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消化内科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变化是什么样的?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变化是什么样的?
此*** | 2017-03-05 21:20:36

好评回答

2017-03-05 21:44:36
2*** |2017-03-05 21:44:36 201 93 评论
溃疡性结肠炎特点在于溃疡形成,但在慢性病程发展中,结肠黏膜只有炎症性改变,而不形成肉眼上可见的溃疡病变,或溃瘍愈合只遗留下肉眼上的炎症性病变。不论其有无溃疡,主要病变均累及集中在黏膜层,少数达黏膜下层,更少的严重病例,炎症可累及肌层甚至浆膜层。病变分布主要在直-乙状结肠,累及直-乙状结肠的病例,据统计可达98%。(1)肉眼所见①炎症活动期。黏膜皱襞消失,呈剥脱状,黏膜充血、水肿,黏膜脆性增加易出血...

查看全部>>

溃疡性结肠炎特点在于溃疡形成,但在慢性病程发展中,结肠黏膜只有炎症性改变,而不形成肉眼上可见的溃疡病变,或溃瘍愈合只遗留下肉眼上的炎症性病变。不论其有无溃疡,主要病变均累及集中在黏膜层,少数达黏膜下层,更少的严重病例,炎症可累及肌层甚至浆膜层。病变分布主要在直-乙状结肠,累及直-乙状结肠的病例,据统计可达98%。(1)肉眼所见①炎症活动期。黏膜皱襞消失,呈剥脱状,黏膜充血、水肿,黏膜脆性增加易出血,黏膜炎性渗出物增多,血管走向不清,黏膜附有a色透明或黄色黏液,严重者,呈脓性状黏液,黏膜腐烂或有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浅溃疡形成。溃疡之间黏膜可因水肿、炎症形成假息肉。②炎症缓解静止期。黏膜苍白、粗糙有颗粒感,肠壁增厚,肠腔狭窄或缩短,有的因炎性增生,腺体增殖,而形成息肉改变3本病因为反复发作或呈慢性持续性病程,故活动和静止期病变可同时或反复交替出现。(2)组织病理本病呈无组织学特异性病理,却一致认为有其特征。基本病理改变为:腺体排列紊乱,基底膜断裂或消失;各种炎症性细胞浸润;隐窝脓肿形成;黏膜下水肿及纤维化;再生和修复。因为病期不同,组织病理所见也不一样。①活动期病理组织所见。重度中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浆细胞较多。腺上皮间中性炎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减少。隐窝炎症或脓肿形成。其他固有膜血管炎症。②静止期病理组织观察。肠腺细胞排列不规则,隐窝数减少,既有瘢痕组织又有基底膜增厚。杯状细胞增多。黏膜下层纤维化加重,可见淋巴管扩张。固有膜层白细胞浸润明显或大淋巴滤泡出现。此外,有人认为腺体萎缩或变形,对静止期患者更具有诊断意义。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