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查理曼

首页

查理曼

查理曼帝国人口峰值大约为多少.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4-25 22:14:15
      中世纪皇帝查理曼(查尔斯大帝)(公元742~公元814)是法兰克的国王,萨克森的征服者,圣罗马帝国的缔造者,欧洲史上最早的君主之一。 741年查尔斯大概出生在亚琛市的附近,该市后来成了他的都城。他的父亲是矮子王丕平,他的祖父是伟大的法兰克领袖查尔斯·马特尔。
      马特尔在732年夺取了图尔战斗的胜利,粉碎了穆斯林征服法兰西的行动计划。751年丕平宣称自己为法兰克国王,从而结束了昏庸无能的梅罗文加王朝的统治,建立起一个新王朝,今称加洛林王朝,是根据查理曼的名字命名的。768年丕平驾崩,法兰克王国被查尔斯和他的长兄卡洛曼两人瓜分。
      771年卡洛曼猝然去世,这对查尔斯和法兰克的统一来说却是幸运降临,使二十九岁的查尔斯成为法兰克王国唯一的君主,该王国当时已是西班牙最强大的国家。 查尔斯登极之时,法兰克王国主要包括今日的法国、比利时和瑞士以及今日荷兰和德国的许多地区。查尔斯不失时机地开展领土扩张。
      此时卡洛曼的遗孀和孩子已在意大利北方的巴伦第王国避难。查理曼和他自己的伦巴第妻子蒂赛德拉塔离了婚,随即挥军进入意大利北部。774年伦巴第人大遭惨败,意大利北部被并入了他的版图,不过为了巩固他的统治还需要四次进攻。卡洛曼的遗孀和子女都落入查理曼手中,从此再未露面。
       也许更重要当然也更困难的是对萨克森——德国北方一个广大地区的征服,进攻的总数不下十八次。第一次发生在772年,最后一次在804年。反对萨克森人的战争打得如此持久和残忍,***因素肯定是其原因的一部分。萨克森人是异教徒,查理曼坚持要让他所统治的萨克森人改信基督教,拒绝接受洗礼和后来又改信异教的人均被判处死刑。
      在这些强迫改宗运动的过程中,据估计有多达四分之一的萨克森人被杀害。 查理曼还出征德国南部和法国西南部,以巩固他对这些地区的控制。为了确保帝国和东部边界地区的安全,查理曼同阿瓦尔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阿瓦尔是一个与匈奴族有血缘关系的亚洲民族,他们占有一片广阔的领土,即今日的匈牙利和南斯拉夫。
      查理曼最终彻底打败了阿瓦尔***。 虽然萨克森和巴伐利亚以东的国家未被法兰克人占领,但是在从德国东部到克罗地区一条宽广的地带上的那些国家,却都承认法兰克的宗主权。 查理曼也努力确保他的南部边疆的安全。778年,他对西班牙发动了一次侵略,虽未获得成功但却在西班牙北部建立起一个边境国,叫做西班牙三月国,该国承认他的主权。
       由于查理曼许多次战争的胜利(法兰克人在他的四十五年的统治期间进行了五十四次出征),成功地使西欧大部分地区都归属于他的统一领导之下。他的帝国实际上达到包括今日的大部分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和低地国①,以及意大利的一个地区和许多的边界地区。
      自从罗马帝国衰亡以来,欧洲还没有这么广阔的领土被一个国家控制过。 在整个统治期间,查理曼一直坚持与罗马教皇保持密切的政治联盟。但是在查理曼在世期间,人们显然可以看出,总是处于支配地位的伙伴是查理曼而不是教皇。 查理曼统治的高峰或至少是最著名事件于800年圣诞节发生在罗马。
      这一天,教皇利奥三世把一顶皇冠戴在查尔斯的头上,宣布他为罗马皇帝。从主要方面来讲,这意味着在三个多世纪前被毁灭的西罗马帝国正在复辟,查理曼现在是奥古斯都·凯撒的合法继承人。 实际上坚持认为查理曼帝国是罗马帝国的复辟肯定是荒唐的。第一,这两个帝国所统治的范围大不相同。
      查理曼帝国在鼎盛时期也大约只有西罗马帝国的一半大。两个帝国先后统治过的相同地区包括比利时、法国、瑞士和意大利北部。但是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南部和非洲北部——共同构成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都不在查理曼的控制之下;而德国——构成了他的领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从未在罗马人的统治之下。
      第二,查理曼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从血统、外貌和教养来看都不是罗马人。法兰克人是一个条顿部落,查尔曼的母语是一种古日尔曼方言,虽然他学会了讲拉丁语。查理曼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住在欧洲北部,特别是住在德国。他只对意大利做过四次访问。他的帝国的首都不是罗马而是亚琛,位于今日的西德,距荷兰和比利时的边界不远。
