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湿热体质如何调理

我有病毒性角膜炎三年,全身湿疹一年,西医给予抗过敏治疗,中医说有湿热风邪,给予清热解毒祛风的中药,吃了快一年的药大面积都好转,但还是动不动初一批湿疹,眼病也反反复复,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心*** | 2017-10-04 03:35:26

全部答案(共5个回答)

    2017-10-04 03:35:26
  • 你可以吃几付中药,五术散
    马*** | 2017-10-04 03:35:26 1307 742 评论
    0/300
  • 2017-10-04 03:35:26
  • 病毒性角膜炎三年,全身湿疹一年,治当祛风燥湿,清热解毒,理应对证.但还是动不动出一批湿疹,眼病也反反复复,是因为温热久治,余邪未尽,伤及正气,治宜扶正祛风,清热燥温.方药:防己黄芪汤合五味消毒饮水煎送服导赤散加味(可化汤剂,参考剂量:防己,黄芪,白术各15g,生甘草5g,金银花20g,蒲公英20g,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各15g,生地30g,泽泻,茯苓,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大腹皮,淡竹叶,丹...

    查看全部>>

    病毒性角膜炎三年,全身湿疹一年,治当祛风燥湿,清热解毒,理应对证.但还是动不动出一批湿疹,眼病也反反复复,是因为温热久治,余邪未尽,伤及正气,治宜扶正祛风,清热燥温.方药:防己黄芪汤合五味消毒饮水煎送服导赤散加味(可化汤剂,参考剂量:防己,黄芪,白术各15g,生甘草5g,金银花20g,蒲公英20g,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各15g,生地30g,泽泻,茯苓,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大腹皮,淡竹叶,丹皮各10g,木通,黄柏,知母,羌活,防风各5g,黄连3g).忌食过盐,酸,甘,辛,生冷,洒酪,油腻,宜食清淡,可与二米粥酌加玉米,茯苓,薏米(先浸泡再煎煮或先煮),赤小豆,绿豆,黄豆.宜食苦瓜,冬瓜,丝瓜,葫芦,角瓜,西瓜诸瓜类.
    将*** | 2017-10-04 03:35:26 1336 736 评论
    0/300
  • 2017-10-04 03:35:26
  • 病去如抽丝,有好转就行,继续慢慢来,还请稍安勿躁 
    这个湿热没有体质一说,只能讲是生活习惯和环境导致的,注意平时的作息和饮食慢慢改善就好
    梦*** | 2017-10-04 03:35:26 1322 739 评论
    0/300
  • 2017-10-04 03:35:26
  •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脾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

    查看全部>>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脾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很常见。
    辨证施治
    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1.湿重以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等。(1)六一散 ?成分:滑石、甘草。功能主治:清暑利湿。用于感受暑湿所致的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用治痱子。注意事项:若阴虚,内无湿热,或小便清长者忌用。孕妇忌服。(2)三仁汤 ?成分:杏仁、白蔻仁、薏苡仁、飞滑石、白通草、半夏、竹叶、厚朴。功效:清利湿热,宣畅气机。注意:杏仁用量不宜过大,常用量为15g,过量后易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3)平胃散 ?成分:苍术、厚朴(姜制)、陈皮(去白)、甘草(炙)。功效:燥湿健脾,消胀散满。脾虚无湿或阴虚之人,症见舌红少苔,口苦而渴,或脉数者,都禁用。2.热重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1)连朴饮 ?成分:制厚朴、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栀、芦根。功效:清热化湿,理气和中。(2)茵陈蒿汤 ?成分:茵陈蒿、栀子、大黄。功效:清热利湿退黄。(3)葛根芩连汤 ?成分:葛根、黄连、黄芩、炙甘草。功效:清泄里热,解肌散邪。在化湿或清热的总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中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紫花地丁、苦参、白藓皮等;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
    ?
    饮食宜忌
    1.宜食祛湿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赤小豆、西瓜、绿茶、花茶等。2.忌食食物甜食、甘甜饮料(如可乐,雪碧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八角、葱等)、酒、肥甘厚味(如肥鱼大肉)。
    承*** | 2017-10-04 03:35:26 1336 736 评论
    0/300
  • 2017-10-04 03:35:26
  • 要明白湿热,先应了解什么叫湿,什么叫热。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

    查看全部>>

    要明白湿热,先应了解什么叫湿,什么叫热。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那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伯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或三仁汤、平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
    阴囊湿疹
    、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等。

    此外,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不要吃太辛辣的东西~容易上火~多喝水~多吃有水分的水果~多吃点青菜

    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食补药疗祛“湿热”。例如,南瓜、金针菜、莴苣、冬瓜、鲫鱼、赤小豆、薏苡仁、玉米等。辛辣食物例如辣椒、芥末、胡椒等可助湿热在你体内滋长,因而少食为宜;每天炒菜时候油温不要过高,否则食物滋长湿热。
    y*** | 2017-10-04 03:35:26 1337 73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相关医院推荐

  • 中医相关知识
医院名称:深圳慈海医院
医院别名:(深圳慈海妇儿科医院)
医院性质:二级甲等
电话: 4000-150-120 
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南联社区鹏达路69号 
医院简介:
  深圳慈海医院于2009年经深圳市卫生局批准成立,前身为深圳慈海妇儿医院,2012年经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成为集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鹏达路69号,医院占地面积19000㎡,建筑面积40000多㎡,规划床位500张。广东医学院实
...了解更多 >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