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消化内科

构建中国人群肝病谱有何意义?

构建中国人群肝病谱有何意义?
家*** | 2017-01-26 09:09:09

好评回答

2017-01-26 09:23:09
曾*** |2017-01-26 09:23:09 47 0 评论

在我国人群中,肝病数量巨大、病种繁多、危害严重,如 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病居我国肝病的首位,约有9300 万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35万人死于HBV相关终末期肝 病(肝硬化、肝衰竭、肝细胞癌)。但长期以来无完整的肝脏疾 病谱,制约了疑难复杂肝病的诊治水平。为此,解放军第302 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等单位的学者共同构建 了中国人群130种肝病谱,主要包括感染性肝病(如病...

查看全部>>


在我国人群中,肝病数量巨大、病种繁多、危害严重,如 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病居我国肝病的首位,约有9300 万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35万人死于HBV相关终末期肝 病(肝硬化、肝衰竭、肝细胞癌)。但长期以来无完整的肝脏疾 病谱,制约了疑难复杂肝病的诊治水平。为此,解放军第302 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等单位的学者共同构建 了中国人群130种肝病谱,主要包括感染性肝病(如病毒型肝 病、细菌性肝病、螺旋体性肝病、真菌性肝病、寄生虫性肝病 和其他感染性肝病等)、非感染性肝病(如酒精性肝病、非酒精 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毒物性肝病、遗传代谢 性肝病、肝血管病、肝胆管病和全身疾病累及肝脏等)、肝脏肿 瘤(如肝脏上皮肿瘤、肝脏间叶性肿瘤、肝脏瘤样病变和肝转 移肿瘤等)以及肝移植病变[如供体肝病变、保存与再灌注伤、原位肝移植(OLT)肝功能不全、OLT小肝综合征、OLT排异反 应、移植后慢性移植植物抗宿主病(GVHD)、OLT胆道并发症、 机会性感染、OLT血管病变、OLT药物毒性反应、OLT自身免 疫性肝病、OLT肿瘤性疾病、移植后淋巴增生症和OLT原发疾病复发等]等。

解放军第302医院病理诊断中心的赵景明主任指出:“中国人 群肝病谱构建与HBV相关肝病集成防治策略的建立及应用,”为 我国重大肝病防控提供了关键技术和重要理论支撑,显著降低了 终末期肝病发生率和病死率,并归纳了如下的重要意义:

(1)提高了确诊率:由于明确了各种肝病的临床病理特点, 创建了“一筛三结合”疑难复杂肝病诊断模式,使疑难复杂肝病 确诊率达到98.8%。

(2)提前风险预测:由于发现了 17个HBV相关肝细胞癌早 期风险预测分子标志,研发了监测试剂;系统创建了适用于 HBV感染不同阶段的动态风险预测模型和技术,因此,使HBV 相关肝细胞癌风险预测较以往提前了 10年以上。

(3)提高治疗效果:发现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联合抗 病毒治疗优于单药治疗;发现抗病毒治疗能有效阻断HBV感染 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较安慰组下降50%、47.7%);率先 研制了难治性黄疸治疗新药和强效低耐药抗HBV药物恩替卡韦 分散片。

(4)推动诊治技术:创建了适合我国人群的HBV相关肝病 临床干预评价体系、HBV耐药监测、共价闭环DNA (cxcDNA) 定量和N—糖组分子指纹图谱肝纤维化无创伤诊断等系列,研发 了 HBV诊断试剂盒,推动了我国HBV相关肝病诊治技术能力的 提升以及诊断试剂国产化进程。

(5)开辟了新途径:发现雄激素受体一CCRK等6条肝细胞 癌发生相关分子信号通路和Sirtuinl等6个治疗新靶点,以及人体天然的抗HBV分子GRP78,为研发肝细胞癌靶向治疗药物和 抗HBV药物开辟了新途径。

降低肝病发生率:创建了针对HBV相关肝病的疾病进 展各关键节点的全程“干预前移”策略,实现了从慢性HBV感 染初期向肝硬化、肝细胞癌进展全程的动态监测和有效阻断,显 著降低了 HBV相关终末期肝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