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妇产科
妇科

医生说我的病是什么肠叠结(节)!我怀疑那医生也不怎么清楚,

医生说我的病是什么肠叠结(节)!~有知道的朋友麻烦说下,我怀疑那医生也不怎么清楚,因为他自己都说不好我现在在上夜班,白天睡大觉,大约在下午6点左右醒来,感觉肚脐眼左边(也就是左边腰部的前面)非常痛,一开始就很痛,往后逐渐加痛,没有一点减轻的迹象,没办法强忍疼痛去了个小诊所看了下。大夫开始给我打了个小针,见疼痛没减轻,随后就打了点滴(3瓶),没有问他打的是什么。后来感觉好点了,我问医生我这是什么病,是怎么引起的,他却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说我这是肠叠结(节),他说的原因却有点让人不能理解:跟很多都有关,就是走路都有联系。对此我很难理解,希望有知道的朋友能给我一些帮助,我在这里谢谢了。
喃*** | 2007-06-25 12:57:34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07-06-25 13:01:35
  • 概述
    一段肠管套入其远端或近端的肠腔内,使该段肠壁重叠并拥塞于肠腔,称为肠套叠,
    
    病因
        肠套叠发生常与肠管解剖特点(如盲肠活动度过大)病理因素(如息肉、肿瘤)以及肠功能失调、蠕动异常有关。
        1.按病因分型: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绝大多数原发性肠套迭发生在婴幼儿,其中尤以4~11月者最多,男性患儿约为女性的2倍。一般认为小儿常有肠蠕动功能紊乱及肠痉挛发生,严重持续的痉...

    查看全部>>

    概述
    一段肠管套入其远端或近端的肠腔内,使该段肠壁重叠并拥塞于肠腔,称为肠套叠,
    
    病因
        肠套叠发生常与肠管解剖特点(如盲肠活动度过大)病理因素(如息肉、肿瘤)以及肠功能失调、蠕动异常有关。
        1.按病因分型: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绝大多数原发性肠套迭发生在婴幼儿,其中尤以4~11月者最多,男性患儿约为女性的2倍。一般认为小儿常有肠蠕动功能紊乱及肠痉挛发生,严重持续的痉挛段可被近侧的蠕动力量推入相连的远侧肠段,特别是回盲部呈垂直方向连续的位置更易套入。继发性肠套迭多见于成人患者,是由于肠壁或肠腔内器质性病变被蠕动推至远侧而将肿物所附着的肠壁折迭带入远侧肠腔。
        2.按发病部位分型:可分为回肠一结肠型、回肠盲肠一结肠型、小肠一小肠型,以及结肠-结肠型。
    
    
    症状
        本病80%发生于二岁以内的儿童,发病突然,主要表现:腹痛、呕吐、便血、腹部“腊肠样包块”。
        1.阵发性腹痛:腹痛突然发生,疼痛时病孩面色苍白,出汗,下肢屈曲,有些病儿并不啼哭,表现烦躁不安,持续数分钟而突然安静,玩喜如常,但不久后上述情况又重复出现。
        2.呕吐:腹痛发作以后即出现,初起较频繁,随后可减轻,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患儿常拒绝哺乳或拒食。到后期如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时,常见呕吐物为粪便样带有臭味。
        3.便血:为肠套迭最重要症状之一。发病后4~12小时,就可出现紫红色或“猪肝色”大便,并有粘液。
        4.腹部包块:在病儿安静或熟睡时,腹壁松弛情况下,在腹部可摸到“腊肠样”的肿块,如为回盲型,则肿块多在右上腹部或腹中部,表面光滑,稍可移动,腹痛发作时,肿块明显,肠鸣音亢进,右下腹有“空虚感”。
        除上述急性肠套迭外,临床尚有慢性复发性肠套迭,多见于成年人,其发生原因多与肠管本身病变有关,如小肠或回盲部肿瘤。慢性复发性肠套迭多系部分性肠梗阻,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为阵发性腹痛及腹部包块,呕吐及便血很少见,常常进行X线钡剂检查方可确定诊断。
    
    
    检查
        对于诊断比较困难的早期病儿,如一般情况较好,且无肠坏死征象,可酌情进行低压钡剂灌肠,灌肠时,其压力以不超过130厘米水柱(约三市尺高度)为完全,如发现有“杯口状”X线征象,则可进一步证明为肠套迭。
    
    
    治疗
        1.非手术治疗:临床最常使用的为灌肠复位法。婴儿急性肠套迭,早期可应用空气或氧气及钡剂灌肠法促使已套迭的肠管复位。
        2.手术治疗:肠套迭晚期或经钡灌肠复位无效者,均应采取手术疗法进行复位,避免延误时机,造成肠坏死或穿孔。
    以上内容供你参考。
    马*** | 2007-06-25 13:01:35 372 21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妇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