       查理曼在政治上通常是机智敏锐,洞察秋毫,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却在王位继承问题上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虽然他在大半生的戎马生涯中统一了西欧一个广大的地区,但是他却认为最明智的方法是他死后把帝国分给他的三个儿子。他认为这样做通常是避免战争的一剂灵丹妙药。
      然而不料在他临死之前,他的两个长子就先见上帝去了,结果当查理曼814年在亚琛死去时,他的三子路易接管了查理曼的整个帝国。然而路易在继位问题上所作出的决断还不如他的父亲:他也希望把帝国分给他的三个儿子。经过某种斗争,路易的三个儿子终于签署了凡尔登条约(843年),根据这项条约,法兰克帝国被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由今日法国的部分地区构成;第二部分包括德国的一个广大地区;第三部分包括意大利北部和一个横跨法德边界的宽阔地带。 现在有些人估计查理曼的影响比我所估计的要大些。他们说他恢复了罗马帝国;重新统一了西欧,把萨克森并入西欧。为西欧随后的大部分历史定了格调,保卫了西欧,使其免受外来危胁;制定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大概的边界;传播了基督教,教皇为他加冕。
      从此,开始了欧洲国家与教会之间许多世纪的长期斗争的阶段。在我看来,这样的说法非常言过其实。首先,所谓的圣罗马帝国实际上根本不是罗马帝国的复辟,而是查理曼接管的法兰克王国的继续。 假如查理曼确实成功地完成了西欧的统一,那么这种统一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但是在查理死后还不到三十年,他的帝国就崩溃了,而且随后从未得到恢复。 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目前的边界实际上与查理曼或路易都毫无关系。意大利的北部边界基本上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地理边界相吻合。法德边界基本上是沿一条语言边界,而这条语言边界反过来又大体上与旧罗马帝国的北部边界相吻合。
       在我看来,把传播基督教的任何真正的功劳归于查理曼是完全不合理的。基督教在查理曼统治以前几个世纪中一直通过欧洲向北传播,此后又传播了几个世纪。查理曼强迫萨克森改宗,除了完全是一种可怕的道德行为外,丝毫没有别的必要。不用屠杀手段,英国的盎格鲁萨克森人也改信了基督教,而且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通过说服而不是动用武力,各个斯堪的纳维亚民族也改变了***信仰。
       那么查理曼的军事胜利成功地捍卫了西欧,使其免受外来袭击,这种说法对不对呢?不对。在整个第九世纪期间,欧洲北海岸和西海岸遭到了北欧海盗即斯堪的纳维亚人的一系列掠夺性的袭击。与此同时,马扎尔的骑兵从东方入侵欧洲,穆斯林的袭击者骚扰大陆的南部。这是欧洲史上最不安全的时期之一。
       行政当局和教会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是欧洲史上的一种僵持不化的特征,甚至在非属于查理曼王朝所统治的地区也是如此。这样的斗争实际是由中世纪教会的远大目标所决定的,没有查理曼也会出现(虽然也许会以稍微不同的形式出现)。他在罗马加冕是一个有趣的事件,但是算不上是导致全部斗争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我认为不易说服一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或印度人相信查理曼近乎同秦始皇、成吉思汗或阿育王这样的人物一样重要。实际上如果把查理曼与中国的隋文帝相比,似乎就很容易看出中国皇帝是两者中比较重要的人物。隋文帝实现的中国统一有一种持久的影响,而查理曼对西欧的统一几乎还没有持续到一代人的时间。
       虽然查理曼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被欧洲人估计得过高,但是他的短期影响当然是巨大的。他毁灭了伦巴第和阿瓦尔两个国家,征服了萨克森,许多人在他发动的战争中丧生。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文化复兴时期(但在他死后就很快消失了)。
       查理曼的生涯也带来了各种不同的长期影响。在他死后的数百年中,德国皇帝进行了一场控制意大利的斗争,结果以徒劳而告终。没有查理曼的榜样,他们完全有可能不会那么肆意地侵犯意大利,而是集中更多精力向北或向东扩张。还有查理曼所开创的圣罗马帝国,也确实是持续到了十九世纪初期(但是在这一阶段的许多时期内,圣罗马帝国的实权很小,而德国的实权被许多小诸侯国掌握着)。
       查理曼最重要的成就也许就是他征眼了萨克森,把这个重要的地区引入了欧洲文明的主流。这是一项与儒略·凯撒对高卢的征服相类似的成就,但是不完全那么重要,因为萨克森实在是一个较小的地区。 注释: ①低地国:北海沿岸的低地国家,今指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
       。

