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妇科盆腔炎怎么治疗

妇科常识中如何进行盆腔炎的治疗?

妇科常识中如何进行盆腔炎的治疗?
冯*** | 2017-03-09 20:16:04

好评回答

2017-03-09 21:41:04
繁*** |2017-03-09 21:41:04 46 0 评论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多发病,缠绵难愈。祖国医学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散见于历代医著中的“沿人腹痛” “癥瘕”“痛经”“崩漏” “带下”“不孕”等病证中。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妇人腹痛范畴。临床以腹痛或腹痛伴有发热为其特症。病情多缠绵,病证以实证居多,日久亦可见虚实寒热错杂的复杂变证。对本病的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在治疗上不应一味采用清热解毒之品,以防苦寒之品易伤脾胃,使人体抗病能力减弱,而应根据证型,适...

查看全部>>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多发病,缠绵难愈。祖国医学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散见于历代医著中的“沿人腹痛” “癥瘕”“痛经”“崩漏” “带下”“不孕”等病证中。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妇人腹痛范畴。临床以腹痛或腹痛伴有发热为其特症。病情多缠绵,病证以实证居多,日久亦可见虚实寒热错杂的复杂变证。对本病的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在治疗上不应一味采用清热解毒之品,以防苦寒之品易伤脾胃,使人体抗病能力减弱,而应根据证型,适当佐以清热解毒、理气行滞、温阳散寒等治法。—、湿热瘀阻症见下腹坠痛,牵引腰痛,或时有低热。平素带下量多、黄稠,有异味。或见尿频,排尿不适感。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此证属湿热瘀结,治宜清热除 温,活血行气止痛。给予自拟盆腔炎方。药物:红藤、败酱草、薏苡仁、丹参、 赤芍、白芍、白花蛇舌草、蚤休、延胡索、川楝子、木香、桂枝、茯苓、牡丹 皮。随症加减:腰骶部疼痛者,酌加续断、桑寄生、枸杞子以补肾强腰;月经量 多者,酌加茜草、乌贼骨以收敛止血;痛甚者,酌加九香虫、土鳖虫以破血逐瘀 止痛;带下色黄、有异味者,酌加黄柏、泽泻、土茯苓以清热利温;易疲劳者, 酌加黄芪、白术以补益元气,每以此方口服加煎汤保留灌肠,同时配合电离子导 入,协同治疗慢性盆腔炎,收效良好。二、寒热错杂,瘀血内阻症见下腹疼痛,经期和性生活后加重,牵扯腰痛,下坠感明显,得温痛减。带下量多,色白,质黏稠。舌质紫黯,苔白,脉弦涩。此证多为盆腔炎缠绵 日久,形成湿热瘀血与阳虚寒凝的虚实错杂之证。治宜活血化瘀除湿,佐以理气 散寒止痛。常以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本证。药物:桂枝、丹皮、薏苡仁、赤芍、 乌药、茯苓、桃仁、红藤、败酱草、丹参。随症加减:湿热瘀结明显者,酌加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连翘以清热化湿、活血散结;寒湿凝滞明显者,酌加吴盆 茱萸、小茴香、炮姜以温中散寒;气滞血瘀明显者,酌加香附、柴胡、枳壳、延 腔:胡索以理气行滞;肾阳虚衰明显者,酌加附子、巴戟天、补骨脂以温肾助阳;有炎 包块者,酌加三棱、莪术以破血消瘀。桂枝茯苓丸是著名的活血化瘀方剂,妙用此方加减,可改善血循环,促进炎症渗出物吸收,促进血肿包块消散和吸收,对 慢性盆腔炎的治疗起到消炎、消肿、化癥、消积的作用。尤其用于慢性盆腔炎寒 热错杂、瘀血内阻之证,颇为合拍。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