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心血管内科
打孔法人造酒窝成形术

瓣膜成形术是什么?

瓣膜成形术是什么?
y*** | 2016-04-18 16:48:21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4-18 16:49:18
  • 定义瓣膜成形术是将病变的瓣膜给予修复以达到治疗目的,其通常适用于瓣膜关闭不全的病例,有少数瓣膜狭窄的患者亦可接受成形手术。瓣膜成形术可以完成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成形。具体包括瓣环的重建和环缩,乳头肌和腱索的缩短、延长及转移,人工瓣环和人工腱索的植入,瓣叶的修复。手术要求相对较高,需术中食道超声监测来判定瓣膜成形的效果,其主要适用于瓣膜病变较轻,瓣环无明显扩大,腱索及乳头肌功能良好的患者。如瓣膜...

    查看全部>>

    定义瓣膜成形术是将病变的瓣膜给予修复以达到治疗目的,其通常适用于瓣膜关闭不全的病例,有少数瓣膜狭窄的患者亦可接受成形手术。瓣膜成形术可以完成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成形。具体包括瓣环的重建和环缩,乳头肌和腱索的缩短、延长及转移,人工瓣环和人工腱索的植入,瓣叶的修复。手术要求相对较高,需术中食道超声监测来判定瓣膜成形的效果,其主要适用于瓣膜病变较轻,瓣环无明显扩大,腱索及乳头肌功能良好的患者。如瓣膜、腱索及乳头肌病变较为严重。丧失功能的关闭不全或狭窄等,则需行瓣膜替换术。与换瓣手术相比,瓣膜成形手术具有很多优势,如无需因长期服用抗凝药所带来的出血或栓塞等并发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远期疗效较换瓣明显提高。与其他治疗的对比心脏瓣膜功能不全,特别是房室瓣关闭不全或同时合并狭窄,往往是瓣叶、腱索、乳头肌和瓣环等心脏多部位结构受累所致。目前治疗方法包括瓣膜成形、人工机械瓣膜替换、生物瓣膜替等。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瓣膜成形术已经成为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与人工机械瓣膜替换相比,瓣膜成形术具有不需要抗凝,避免了服用华法令等抗凝药物引起的并发症;良好的成形效果有利于心功能恢复。生物瓣膜替换术后虽然抗凝时间较短,但其使用寿命较短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儿童心脏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由于瓣环小且处于发育阶段,如行瓣膜替换患儿成年后需要二次瓣膜替换。缺血性瓣膜病、退行性瓣膜病、不伴严重钙化的风湿性瓣膜病、育龄期妇女及抗凝剂禁忌瓣膜病的患者瓣膜成形术尤为适用。瓣膜成形手术需针对所有不同病变采用多种修复方法,包括瓣膜或腱索粘连分离术,瓣叶部分切除修补术,腱索缩短或移植术,人造瓣环行瓣环缩小及瓣环畸形矫治术等,故又称为“瓣膜综合成形术”。成形手术的目的不仅是单纯恢复瓣膜或瓣环的解剖形态,而更重要的是改善和恢复瓣膜以及心脏的正常功能。超声技术检查心脏瓣膜功能非常精确、敏感,术中经食道超声技术为瓣膜成形手术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使瓣膜成形技术不断趋于完善。心脏瓣膜手术对去除内科不能控制的感染灶常是需要的,包括清创术和瓣膜置换术,特别是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开始的心内膜炎.外科手术的时机需要有经验者临床判断.如可手术纠正的病变引起的心衰在加重(特别是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或真菌),需急症手术,但术后24~72小时应给予最佳的抗生素治疗.功后1年内,还可发生无菌性栓塞和瓣膜破裂.复发通常在治疗停止后4周内;再次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但亦可能需要手术.如病人无人工瓣膜,停止药物治疗6周以后再次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是新发生的感染而非复发.1995年,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在著名心脏病学专家马长生教授的指导下,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采用介入疗法治疗疾病,不需要开刀,只需要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通过置入体内的各种导管把封堵器植入心脏,并安置在缺口处,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目前,吉大一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已经能够应用多项介入技术治疗心脏疾病,包括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导管消融治疗心律失常,安置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抗心衰的三腔起搏器(CRT),其中射频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安置三腔起搏器及抗心衰式除颤器(CRT-D)在我省都是首例。特别是利用射频消融的方法治疗心律失常更为高效,治疗完成后,再观察2-3天患者就可出院。该中心还开设了冠心病患者的绿色通道,用最简便的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开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闭塞血管,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救治成功率达到了99%。对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的手术成功率已接近100%,心脏瓣膜病手术成功率达到98%,窦性心律转复成功率超过80%。
    J*** | 2016-04-18 16:49:18 55 8 评论
    0/300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