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医学常识中临床上较 常见的药疹类型有哪些?

医学常识中临床上较 常见的药疹类型有哪些?
N*** | 2017-03-04 18:08:42

好评回答

2017-03-04 18:46:42
张*** |2017-03-04 18:46:42 92 30 评论
临床上较 常见的药疹类型如下。(1) 固定性药疹。此型药疼颇具特色,皮损发生具有固定性, 在患者初次发疹后,每次服药再致病时,往往于原处复发皮疹,且常见逐次扩大和增多的倾向。固定性药疹是最多见的一种药疹,约 占全部药疹的50%。以男性患者居多,男女之比9: 1。一般认为 由第VI型反应弓丨起的,多由磺胺制剂、解热镇痛药、安眠药等所致。 抗生素除四环素外,通常不引发本型药疹。该病皮损多发于皮肤黏 膜...

查看全部>>

临床上较 常见的药疹类型如下。(1) 固定性药疹。此型药疼颇具特色,皮损发生具有固定性, 在患者初次发疹后,每次服药再致病时,往往于原处复发皮疹,且常见逐次扩大和增多的倾向。固定性药疹是最多见的一种药疹,约 占全部药疹的50%。以男性患者居多,男女之比9: 1。一般认为 由第VI型反应弓丨起的,多由磺胺制剂、解热镇痛药、安眠药等所致。 抗生素除四环素外,通常不引发本型药疹。该病皮损多发于皮肤黏 膜交界处、如口唇、阴茎等部位,数目不定,一般不对称。皮疹为红肿斑、大水疱及色素沉着斑,圆形或椭圆形,境界分明。患处有 灼热和瘙痒感,但缺乏全身症状,也不波及脏器。(2) 麻瘆或猩红热型药疹。本型药疹也较为常见,可能与VI型 变态反应有关。一般发病急骤,损害常累及躯干部或面颈部迅速向躯干和四肢扩展。皮疹呈弥漫性鲜红色斑疹或米粒大至绿豆大红色 斑丘疼。密集对称分布。其形态极似麻疼或猩红热样外观,但皮损较多,色泽更鲜红,瘙痒更剧烈。与此同时,常伴有发热、畏寒等 全身症状,但比传染病的麻瘆或猩红热之症状轻些。内脏一般不受累。 半数以上患者,在去除病因(致敏药物)2周后,皮疹损害有望完 全消退。该型药疼一般预后尚好,但也有个别患者,由于没有及时停用致敏药物而导致演变成剥脱性皮炎型药疹。(3)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该型药疹在各型药疹中病情较为严重, 在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之前,用后不佳、易致死亡。本病可能是VI 型变态反应所致,也有认为是药物毒性作用所引起的。据国内文献 报告引起这一型药疹的药物有苯巴比妥、胂剂、青霉素、磺胺药、 砜类药品、链霉素、山道年、氨硫脲、复方阿司匹林、异烟肼、大 伦丁等,其中以苯巴比妥为最常见。该型药瘆潜伏期较长、多在20 日以上。皮损呈全身红斑、肿胀,尤其面部水肿更显著,常伴渗液 和结痂。继之出现一段较长时间的表皮剥脱期,全身可见大量脱屑, 于手脚部位常呈手套袜套状大片鱗屑剥脱。重者指甲、头发均可脱落。 多数患者伴有髙热、畏寒以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部分患者因肝、肾、 造血器官受侵犯而引起全身衰竭,最终可能并发肺炎,继发败血症 或心力衰竭而致死亡。病程颇长,可持续一个月以上,甚至达到2 ~ 3 个月。(4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又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所有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本病虽然发生率较低,但症性重笃, 预后多不良,死亡率甚高。致病药物多为解热镇痛药、磺胺类制剂、 苯巴比妥以及青霉素等。本型药疹临床表现以发病急剧、病情险恶、 病程短暂为特征。皮疼初起为红斑,可迅速扩展,常在4天之内遍 及全身,皮疹中还常见有水疱或大水疱。并很快转变成广泛性松弛性表皮松解,其状如烫伤样,触痛较明显。病变处往往可查见表皮 呈多数相互平行的长条皱纹。患部易擦破而形成大片表皮剥露,即尼氏(Nik0lsky )征阳性。眼、口腔、食道黏膜也常受累。胃肠、肝、肾、心、 脑等脏器均可同时被侵犯。患者体温可高达40T左右。如无并发症, 患者可在3 ~ 4周内疫愈,病程通常不逾一个月。(5)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型药疹。这一型药疹可由第I型或I 型变态反应所引起,是过敏性疾患常见的皮肤表现之一。引起本病 的药物很多,其中以青霉素、血清、疫苗、磺胺类药、水杨酸类药等最易引起。皮疹表现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风团,多泛发全身 和对称分布。药物过敏反应所致的荨麻疹与普通的荨麻疹往往无法区别。但前者发病急剧、皮损广泛、颜色鲜红、瘙痒强烈,皮疹损 害消退所用时间较长。倘若风团损害发生于皮下组织疏松的阴部、眼睑、口唇等部位时, 可使病变处局部水肿明显,病情进展较快,以致眼不能睁、口难开、阴部高度肿胀、自觉灼痒,此即谓之血管性水肿。当这种皮损发生 在喉头处,可因声门水肿窒息而危及生命,应引起注意。(6) 紫癜型药疹。此型药修在临床上又可分为血小板减少和非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两型;前者乃由药物的作用使血小板减少而发生紫癜;后者系对药物发生过敏反应,导致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而出现紫癜。两型临床表现皆以紫癜为主,间也可见红斑或其他皮疹,个别患者尚呈现血疱。病情轻者仅皮肤受累,重者则有风湿性紫癜、 腹性紫癜等。引起本型药疹的最常见致病药物是水杨酸类衍化物及 安乃近。其次为巴比妥类药物、链霉素及磺胺药等。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