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外科
骨科

脊柱损伤搬运术是如何操作的?

脊柱损伤搬运术是如何操作的?
菜*** | 2016-03-01 19:26:48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3-01 19:26:48
  •   (一)脊柱损伤固定操作  1.现场评估:观察周围环境安全后,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简要说明急救目的;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脊柱损伤。  2.体位:仰卧位,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位,脊柱不能屈曲或扭转。  3.操作方法:用脊柱板、担架等。三人至患者同侧跪下插手,同时抬高、换单腿、起立、搬运、换单腿、下跪、换双腿同时施以平托法将患者放...

    查看全部>>

      (一)脊柱损伤固定操作  1.现场评估:观察周围环境安全后,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简要说明急救目的;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脊柱损伤。  2.体位:仰卧位,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位,脊柱不能屈曲或扭转。  3.操作方法:用脊柱板、担架等。三人至患者同侧跪下插手,同时抬高、换单腿、起立、搬运、换单腿、下跪、换双腿同时施以平托法将患者放于硬质担架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搬运方法,在伤处垫一薄枕,使此处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4条带子把伤员固定在木板或硬质担架上(一般用带子固定胸与肱骨水平、前臂与腰水平、大腿水平、小腿水平,将伤员绑在硬质担架上),使伤员不能左右转动。如果伴有颈椎损伤,病员的搬运应注意先用颈托固定颈部,如无颈托用“头锁或肩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其余人协调一致用力将伤病员平直地抬到担架上或木板上,然后头部的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服等物固定。  4.监测与转运:检查固定带、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选择合适转运工具,保证病人安全。  (二)颈椎损伤固定操作(伤员仰卧位)  1.现场评估、判断:现场环境安全,询问伤员:“我是120急救医生,请问您现在哪里不舒服…”。伤员是高处坠落,神志清、诉颈部疼痛、下肢感觉障碍,怀疑颈椎损伤。  2.调整颈部位置医生按脊椎损伤处理,助手准备颈托及脊椎板(告知伤员配合)。上头锁,调整头颈部:医生与助手配合;助手食指置伤者胸骨正中指示。  3.检查头颈部助手头胸锁固定头颈部,医生检查头枕部(颈椎形状、压痛)、上头锁。  4.上颈托助手检查测量伤员颈部的长度,调整所需尺寸,正确上颈托。  5.全身检查判断伤情(医生或医助)头—颈—胸—腹—背部—外生殖器—下肢—上肢(未发现其他伤情)  6.上脊椎板助手头胸锁、二助准备脊椎板及约束带完毕),医生头肩锁(肩锁在侧翻的同侧)。  7.整体侧翻医生指挥,二位助手左右手交叉抱伤员的肩、髂和膝部,将伤者轴位整体侧翻于侧卧位,保持脊柱在同一轴线。助手检查背部及脊柱。  8.放置脊椎板助手拉脊椎板注意摆放在背部合适的位置。将伤者轴位放置回仰卧位。  9.脊椎板平移(推)伤员助手用胸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医生用双肩锁,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在仰卧位平移,推至脊椎板合适位置。  10.头部固定一助头胸锁,二助准备头部固定器,医生上头部固定器。  11.脊椎板约束带固定助手对胸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顺序以约束带固定。  12.再次检查伤员  13.搬运伤员医生指挥平稳抬起伤者,足先行,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头颈部情况。要求医生指挥及报告:口令简洁,整体配合:选手操作手法规范,动作交替流畅,配合默契,过程紧凑。  (三)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伤员坐位)  1.初步判断伤情,术者行胸背锁稳定患者,一助至患者后方,进行头、外耳道、颈后部查体,一助行后头锁,术者固定患者双肩,保持患者上身稳定,一助将患者头部复位至正常体位。  2.术者进行颈部查体,判断患者有无呼吸道损伤,然后放置颈托。  3.放置颈托  (1)测量伤者颈部长度:拇指与掌面垂直,其余四指并拢并与患者额面垂直,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的距离;  (2)调整颈托,塑型;  (3)放置颈托时,颈托中间弧度卡于患者右肩处并略向前下倾斜,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中。  4.颈托放置后,术者进行全身体格检查,顺序由上到下,由躯干到四肢。  5.使用解救套(短脊板)  (1)术者行胸背锁固定患者;  (2)一助与二助放置解救套在患者背部,平滑面的一面紧贴伤者身体;  (3)把解救套的中央放在伤者的脊椎位置后,一助换头锁;  (4)术者和二助把胸前的活动护胸甲围绕伤者的身躯,并向上轻微拉动贴在腋下;  (5)将肩带和胸腹部固定带扣好,确保活动护胸甲顶端置于患者腋下;腿部固定带(黑色)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绕经伤者的膝间,紧贴腹股沟位置,由大腿内侧穿出,拉向外扣好并收紧;  (6)术者将颈部衬垫放好并将右手于短脊板后方行胸背锁,在颈部与解救套之间放置衬垫紧贴,确保无空隙,一助将头部护甲整理并至于正确位置后,行后头锁;  (7)术者将下颌固定带放于下颌位置并向上拉贴紧头部活动护甲,额部固定带放置额前后也将之向下拉贴紧头部活动护甲,注意保持气道通畅;  (8)从下至上拉紧各固定带,并用三角巾宽带将膝踝部固定;  (9)检查所有固定带松紧度并整理。  6.搬运  (1)移动伤者:术者与二助在两边各自抓住腰两侧握把处,另一手放在伤者腿下,两人双手互扣抓牢,将患者分两次45°移动转体至90°。  (2)使用长脊板:长脊板放置上车担架与伤者背侧成一直线,稳定上车担架,一助用双肩锁固定头部,术者与二助抬高下肢先将伤者躯干平放于长脊板上,逐渐移动到位,适度放松肩、胸、腹、腹股沟固定带,解除膝踝三角巾,并平放在长脊板上。  (3)固定伤者:将伤者躯体和四肢固定在长脊板上,按从头到脚顺序固定,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部,胸部固定带交叉固定,腿部固定带斜行固定,并固定伤者与上车担架。术者自下而上检查各固定带,并判断患者呼吸情况。  (4)急救员平稳升高上车担架,搬运伤者,足侧先行,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伤者头颈部情况。 
    C*** | 2016-03-01 19:26:48 155 73 评论
    0/300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