    掠***

    2007-04-25 22:14:15

其他答案

    2007-05-10 14:06:25
  •   [“矮子”丕平与卡洛林王朝的建立]741年查理·马特亡故,两个儿子卡洛曼和“矮子”丕平继承宫相职位,平分国土。丕平据有纽斯特里亚、勃艮第、普罗旺斯,并享有阿基坦的宗主权。卡洛曼则据有奥斯特拉西亚、图林吉亚和阿勒曼。北部的萨克森人、巴伐里亚人、南部的阿基坦人趁机离叛,以求独立,被赶出高卢的阿拉伯贵族也想乘机入侵。
      内部,查理·马特的私生子格利普积极网络党羽,策划阴谋,反对两位兄长,要求继承权。在内患外忧之下,丕平与卡洛曼通力合作,平定了内患,战胜了外寇。746年,丕平威逼克洛曼遁入修道院,他的领地尽归“矮子”丕平,丕平成为高卢的唯一统治者。751年丕平得到教皇的支持,在苏瓦松称王,卡洛林王朝正式建立。
       丕平是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取得王位的,联合教会是他的一贯政策。他对其父查理·马特征用教会地产而封授的采邑,作了新的规定:俗人持有教会地产作为采邑,应与教会共享地产的收入,持有教会地产作为采邑的骑士死后,其采邑应归还教会;因被剥夺地产而导致贫困的教会,其土地应予归还①,旨在保护教会利益。
      登基称王之后,丕平更是竭力谋求同教会和教皇的友好关系。753年,罗马教皇受到伦巴底国王的威胁,派人向丕平求救。 754、756年丕平两次出兵意大利,打败了伦巴底人,将从伦巴底王国夺来的意大利中部地区赠给罗马教皇。这一赠礼,奠定了世俗教皇国的基础,史称“丕平献土”。
      由丕平巩固起来的这种政教合作关系,在他的儿子查理曼手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查理曼与查理曼帝国]丕平死后,按照法兰克人的惯例,他的两个儿子查理与卡洛曼平分国土。771年卡洛曼早逝,查理合并其弟的领土,成为高卢的唯一统治者。历史上也称查理为查理曼,意为“查理大帝”(742—814年)。
       查理曼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戎马倥偬中度过的。他一生共进行了53次扩张战争。查理曼即位之初,首先遇到阿基坦人的再次反叛,他发动3次战争,平息叛乱,后来立其三子路易为阿基坦国王。773—774年,查理曼应罗马教皇请求出兵意大利,讨伐威胁教皇的伦巴底王国,经过5次重大战斗,打败了伦巴底人,俘其国王,并其领土,将其儿子丕平立为意大利国王。
      778—811年查理曼率军向占领西班牙的阿拉伯人进军,经过12次战斗,夺取了大片土地,在此建立了“西班牙边区”。自772年开始,查理曼发动了征服萨克森人的战争,受到了自由的萨克森人坚决抵抗,他将军事征服、强制改信基督教以及军事殖民等手法并用,化了30多年时间,经过18次战争,才得以征服。
      此外,他还对多瑙河流域的巴伐里亚人、阿瓦尔人、莱茵河北岸的弗里松、斯拉文人等部族发动战争,扩疆掠土,扩大统治范围。经过这一系列战争,查理曼建立起一个西起大西洋,东止多瑙河,南到地中海,北抵波罗的海,其地域囊括今之法国、比利时、德国、荷兰、瑞士及匈牙利、西班牙和意大利2/3以上土地的庞大帝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查理曼继续推行联合教会的政策。他对非基督教地区进行军事征服的同时,往往伴以本基督教的传教活动。他打垮了侵扰教皇的伦巴底王国,归还了为伦巴底人侵占的教皇领地。为报答他,在800年圣诞节,当查理曼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作祈祷时,教皇利奥三世突然把一顶罗马皇帝的金冠戴到了他的头上,集合在教堂内的群众马上高呼“最虔诚的奥古斯都、伟大的创立和平的罗马人的皇帝查理万岁!永远胜利!”经过这戏剧性的一幕,在西欧历史上又出现了皇帝,又一次出现了所谓的“罗马帝国”。
