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永宁寺碑在哪里啊?

首页

永宁寺碑在哪里啊?

及其文化含义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1-08 23:15:18
      永宁寺碑全称是奴儿干都司永宁寺碑,简称永宁寺碑。因此碑刻于明代太宗———成祖朱棣永乐十一年(1413年),一般称之为永乐碑。永乐碑的历史及其所立之地关系重大。
      它们在最初及此后五百多年间,是立于黑龙江下游奴儿干地区的。黑龙江在1858年《中俄瑗珲和约》之前一直是我国内河,除了南源额尔古纳河向北流之外,在黑龙江省漠河县折向东南之后,基本是向东流去。
      如果像某文说它流向北冰洋,它不仅不会是过去的内河今天的界河,这两块著名的女真文古碑也就无处立身了。汇合松花江乌苏里江之后,在黑龙江省抚远县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交界处折向东北,黑龙江流入古代的奴儿干地区(今属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在鞑靼海峡流入鄂霍次克海。
      明朝太宗永乐九年(1411年)内官亦失哈奉皇帝之命与都指挥同知康旺,率兵从松花江、黑龙江水路乘船到奴儿干地区中心奴儿干卫所在地特林,在元代征东元帅府旧址开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管辖黑龙江流域与乌苏里江地区已设立的近二百个卫所。
      亦失哈第二次奉旨巡视奴儿干地区,于永乐十一年秋在特林北山上修建永宁寺,并刻石勒碑记事,即永宁寺碑。后来,因特林有永宁寺,黑龙江入海口的村镇被中国人称之为庙街,即今天的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   亦失哈第二次巡察奴儿干所建的永宁寺,是一座供奉观音的寺庙,是为了宣扬明王朝召抚边疆各民族的功德。
      取“永宁”为名则是祈愿奴儿干地区与人民永世昌宁。所建立之碑是为纪念永宁寺的修建,石碑额题就是“永宁寺记”。碑文首行为“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记”。碑铭记述了内官亦失哈奉明朝皇帝之命,巡视奴儿干,抚慰各部民众以及修建永宁寺的情况。此碑的正面为汉文,阴面为女真文和蒙古文。
      碑身左右两侧分别刻写汉文、女真、蒙、藏四种文字的“六字真言”??嘛呢叭弥?恕R趺婵膛嫖淖质恰半沸夼捎滥卤恰比模嫖目绦吹牧终嫜愿艉奔魍醭优嫖淖钟肓街置晌牟匚耐校憧杉鞔孀逵朊魍醭拿芮泄叵担约懊魍⒍耘嫖牡闹厥映潭取?   明宣宗宣德七年(1432年),亦失哈以钦差都知监太监身份再次到奴儿干地区巡视,发现“永宁寺破毁,基地存焉”,于次年春天重建永宁寺并又刻石立碑,名为“重修永宁寺碑”。
      同样用汉文、女真文、蒙文镌刻铭文,即《重修永宁寺碑记》。因为此碑是刻立于明宣宗宣德年间,明清两代与民国年间又被称之为宣德碑。   历经风雨沧桑,两座永宁寺先后颓废,但这两块刻有女真文的古碑,却在此后三四百年间,仍在黑龙江下游奴儿干地区的特林山上耸立。
      清末杰出的东北历史地理学家曹廷杰,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春,受吉林将军希元之命到黑龙江下游地区考察,他在《西伯利东偏纪要》中写道:“庙尔上二百五十余里混同江东岸特林地方,有砬壁立江边,形若城阙,高十余丈,上有明碑二:一刻敕建永宁寺记,一刻宣德六年重修永宁寺记……”文中庙尔即黑龙江入海处的庙街,混同江即黑龙江,宣德六年应是宣德八年。
      曹氏见到二碑是在1885年,距重修永宁寺已有四百五十二年。此前,清初宁古塔流人、爱国诗人吴兆骞随宁古塔将军巴海出征到这里见过;入侵黑龙江下游的俄国哥萨克士兵见过;十九世纪初曾到此调查的日本人间宫林藏见过……   但黑龙江下游的奴儿干地区和特林,毕竟是太遥远了。
      尤其是那里成为另一个国家的领土之后,这两块女真文古碑的信息也就杳如黄鹤了。1904年,二碑被移至海参崴博物馆,后不知下落。它们的命运,它们几百年来偶尔露峥嵘的不平常经历,甚至近年来第二块古碑———重修永宁寺碑在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小街露面的传闻,都有些神秘色彩。
      而它们作为明代东北与黑龙江地区黑龙江下游奴儿干地区的历史见证,不能不令人关注。 。

