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消化内科

胃病拔罐疗法具体如何操作?

胃病拔罐疗法具体如何操作?
谢*** | 2017-04-19 13:31:27

好评回答

2017-04-19 15:02:27
无*** |2017-04-19 15:02:27 111 44 评论
罐疗法是一种流传于民间而被广泛应用的自然疗法。其特 点是就地取材,操作简单,效果可靠,费用低廉。其原理是运用加热或抽气的方法使罐内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吸附于体表穴位 进行胃病防治。拔罐的器具很多,如竹罐、玻璃罐、木罐、角罐、陶 罐、塑胶罐、金属罐、排气罐、减压治疗器、多功能拔罐器、磁吸罐、电热罐、红外线罐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拔罐准备:①准备润滑剂,如凡士林、液状石蜡、植物油、 红花油、松节油...

查看全部>>

罐疗法是一种流传于民间而被广泛应用的自然疗法。其特 点是就地取材,操作简单,效果可靠,费用低廉。其原理是运用加热或抽气的方法使罐内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吸附于体表穴位 进行胃病防治。拔罐的器具很多,如竹罐、玻璃罐、木罐、角罐、陶 罐、塑胶罐、金属罐、排气罐、减压治疗器、多功能拔罐器、磁吸罐、电热罐、红外线罐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拔罐准备:①准备润滑剂,如凡士林、液状石蜡、植物油、 红花油、松节油、按摩乳等,拔罐前涂在罐口部位,加强与皮肤的结合,保持罐具的吸力,提高拔罐疗效,并保护皮肤。②准备燃料,如 95%乙醇、高度白酒、纸片、油料等。乙醇的火力旺,吸力强,清洁 卫生,不易烧伤皮肤。③准备黏合剂,如面粉等。拔罐部位凹凸不平时,可以用水调制成手指粗细的面棒,作为罐垫以防漏气。④准 备三棱针、针灸毫针等,以便必要时使用刺血罐和针罐。拔罐手法:运用拔罐疗法进行胃病防治时,大都用点火法, 包括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悬火法、架火法、滴酒法、纳片法。操作要领:拔罐时要保持负压而不损伤皮肤;扣罐时不要 用力按压,动作宜轻柔,使火苗被罐肚兜住,不致烧伤皮肤;起罐时一手护住火罐,另一手拇指选定罐口部位皮肤松软之处向罐内下 按,让空气缓缓地进人罐内而使罐脱落,不可硬搬或旋动,以免损 伤皮肤;拔罐较多时,可按先上后下的顺序起罐。拔罐时间:用于胃病防治时,常用留罐、留针罐和挑罐。留罐,即将罐在拔罐部位留置5〜10分钟,让皮肤及软组织吸人罐内,当出现潮红或皮下瘀血呈深紫色、黑紫色时取下。留罐的 时间一般大罐宜短,小罐宜长;体质虚弱者宜短,体质强壮者宜长;肌肉浅薄处宜短,肌肉丰厚处宜长;病情轻者宜短,病情重者宜长。留针罐,即在选好的穴位上针刺得气后,在针上拔罐,将针罩 住,起罐后出针。在腹部、背部、肾区及大血管、神经分布处针刺宜浅,以免伤及深部脏腑。挑罐,即用三棱针等挑破穴位或病理反应点处的皮肤、皮下纤维后,立即拔罐,起罐后注意做好局部消毒。辨证选穴:①选穴心俞、肝俞、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 阳陵泉、血海。每次取3〜4穴,拔罐后留罐,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因胃中炽热,胃气虚弱,血虚气弱而引起脘腹嘈杂 者。②选穴胃俞、肝俞、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 每次取3〜4穴,拔罐后留罐,每日1次,7〜10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因胃阴不足,胃气不降而引起恶心欲吐者。③选穴脾俞、胃 俞、肝俞、气海、足三里、阴陵泉。每次取3〜4穴,拔罐后留罐,每 日1次,5〜7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脾胃阳虚、运化失司而引起的食欲缺乏者。④选穴胃俞、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每次取2〜3穴,拔罐后留罐,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胃强脾弱而引起善食易饥者。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