       与墨洛温国王和查理曼的祖先相比,查理曼有更大的抱负,也有更多的精力和才能。他不仅仅是一个置身马背上的军事统帅,也是一位封建主阶级的政治家,对封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查理曼帝国的政治管理体制与墨洛温王朝差别不大,地方上设伯爵区,由伯爵统辖。
      地方伯爵中有不少是查理曼的亲信,但大部分人是原来此地的地方大贵族。他们往往拥有大量地产,在地方上很有影响和势力。有的世袭据有伯爵官职。作为伯爵,他们拥有政治、军事、司法和经济上的各种权力,具有很强的分离倾向。查理曼为有效地控制地方的伯爵作了种种努力。
      首先,他试图在政治体制上加强对伯爵的监督,禁止一个伯爵兼职几个伯爵辖区,规定伯爵们要经常向皇帝参觐交待,在边界地区,任命亲信担任边地侯,统领伯爵区。查理曼还定期向各伯爵区派出巡按使,监察地方,这些巡按使被称为“皇帝的眼睛”。其次,查理曼为保证伯爵们对自己的忠诚,与他们建立人身从属联系。
      他向伯爵们授予采地,伯爵们则向他宣誓效忠,建立起领主与附庸的依附关系。第三,除伯爵外,查理曼还向大量地方封建贵族授予采地,建立领主与附庸关系,这些人被称作“国王的附庸”,不受地方伯爵的管辖,自己享有司法、征税等权力,并对地方伯爵起监督和钳制作用。
       为巩固帝国的统一,查理曼投身于频繁的立法工作之中,试图在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制订出可行之全国的法规,不论那个种族,都必须遵守。有人统计,查理曼制定的敕令共有65个,包括1151项条款,其中293项是有关政治的,130项是关于刑法的,305项是有关教会法规的,110项是关于民事的,87项是关于道德问题的,85项是关于宗教的,73项是关于家内事务的。
      可见,查理曼的立法活动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查理曼通过行政上对地方的有力控制和制定统一可行的法规等手段,将具有不同的语言、法律、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的许多种族暂时联系在一块,组成了庞大的帝国。 查理曼整肃教会,奖掖文化。他严格帝国内教会的纪律,清除不称职的教士,加强对教士的文化教育,关注文化教育的发展。
      他举办宫廷学校,招揽当时西欧一些著名的文人学者担任宫廷学校的教师,教授文化。查理曼本人带头向他们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还责成教士在乡村发展教育事业。 查理曼还采取措施鼓励和保护工商业,修辟道路,维护交通,建立庙会,以利工商。 查理曼为建立和巩固庞大帝国做了不少事情。