    月***

    2007-01-08 23:15:18

其他答案

    2007-01-08 22:19:18
  •   永宁寺碑
    永宁寺位于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村以北 2。4 公里的江岸石崖上,是永乐十年(1412)亦失哈再次到该地巡视时为“柔化斯民”而建的佛寺。寺旁有两块石碑,一名《永宁寺记》立于永乐十一年,刻文 30行,每行 64 字。一名《重修永宁寺记》,立于宣德八年(1433),刻文 30行,每行 44 字。
      两块碑均记载了明创立奴儿干都司的经过,叙述了亦失哈巡视奴儿干的简要过程,在碑记后面还有一百多人的题名,其中既有汉族人,也有少数民族。在中外文献中有不少关于这两块碑的记载,1808 年日本人间宫林藏在进入黑龙江流域“探险”时,曾见到这两块碑,并写入他著的《东鞑纪行》一书(1942 年东京版),1885 年中国学者曹迂杰奉命到黑龙江东岸调查,也看到这两块碑,并拓了碑文。
      1904 年老沙皇将这两块碑搬走,先是到了海参崴博物馆,据说后又转移了。碑文摘录如下“……惟东北奴儿干国……其地不产五谷,不产布帛,畜养惟狗……以捕鱼为业,食肉而衣皮,好弓矢,诸般衣食之艰,不胜为害……永乐九年春,特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复至其国,开设奴儿干都司。
      昔辽、金俦民安故业,皆为尧舜之风,今日复见而服矣。……依土立兴卫、所,收集旧部人民,使之自相统属。……” 。

    精***

    2007-01-08 22:19:18

  • 2007-01-08 22:16:40
  •   永宁寺位于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村以北 2。4 公里的江岸石崖上,是永乐十年(1412)亦失哈再次到该地巡视时为“柔化斯民”而建的佛寺。寺旁有两块石碑,一名《永宁寺记》立于永乐十一年,刻文 30行,每行 64 字。一名《重修永宁寺记》,立于宣德八年(1433),刻文 30行,每行 44 字。
      两块碑均记载了明创立奴儿干都司的经过,叙述了亦失哈巡视奴儿干的简要过程,在碑记后面还有一百多人的题名,其中既有汉族人,也有少数民族。在中外文献中有不少关于这两块碑的记载,1808 年日本人间宫林藏在进入黑龙江流域“探险”时,曾见到这两块碑,并写入他著的《东鞑纪行》一书(1942 年东京版),1885 年中国学者曹迂杰奉命到黑龙江东岸调查,也看到这两块碑,并拓了碑文。
      1904 年老沙皇将这两块碑搬走,先是到了海参崴博物馆,据说后又转移了。碑文摘录如下“……惟东北奴儿干国……其地不产五谷,不产布帛,畜养惟狗……以捕鱼为业,食肉而衣皮,好弓矢,诸般衣食之艰,不胜为害……永乐九年春,特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复至其国,开设奴儿干都司。
      昔辽、金俦民安故业,皆为尧舜之风,今日复见而服矣。……依土立兴卫、所,收集旧部人民,使之自相统属。……”。

    1***

    2007-01-08 22:16:4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