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食管克罗恩病可以怎样治疗?

食管克罗恩病可以怎样治疗?
| 2015-12-08 22:16:48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5-12-08 22:16:48
  •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皮质类固醇、氨基水杨酸、免疫抑制药等药物的应用和营养支持治疗。1.药物治疗(1)皮质类固醇:为中、重度患者活动期首选药。作用机制是抑制磷脂酶A2,减少白细胞介素1(IL-1)、白三烯(LT)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炎性介质的生成,消除炎症反应,减轻中毒症状。常用制剂为泼尼松(prednisone)或泼尼松龙prednisolone),0.25~0.75mg/(kg?d)。疗程6...

    查看全部>>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皮质类固醇、氨基水杨酸、免疫抑制药等药物的应用和营养支持治疗。1.药物治疗(1)皮质类固醇:为中、重度患者活动期首选药。作用机制是抑制磷脂酶A2,减少白细胞介素1(IL-1)、白三烯(LT)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炎性介质的生成,消除炎症反应,减轻中毒症状。常用制剂为泼尼松(prednisone)或泼尼松龙prednisolone),0.25~0.75mg/(kg?d)。疗程6~8 周。布地奈德(布地缩松)是新型皮质类固醇制剂,抗炎作用强,为泼尼松龙的15 倍,用量为9mg/d。由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故疗程可以较前二者疗程长,尤为适于兼作维持治疗用药。不像回肠或结肠克罗恩病后缓解慢、难以痊愈,食管克罗恩病对皮质类固醇治疗反应较好,食管溃疡病灶愈合能力相对较强。D’Haens 等报道的一组14 例患者,经皮质类固醇治疗后12 例平均随访5.3 年,其中痊愈8 例,病变持续者3 例,(2)免疫抑制药:包括硫唑嘌呤(azathioprine)、巯嘌呤(6-巯基嘌呤)和甲氨蝶呤(氨甲喋呤),作为特异性核糖核酸合成抑制剂,可抑制T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而起抗炎作用。由于此类药物作用慢,一般用药3~6 个月方起效,故主要用于:①经皮质类固醇等治疗无效者或长期依赖此类药物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②并发食管瘘管或食管克罗恩病受累部位的病灶。 ③单用或与皮质类固醇制剂联合应用,作为维持治疗用药。④作为手术前后用药。(3)氨基水杨酸类制剂:包括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美沙拉秦(5-氨基水杨酸)、美沙拉秦(4-氨基水杨酸)。此类药物主要用于局限于小肠的克罗恩病,而且与泼尼松联用并不优于单用泼尼松的疗法。鉴于此类药物疗效尚不确定,故很少用于治疗食管克罗恩病。近年,William 等根据循证医学,荟萃分析,评价治疗克罗恩病的主要常用药物,建议:对于轻、中度的克罗恩病患者,可选用泼尼松、泼尼松龙或布地奈德(布地缩松)中任一种,疗程8~16 周,复发者(6~12 周内)再用一疗程,以后可用硫唑嘌呤、巯嘌呤(6-巯基嘌呤)或甲氨蝶呤(氨甲喋呤)维持治疗。需长期治疗者可用布地奈德(布地缩松)(6~9mg/d),作为免疫抑制药的替代治疗,尤其是已中断免疫抑制药或对泼尼松有依赖者。2.对症及支持治疗 (1)抗分泌剂:为减轻食管炎症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治疗食管克罗恩病常并用抗分泌剂如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药,以减少胃酸分泌和缓解胃食管酸反流。尤其是在应用皮质类固醇期间和合并有克罗恩病累及胃十二指肠者,并用抗分泌剂甚为有效。(2)营养支持治疗:多数食管克罗恩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系因吞咽疼痛、进食困难、畏食、摄入不足以及炎症性疾病本身引起的消耗增加。营养支持治疗十分重要。应及时补充少渣的要素饮食,进食困难、有食管瘘管形成、不能保证热量需求者,应予全胃肠道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夏*** | 2015-12-08 22:16:48 50 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