      其功业,比他的前人超之甚远,比他的子孙也高出一筹。查理曼堪称是新兴封建主阶级的英雄人物。尽管如此,他仍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当时分散落后的社会状况。随着查理曼的去逝,帝国也很快分裂和瓦解。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查理曼帝国的分裂和瓦解是必然的。因为:第一,查理曼帝国是通过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在帝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
      意大利和高卢是古罗马奴隶制影响较深的地区,在这里封建化过程已有了很大的进展,而萨克森等德意志地区却刚刚跨入文明的门槛,原始社会的残余还很浓。在当时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各地区之间缺乏经常的经济联系,维系一个庞大帝国的经济条件尚不存在。除去经济的分离外,还有种族的分离。
      查理曼帝国的臣民由若干不同种族、部族的人们组成,各个种族、部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法律和自己的风俗习惯,缺乏一个统一国家存在所必需的社会和文化基础。 第二,从墨洛温王朝到卡洛林王朝,历代国王为了取得封建贵族的支持,都大量向贵族封授土地,或为封土,或为采邑,有时还赋予他们对土地上农民的政治统治权力。
      这种旨在加强王权的措施,本身便培养了贵族的分裂势力。查理曼也难脱旧俗。他向手下的贵族广泛封授采地,虽然暂时取得了贵族的效忠,却埋下了分裂的隐患。在查理曼生前封建贵族已开始将采地视为己有。早在806年,查理曼已发出抱怨:“那些从我们手中得到采地的伯爵和其他采地持有者已将采地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了!”查理曼死后,各地的贵族逐渐发展成无法驾驭的封建分裂势力。
       第三,法兰克人的继承制度,亦使国家统一不可能长期维持。法兰克人的继承制度是诸子平分土地,这一制度曾使墨洛温王朝长期陷于分裂,它同样威胁着查理曼帝国。查理曼在世时,他的几个儿子已被封授为意大利、阿基坦等地的国王。多亏两个儿子早死,查理曼帝国才得以完整的遗传给了“虔诚者”路易。
      但在路易统治时(814—840年),为了继承问题,常常与他的子侄发生内讧。路易死后,他的三个儿子终于在843年签订了“凡尔登条约”,三分帝国。条约规定:些耳德河和缪司河以西地区归秃头查理,称西法兰克王国,即后来的法兰西,莱茵河以东地区归日耳曼路易,称东法兰克王国,即后来的德意志,介于两国之间的地区,北起北海,南抵意大利中部,归长兄罗退耳,称意大利王国。
      罗退耳称袭帝号。查理曼帝国至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人口很难统计的现在! 。

    离***

    2007-05-10 14:06:25

  • 2007-05-01 17:10:59
  • 只知道在约公元800年时,在现在德国的土地上的人口密度是5人/平方公里,而当前德国的人口密度是231人/平方公里。而德国领土面积是357092.90平方公里,那么当时德国的人口数就是1785460。
    但整个帝国的人口数值没能找到,就做个参考吧。

    渔***

    2007-05-01 17:10:59

  • 2007-04-28 15:05:51
  • 鄙视答非所问的所谓大师!凑字大师~~~

    长***

    2007-04-28 15:05:5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