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你去过北京的箭穿山吗?

首页 穿山甲壳能治湿疹吗

你去过北京的箭穿山吗?

你去过北京的箭穿山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12 17:50:47
  •   
    在崔村镇香堂村北,有一座百余米高的山峰,名叫箭穿山。在 这座山接近山顶的地方,有一个南北相通的圆形山洞,据说是飞箭 穿透,因而得名。这个山洞既是北宋杨家将武功高超的佐证,同时 也记载着杨六郎的一件终身憾事。
    北宋初年,辽寇屡犯边境,多亏了杨家将英勇杀敌,才使边关 无虞。
      后来奸臣潘仁美为天齐庙打擂一事同杨家结了仇,就与辽邦暗中勾结,陷害杨家将。经过金沙滩的“双龙会”和两狼山两场恶 战,杨家将死的死,逃的逃,只有杨六郎一人单枪匹马杀出重围,回 到了京城。 面对辽兵南侵,北宋朝廷全无退敌之策。后来,八贤王赵德芳 与天官寇准主持公道,为杨家申冤报仇,铡了潘仁美,并在皇帝面 前保举杨六郎为兵马元帅,镇守三关,抵抗辽兵。
      杨六郎临行之际, 佘太君拉着他的手说道:“儿啊,退辽上策,莫如‘擒贼先擒王’。辽 国元帅韩昌屡犯边关,我儿此番出征,定要擒住韩昌老贼,才能平 息战祸,为国雪耻,为你父兄报仇。”杨六郎折箭为誓:“娘啊,孩儿 此番出征,不擒杀韩昌,誓不还朝!” 佘太君欣慰地点了点头,亲自把盏,为六郎饯行。
      行军路上,杨 六郎仔细回味着母亲的叮嘱,认真思考着擒敌之策。 转眼到了八月十五,孟良、焦赞吃罢晚饭,按照老规矩先到前 营后寨巡查一番,然后来到中军大帐与六哥杨六郎饮酒赏月。兄弟 三人推杯换盏,说古论今,正说到兴头上,忽然杨六郎长叹一声,泪 洒衣襟。
      焦孟二将不知哪句话使元帅伤怀,正在不知所措,杨六郎 止泪说道:“贤弟不知,三年前,父帅与众兄弟来到边关,恰逢中秋, 一起在月下练武,共享天伦之乐。谁想时隔三载,玉兔依旧,父亲与 众弟兄却相继捐躯,故而伤怀。又想起此番出京,老太君千叮咛万 嘱咐,要我擒杀韩昌,以报国仇家恨。
      谁想到边关已半年有余,至今 未能得手,因此心烦。” 焦孟二将劝说一番,也就退出了大帐。在归寝的路上,焦赞说: “明天我带上一哨人马,杀入辽营,擒住那韩昌老贼,交到元帅台 前,为老令公与众位哥哥报仇雪恨。” 孟良摇头笑道:“匹夫之勇不足取,必须施巧计出奇制胜!” 焦赞一把抓住孟良的手腕:“有何妙计,快快告诉我!”孟良一指焦赞的寝帐:“你先去安歇,待我慢慢筹划。
      ”数日后的一个晚上,杨六郎正在帐中秉烛夜读,忽听帐外銮铃响亮。亲兵正要出帐查看究竟,只见焦赞盔歪甲斜,气喘吁吁地跑进帐来。杨六郎离案起身问道:“贤弟,为何事惊慌?"焦赞一边端盔正甲,一边喘着粗气说:“恭喜六哥,贺喜六哥! ”杨六郎一时间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诧异地问:“半夜三更,喜从何来? ”焦赞眉开眼笑地说:“我与孟良已把韩昌老贼诓出了大营,六哥快随我去擒杀那厮! ”杨六郎闻听大喜,吩咐亲兵:“抬枪备马! ”随即顶盔贯甲,与焦赞、众亲兵出了大营,埋伏在九里山下。
      等了一会儿,不见动静,杨六郎问道:“贤弟,你与孟良摆的是 什么迷魂阵? ”焦赞眉飞色舞地说:“孟良设下一计,我俩入更时分 来到辽邦营外的小山上,故意发出响声,惊动了辽兵。不一会儿,孟 良告诉我说,韩昌老儿来了。我顺着孟良示意的地方望去,果然见 韩昌站、在营栏边,借着月光正暗中观察我俩的动静。
      孟良高声说 道:‘这般时光,六哥单骑出营,若有差池,如何是好! ’我说:‘六哥 去向不明,要到哪里去找? ’孟良似乎猛然想起什么似的说:‘六哥 常跟我说,九里山下有一位隐士高贤,有破辽退敌之策。六哥想要 岳效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靠近敌营,去寻贤访才,被我拦阻,莫非 今夜孤身涉险,到九里山去啦! ’说完,我们牵着马下了小山,走了 二三里路,不见辽兵来追。
      我说:‘咱们的钓饵不香,韩昌不肯中计。’孟良说:‘韩昌不是三岁的娃娃,怎能轻易中计?咱们身后定有 辽营的密探尾随,探明咱们没有埋伏,才会追来。’话音未落,身后 隐约传来了马蹄声,知道是辽兵悄悄跟踪而来。我俩回头一看,为首的那员番将正是韩昌!”焦赞正说到高兴处,忽听山路上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赶紧住 了口。
      众人躲进路边的草丛中,定睛一看,只见孟良马上加鞭,急驰 而来,并不时地侧过身来,望望背后。焦赞刚要叫住孟良,被杨六郎 用手捂住了嘴。过了一会儿,十几员番将跑了过来,杨六郎从人群 中一眼就认出了骑枣红马的韩昌d九人相见分外眼红!杨六郎跃马 挺枪迎上前去。
      韩昌发现中了埋伏,正要拨马逃走,杨六郎已经来 到面前,只好舞刀应战。孟良见自家的伏兵杀了出来,返身与焦赞 率领众亲兵接住番将,杀在一起。韩昌自家人少,无心恋战,且战且 走;杨六郎报仇心切,紧追不舍。双方打到香堂村外时,东方已经出 现了曙色。杨六郎心想:此处离辽营甚近,如不速胜,辽兵天亮赶来,岂不前功尽弃。
      于是,他使出浑身解数,一杆银枪上下飞舞,杀 得韩昌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只好借机虚砍一刀,拨马便 跑。韩昌急切之中慌不择路,催马逃上了陡峻的高山,杨六郎紧随 其后,越追越近。忽然,韩昌的战马蹬落了一块山石,竟然朝杨六郎 的马头砸去。杨六郎带马躲开飞落的山石,韩昌乘机逃上了山顶。
       杨六郎见状急忙挽弓搭箭,朝韩昌射去,可惜雕翎箭射在接近山顶 的岩石上,将山石射穿了一个大洞。韩昌回头见此情景,惊恐万分, 狠抽战马数鞭,一溜烟似的逃回了辽营。杨六郎奔上山顶,见韩昌 已经逃远,前面旗幡招展尽是辽军的旗号,不禁长叹一声,下山汇 齐孟良、焦赞,怏怏地返回营盘。
       这一场埋伏战虽然杨六郎未曾得手,却吓得韩昌得了一场大 病,只好撤兵回国,数年不敢犯境,使燕地的百姓免受了劫掳之苦。 当地的老百姓为了纪念杨六郎一箭吓退韩昌的英雄壮举,就把这 座山叫“箭穿山”了。 。

    谢***

    2016-07-12 17:50:4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