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心血管内科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是如何认识的?
y*** | 2017-03-03 14:54:37

好评回答

2017-03-03 15:48:37
e*** |2017-03-03 15:48:37 102 32 评论
中医学虽然没有高血压这一病名,但文献中对其病因、发病机制、 症状和防治方法早有记载,根据高血压病的临床主要证候、病程的 转归及并发症,目前比较一致认为,应属中医学的“头痛” “眩晕”“中 风”的范畴。而头痛、头胀、心悸、失眠、眩晕、胸痛、颈强、肢麻、 舌强、腰痛、半身麻木、口眼歪斜和半身不遂等症状,都可以是高 血压病的表现。每一种症状都有不同的病因、病机,而不同的症状 可以由相同的病因和病机引起,...

查看全部>>

中医学虽然没有高血压这一病名,但文献中对其病因、发病机制、 症状和防治方法早有记载,根据高血压病的临床主要证候、病程的 转归及并发症,目前比较一致认为,应属中医学的“头痛” “眩晕”“中 风”的范畴。而头痛、头胀、心悸、失眠、眩晕、胸痛、颈强、肢麻、 舌强、腰痛、半身麻木、口眼歪斜和半身不遂等症状,都可以是高 血压病的表现。每一种症状都有不同的病因、病机,而不同的症状 可以由相同的病因和病机引起,这是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不同点。中医学认为,本病可由七情所伤、饮食失节和内伤虚损等因素所引起。因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形成了下虚上盛的病理现象,故见 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症。而肾阴亏损,不能滋养于心,心亦 受累,故见心悸、健忘、不寐等症。病久不愈,阴损及阳,则往往导致肾阳不足,兼见畏寒,肢冷, 阳痿,夜尿增多等阳虚证候;亦可阴损于前,阳亏于后,最后形成 了阴阳两虚之证。阳胜又可化风化火,肝风人络则见四肢麻木,甚 至口眼歪斜;肝火上冲,可见面红目赤,善怒。风火相煽,灼津成痰, 若肝阳暴亢,则阳亢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扰乱心神, 蒙蔽清窍,发生中风昏厥。此外,奇经的冲任二脉,冲脉主血海,任脉主一身之阴,与肝肾也有密切关系,也能引起肝阳上亢,甚至肾阳亦衰,成为阴阳两虚, 兼有虚阳上扰之证。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