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何谓开胸手术患者双肺隔离技术?

何谓开胸手术患者双肺隔离技术?
小*** | 2017-03-06 16:12:37

好评回答

2017-03-06 16:14:37
x*** |2017-03-06 16:14:37 140 43 评论
胸科疾病无论实施肺脏手术,还是食管手术,乃至某种纵隔手术,一旦胸 腔开放,手术医师则要求开胸侧肺脏充分塌陷,以利于扩大操作视野,创造手术条件,这就需要 建立双肺隔离技术,实施单肺通气,以维持机体基本氧合的需求,而双肺隔离技术是否到位、完 善,直接关系到单肺通气效果与建立手术操作的条件。因此,双肺隔离技术在开胸手术患者中 显得至关重要。建立双肺隔离技术是麻醉医师的基本操作技术之一,而双腔支气管导 管...

查看全部>>

胸科疾病无论实施肺脏手术,还是食管手术,乃至某种纵隔手术,一旦胸 腔开放,手术医师则要求开胸侧肺脏充分塌陷,以利于扩大操作视野,创造手术条件,这就需要 建立双肺隔离技术,实施单肺通气,以维持机体基本氧合的需求,而双肺隔离技术是否到位、完 善,直接关系到单肺通气效果与建立手术操作的条件。因此,双肺隔离技术在开胸手术患者中 显得至关重要。建立双肺隔离技术是麻醉医师的基本操作技术之一,而双腔支气管导 管或带有支气管阻塞器(15岁以下患者选择性单肺通气使用)的单腔气管导管则能实现双肺 有效隔离,其中前者是目前临床麻醉应用最为广泛的隔离双肺而实施单肺通气的方法;双肺 隔离技术是在全身麻醉诱导后将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一端插入患者的一侧支气管(左支气管或 右支气管),而双腔管的另一端开口则需对准处于隆突处的右或左支气管口,只有双腔管的各 开口对准所需要的各支气管开口(包括右支气管上叶开口),双肺隔离技术方可建立完善,单 肺通气则可理想;当患侧胸腔开放后,通过健侧单肺通气,可使患侧肺处于无通气状态而充分塌陷,此时整个机体氧的供给与二氧化碳的排出则由健侧肺承担,其目的是:既有利于开放 整个胸腔视野和创造手术操作条件,又能基本满足机体正常的氧供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实施 双肺隔离技术,如果无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安置定位,应借助手术医师开胸后手 指直接触摸双腔管将其安置于正确位置。建立双肺隔离技术期间呼吸管理基本要求与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的预 防及处理:1.呼吸管理基本要求双腔支气管导管务必安置到位,尤其健侧肺(包括各肺叶)必须 封闭严密,且保障通畅;手术全程使用纯氧通气,单肺通气期间健侧肺潮气量范围以8 ~ 14ml/kg为适宜,如能满足机体最低有效通气,可采用8 ~10ml/kg潮气量。若不能满足机体 氧供,则可提高潮气量至11〜14ml/kg。此外,也可降低潮气量,而增加呼吸频率来维持分钟 通气量,以保持?冗02在40mmHg水平为妥;完善呼吸功能监测,单肺通气期间需连续监测 SP02、PETC02、潮气量及下呼吸道压力,必要时进行血气分析;尽可能缩短单肺通气时间,在 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必要时可间断进行双肺通气;⑤及时清理(吸引)健侧支气管内分 泌物,充分、合理达到健侧肺通气;⑥应定时膨胀患侧肺,以防止长时间肺萎陷导致的术后肺不 张;⑦关胸前应逐步、缓慢、充分膨胀患侧肺,但最大下呼吸道内压不应大于30cmH20,关胸完 毕须再次膨胀患肺,直至“水封瓶”逐渐呈负压状态。2.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的预防及处理由于双肺隔离期间诸多因素均能引起机体氧 合不良而导致缺氧或低氧血症,据统计约有9%〜21%患者可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SP02< 93%或(和)Pa02<70mmHg]与高碳酸血症,故麻醉医师除实施麻醉外,术中应及时采取以下 预防和处理措施:手术操作可使原已安置到位的双腔支气管导管出现移位,需及时采用纤维 支气管镜检查双腔支气管导管各管口的位置,以便予以纠正;在手术操作许可情况下,定时 恢复双肺通气,以使SP02恢复正常;经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开胸侧(患侧)支气管导管尾端置 人细软导管,以便采用吸氧瓶给于流量纯氧吹人(2 ~3I7min),对提髙萎陷肺(患侧肺)的氧合 能力有一定帮助,可缓解术中机体氧合不足;必要时健侧肺实施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以 增加功能残气量(FRC),改善V/Q比值异常;⑤术中SP02T降的同时如使用了氧化亚氮(N20), 应停止使用N20;⑥条件允许,也可实施高频喷射通气,以改善患侧萎陷肺无通气状态,并减少 肺内分流;⑦提示手术医师尽早结扎肺动脉,一旦肺动脉结扎,Sp02也可升高;⑧15岁以下患 者开胸常选择支气管阻塞器,因阻塞气囊需要较高的膨胀压力,而该气囊膨胀后非常容易从支 气管位置移出到气管内,从而失去肺隔离技术的意义,故需注意。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