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儿科

小儿腹泻的类型及治疗方法?

小儿腹泻的类型及治疗方法
单*** | 2013-11-08 08:50:52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13-11-08 11:07:51
  • 小儿腹泻可分为伤食型、风寒型、湿热型和脾虚型。只有区别不同症状,选择饮食,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伤食型腹泻:患儿有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口臭等症状,腹泻前常有哭闹,大便酸臭,有不消化的奶块。可采用以下食疗方: 1.苹果汤:取苹果一个,食盐少许。将苹果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及食盐,煎汤随意饮服。每日一剂。大于1岁的幼儿,可食苹果泥。 2.焦山楂麦芽饮:取山楂、麦芽各30克,红糖15克。先用...

    查看全部>>

    小儿腹泻可分为伤食型、风寒型、湿热型和脾虚型。只有区别不同症状,选择饮食,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伤食型腹泻:患儿有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口臭等症状,腹泻前常有哭闹,大便酸臭,有不消化的奶块。可采用以下食疗方: 1.苹果汤:取苹果一个,食盐少许。将苹果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及食盐,煎汤随意饮服。每日一剂。大于1岁的幼儿,可食苹果泥。 2.焦山楂麦芽饮:取山楂、麦芽各30克,红糖15克。先用小火将山楂及麦芽炒至略焦,离火加少许酒搅拌,再置火炉上炒干,然后加水200毫升,煎煮15分钟,去渣后加入红糖再熬沸即可。分数次温饮,每日一剂。   风寒型腹泻:患儿腹鸣、腹痛,有时伴有发热、流鼻涕等症状,大便稀薄多泡沫,色淡,无臭味。可采用以下食疗方: 1.姜茶饮:取生姜10克,茶叶3克,红糖少许。将生姜切片,与茶叶加适量水一起煎煮,待沸后加入红糖,随意饮服。每日一剂。 2.糯米苍白术粥:取糯米30克,白术12克,苍术6克。先将糯米略炒一下,再将白术及苍术加适量水煎煮15分钟后去渣取汁,然后加入糯米煮粥食用。每日一剂。   湿热型腹泻:患儿有发热,舌苔厚腻等症状,大便呈蛋花汤样且带少许粘液。小儿秋季腹泻以此型最为多见。可采用以下食疗方: 1.乌梅葛根汤:取乌梅10只,葛根10克,红糖少许。将乌梅和葛根中加水250毫升,用大火煮沸后,小火再煮20分钟,去渣加红糖,分数次饮用。每日一剂。 2.陈皮红枣汤:取红枣12枚,陈皮10克。将红枣洗净晾干,放在铁锅内炒成微焦,然后加入洗净的陈皮和适量水,煎煮15分钟即可。饭后代水饮,一日2次,每日一剂。   脾虚型腹泻:患儿久泻不愈,面色萎黄,食欲减退,大便稀薄有不消化食物。可采用以下食疗方: 1.胡萝卜汤:取新鲜胡萝卜250克,洗净,带皮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烂。喝汤食胡萝卜,分2~3次食完,每日一剂。 2.扁豆米仁山药粥:取山药60克,薏苡仁30克,扁豆、粳米各50克,食盐少许。将扁豆炒熟,然后加入其它原料共煮成粥。分数次食用,每日一剂。 3.菱粉粥:取粳米50克,菱粉30克,红糖少许。将粳米洗净,加适量水煮粥,待粥快熟时,调入菱粉和红糖,再煮沸即可。分数次服用,每日一剂。   此外,小儿发生腹泻后,除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外,适当的忌口也非常重要。 忌食易导致腹胀的食物:如豆腐、干豆腐、豆浆、绿豆、赤豆等。过多地饮用牛奶也会引起肠道胀气,应限制饮用。但酸牛奶含有乳酸杆菌,能抑制肠内有害细菌,可以食用。 忌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西瓜、梨、芹菜、菠菜、柚子、广柑等。这些食物可促进肠蠕动,加重腹泻。 忌食高脂食物:如肉类、奶油、动物内脏等。这些食物易导致滑肠,加重腹泻。 少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鸭蛋、肉末等。这些食物在功能已紊乱的肠道内易发酵腐败,加重腹泻。 少食多糖食物:如糖果、甜点等。糖在肠道内易发酵,加重胀气
    唐*** | 2013-11-08 11:07:51 81 26 评论
    0/300
  • 2013-11-08 10:58:33
  • 脾虚泻 患儿精神倦怠,肌肉瘦弱,不思乳食,面色萎黄,大便稀薄淡黄或完谷不化,无臭气,小便清长,肛色不红不肿,腹软不胀,指纹隐淡,脉细缓,舌淡红、苔薄白。泻久者两目下陷,露睛。治以补虚健脾为主,用微生态制剂水苏糖即可治愈。若久泻不已,配针刺长强穴。
    
      伤食泻 腹胀作痛拒按,大便黄褐色,气味臭秽,肛门红而不肿,小便淡黄,纳呆拒食,频频嗳气,指纹青紫,舌红、苔厚腻,脉细数。久泄不止,容易导致皮毛焦枯...

    查看全部>>

    脾虚泻 患儿精神倦怠,肌肉瘦弱,不思乳食,面色萎黄,大便稀薄淡黄或完谷不化,无臭气,小便清长,肛色不红不肿,腹软不胀,指纹隐淡,脉细缓,舌淡红、苔薄白。泻久者两目下陷,露睛。治以补虚健脾为主,用微生态制剂水苏糖即可治愈。若久泻不已,配针刺长强穴。
    
      伤食泻 腹胀作痛拒按,大便黄褐色,气味臭秽,肛门红而不肿,小便淡黄,纳呆拒食,频频嗳气,指纹青紫,舌红、苔厚腻,脉细数。久泄不止,容易导致皮毛焦枯,形瘦骨立,变成疳泻。治以消导健脾,调节肠胃。用一些调节肠胃,增加肠胃蠕动的药物水苏糖即可。水苏糖能快速之大肠道,补充肠内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生成,增加肠动力帮助改善消化系统,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效果。
    
      脾肾两虚泻 多为素体虚弱,久泻不止者,症见精神萎靡,肌肉消瘦,面枯无华,泻下清谷,色青,气微腥,小便清长,腹软不胀,四肢发冷,指纹青暗,脉沉细无力,舌淡、苔薄白。甚者闭目垂头,面晦唇青,腹瘪囱凹,额汗如油,啼不出声,乃元阳将脱之兆。治以温补脾肾,用桂附理中散(党参、炒白术、炙甘草、熟附子各30克,炮姜、肉桂各20克,共研细末)。若偏于脾虚者加参苓白术散;偏于肾虚者,加金匮肾气丸;外用胡椒暖脐法(白胡椒5粒,研细,放脐内,外用一般黑膏药或伤湿止痛膏掩贴)。
    寒*** | 2013-11-08 10:58:33 77 26 评论
    0/300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