高。特别要注意的是:昏迷的蛔虫病孩子,有时会被上窜的蛔虫堵塞了气管,导致窒息、死亡的危险。因此,得了蛔虫病,决非“可治可不治”的小病,必须认真对等,积极治疗。
      

    努***

    2016-05-07 14:03:24

  • 2016-05-07 14:03:24
  •   小儿肠道寄生虫种类很多,如蛔虫、钩虫、蛲虫、绦虫、阿米巴原虫等,最常见的是蛔虫、钩虫、蛲虫,现就此三种常见寄生虫病简单介绍。   一。蛔虫病:   由人蛔虫寄生于人体所致,人食入感染性虫卵而感染,蛔虫具有游走、钻孔、扭成团的特点,能引起一系列外科并发症。
       肠蛔虫病轻者无症状,大量蛔虫寄生可引起消化不良、厌食、善饥或偏食,甚或发生厌嗜症而至营养障碍,常可引起阵发性脐周腹痛、呕吐,而其代谢产物或毒素可使病儿出现毒性症状甚至惊厥。此外,因吸收虫体异性蛋白可出现寻麻疹、气喘、发热、肠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
      蚴虫移行至肺部时可致蛔蚴性肺炎。虫体过多,或于小儿高热、重病时期,特别是服用不足量的驱虫药,可激惹蛔虫钻入胆管(胆道蛔虫)、胰管、阑尾(蛔虫性阑尾炎)或其它部位引起机械梗阻、炎症、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蛔虫过多时,扭结成团引起肠梗阻。 诊断主要是根据以上表现,及粪便涂片找虫卵,末梢血象嗜酸性细胞增加有助诊断,凡有吐虫或排虫史者是最好的诊断依据。
       预防:注意个人卫生,食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瓜果及生菜,开展普查普治,消灭传染源,推行粪便无害化。 治疗: 驱虫治疗: (1)驱蛔灵:150mg/Kg日,全日不超过3克,空服或睡前顿服,连服2日 (2) 肠虫清:2岁以上儿童400mg一次 清晨服用。
       出现并发症时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二、蛲虫病 主要是由于雌虫多于夜间移行至肛门附近肛门皱折。会阴部大量产卵,卵经6小时可发育成感染性虫卵,小儿抓痒时,虫卵即污染手或附着于指甲缝内,经手直接入口或污染衣物。被。裤用具或虫卵随尘土飞扬而污染食物。
      用具,经口感染自身或周围人群。此病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尤以温带为多,易在家庭和托儿机构中传播,大多数无症状,当雌虫移行至肛门周围产卵时,可引起肛门和会阴部奇痒,多发生于夜间入睡后,常影响睡眠,有时可侵入邻近器官,引起异位并发症,如阴道炎、输卵管炎、阑尾炎等。
       诊断根据以上表现,夜间患儿入睡后2-3小时,在肛门处可检截成虫。 预防:由于虫卵在体外发育时间短,很容易传播及反复感染,故防治应用同时进行,尤以预防重要。讲究个人卫生,提倡小儿穿封裆裤睡觉,饭前便后洗手,纠正吮手指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洗会阴部,在治疗同时,应每天将内裤进行煮沸消毒以灭虫卵,外衣、被褥应勤洗勤晒,使人们了解蛲虫的传染方式,以尽量减少感染机会。
       治疗:(1)扑蛲灵: 5mg/Kg/日,一次顿服,2-3周后重复一次; (2)肠虫清:100mg/日,连服七日,二岁以后儿童服用。 三、钩虫病 由于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寄生于十二指肠及小肠内引起的疾病,每条成虫从肠粘膜吸收血液(十二指肠钩虫每日吸血量为0。
      14~0。4ml,美洲钩虫为0。01~0。09 ml),并且分泌抗凝物质,而且经常变更吸附位置,使其周围粘膜多处受损继续出血,而导致缺铁性贫血,病初时有食欲亢进、好食易饿、喜食泥土、生米等嗜异症,继而发现食欲不振、呕吐恶心、大便潜血阴性,面色指甲苍白,表情淡漠,毛发枯干,慢性长期感染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发生贫血性心力衰竭。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 出现中、重度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粪便中找到虫卵,血清中IgE、IgG、α-球蛋白增多。 预防:粪便无害化,养成不随大便及饮食卫生良好习惯,疫区避免手、足直接接触湿润土壤。 治疗:首先改善营养状况,给予高蛋白、多维生素的饮食,有贫血者,应口服铁剂,严重时可少量输血。
       驱虫治疗:(1)灭虫灵:6月以内小儿口服0。3g,7月以上口服0。6g,每晨一次, 连服2-3日,疗效好、安全,10-15日后检查粪便,如未驱尽,可重复服药一次; (2)肠虫清:400mg(两片),清晨顿服,2岁以上儿童服用。

    H***

    2016-05-07 14:03: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