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梁山好汉中哪些人真正反对招安?

首页

梁山好汉中哪些人真正反对招安?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5-20 03:49:45
      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即什么上"真正反对招安".
    我认为是彻底的与整个宋朝朝廷为敌,而不是朝廷中的部分"奸臣"或者"贪官",或者是在选择招安时机上的分歧.遗憾的是,如果以此标准衡量,楼上诸位所举人物中只有一位符合这个标准,那就是李逵,因为李逵不止一次说过要"杀去东京,夺了鸟位".请问,李逵说这话的时候,梁山上有人附和吗?没有啊!
    当然了,用宋江的话说,李逵是个"混人",不晓事的.李逵追求的是无拘无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的日子,这也是不少历史上社会地层贫苦农民"落草为寇"以后的普遍想法,但是,这样的"好日子"能长久吗?梁山军有能力去东京夺取那个"鸟位"吗?整个梁山上恐怕只有李逵这个"混人"才相信有,当然李逵在梁山军久攻杭州不下的时候,还相信自己可以一个去把方腊剁了的能力(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在祝家庄,比如在降"水火二将"等等的时候,随便就能想出一批).这就是所谓的"不晓事".
    那么,其他人是什么状况呢?
    柴进反招安吗?至少小说里没说他反,到是去东京会李师师等等情节他是出了大力的.
    林冲反招安吗?象.这位曾经的优秀教官,守法公民被高俅一伙逼的杀起人来,让明清以来的评书人无一不心惊胆战!林冲反贪官是无意的,可是反皇帝吗?假如皇帝或者梁山杀了高俅一伙,林冲的态度会怎样变化呢?
    武松反对招安吗?武松是在上二龙山前就存了将来受"招安"的念头的,可算是"梁山好汉"中提出招安的第一人(见第32回宋江邀武松同往清风寨避难时的对话),武松在后来招安问题上的言论,说到底是招安时机上的分歧.
    阮氏三雄等人的态度怎样?说来有趣,请看第19回晁盖等人利用水泊杀退追捕官兵一段,阮氏兄弟摇了小船出来时唱了两首歌,看看他唱了啥----
    小五的:
    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小七的:
    老爷生在石碣村,秉性生来要杀人.先斩河涛巡检首,京师献与赵王君.
    不用解释意思了吧.当然这歌儿小五,小七是写不出的,多半是出自吴学究之手,但是也能说明这伙截"生辰纲"的心里到底是怎么个想法吧?
    ------------
    实际上没有反对过招安的梁山头领几乎没有,包括宋江,卢俊义,关胜等人在内都反对<过>,头回招安的结果就是"宋江以下皆有怒色",但是否定的说到底还是<招安时机>,即现在不能接受,分歧也在于<招安时机>上,至于平方腊以后的态度如何说明不了什么,就象赌钱或者买股票一样,事前谁知道是赔是赚呀,一个赌徒后悔下错了注,能说他反对赌博吗?造反本身就是拿自己的命去赌博,反过来说招安也是.
    最后,把<忠义水浒传>第120回的终篇诗送给大家,请仔细品味:
    莫把行藏怨老天,韩彭赤族已堪怜.
    一心报国摧锋日,百战擒辽破腊年.
    煞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子尚依然.
    早知鸠毒埋黄壤,学取鸱夷范蠡船.。
      

    a***

    2007-05-20 03:49:45

其他答案

    2007-05-22 15:47:52
  • 李逵、 武松、林冲、鲁智深、 阮氏三雄

    2007-05-22 15:47:52

  • 2007-05-16 10:08:43
  • 吴用也是一个,唆使李逵搞破坏可见一斑.

    2007-05-16 10:08:43

  • 2007-05-15 10:36:29
  •   除了武松、鲁智深、阮氏兄弟、刘唐之外,还有一些人,只不过他们没有明显的举动罢了。
    比如公孙胜,作为领导班子成员,他没有明确表示反对招安,而是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态度,在招安已成定局的情况下,自己离开梁山队伍,云游去了,以行动表明了其自身的态度。
      与之同去的朱武、樊瑞恐怕想法是一样的。 还有李俊,这个人很精明,他知道反对招安也没有,又不想和宋江撕破脸,于是在积极配合宋江的同时为自己找出路,最后终于找到机会脱离了队伍,跑到海外去了。这样的人你能认为他同意招安吗?他其实对宋朝朝廷根本不抱任何希望,对宋江只是要做到仁至义尽而已。
      这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所以他应该是不同意招安,但没有公开反对的人。他带走的童威童猛应该没有什么主见,但也和他一样不对招安抱希望。 此外,像林冲、柴进等人,他们都有头脑的,不会为宋江所左右。同时他们都是从官场出来的,对官场的黑暗有着深刻了解,但以他们的性格来说不可能公开反对宋江,所以他们虽然反对招安,但也知道除了招安没有别的出路,所以他们一个虽然心中不愿,仍然继续辅佐宋江,一个干脆回家务农,离开是非之地。
       其他的人,有的也许公开反对,比如李逵,但是因为对宋江的义气所在,不得不跟着招安,这些人通常没有什么主见,跟着大哥走就是了,所以他们是否真的坚决反对招安,恐怕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另外一些从官兵队伍里投降过来的人中,可能盼望招安的是大多数,他们虽然看到官场的黑暗,但对朝廷还没有失去信心。
       。

    老***

    2007-05-15 10:36:29

  • 2007-05-13 10:50:55
  • 阮氏兄弟 刘唐 武松 鲁智深

    z***

    2007-05-13 10:50:55

  • 2007-05-12 12:50:52
  • 很少部分反对了.宋江吸收了很多朝廷的降将,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晁盖那伙江湖兄弟对抗!那些降将很多都想回朝廷的~~

    魔***

    2007-05-12 12:50:52

  • 2007-05-12 11:41:45
  • 真正反对招安的人有:
    林冲--痛恨高俅而深恨朝廷.
    鲁智深--跟林冲是最好的兄弟,因林冲被陷害而开始处处和朝廷作对.
    武松--由于被地方官陷害而变成杀人狂.
    阮氏兄弟--要不是晁盖早死,这几兄弟肯定不会听宋江的领导.
    刘唐--跟阮氏兄弟一派的.
    李逵--至于李逵比较难说,李逵的立场只是不想大家被人管,他喜欢自由的无拘束的生活,接受招安的话大家各散东西或是被朝廷陷害才令李逵那么反对招安.要是招安后能和以前一样,可能李逵是不会反对的,毕竟李逵是最听宋江的话了.

    冷***

    2007-05-12 11:41:45

  • 2007-05-12 11:30:31
  • 梁山好汉80%都不同意招安。

    大***

    2007-05-12 11:30:31

  • 2007-05-12 11:23:15
  • 宋江率领梁山所有兄弟(李逵、武松、鲁智深、阮氏兄弟等人除外)跪接圣旨,三呼万岁,一摇身变成了政府军。
    等李逵渡假回来,发现生米已煮成了熟饭,虽有满腔怨气,也只好随波逐流。
    

    c***

    2007-05-12 11:23:15

  • 2007-05-12 11:22:02
  • 林冲 鲁智深 武松
    

    冰***

    2007-05-12 11:22:02

  • 2007-05-12 10:54:25
  • 宋江率领梁山所有兄弟(李逵、武松、鲁智深、阮氏兄弟等人除外)跪接圣旨,三呼万岁,一摇身变成了政府军。
    等李逵渡假回来,发现生米已煮成了熟饭,虽有满腔怨气,也只好随波逐流。
    

    玉***

    2007-05-12 10:54:2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