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儿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该如何治疗?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该如何治疗?
M*** | 2017-01-18 14:25:11

好评回答

2017-01-18 14:25:11
伤*** |2017-01-18 14:25:11 103 38 评论
治疗:
1. 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如控制感染、纠正休克,阻断促凝物质进人血液循环,有助于DIC的纠正。
2. 抗凝治疗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是肝素,主要包括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1) 肝素使用适应证:1) 髙凝期:PT或APTT缩短,没有出血现象,有时可见疲斑。以肝素治疗为主。每次lmg/kg,每4〜6小时一次静脉滴注或静注。肝素用后4~6小时在肝内为肝素酶灭活。此时禁忌输血,输血会加重DIC。2)...

查看全部>>

治疗:
1. 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如控制感染、纠正休克,阻断促凝物质进人血液循环,有助于DIC的纠正。
2. 抗凝治疗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是肝素,主要包括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1) 肝素使用适应证:1) 髙凝期:PT或APTT缩短,没有出血现象,有时可见疲斑。以肝素治疗为主。每次lmg/kg,每4〜6小时一次静脉滴注或静注。肝素用后4~6小时在肝内为肝素酶灭活。此时禁忌输血,输血会加重DIC。2) 低凝阶段:PT延长超过正常3秒或APTT延长超过正常10秒,有轻度出血现象。此时继用肝素治疗剂量为每次0. 25~0.5mg/kg,并输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1次,10ml/kg,以补充凝血因子,根据血小板情况决定是否输血小板,需要动态监测凝血全套及血常规。3) 纤溶亢进阶段:出血不止,此时治疗以止血为主。采用6-氨基己酸以及其他多种止血药,但一般不使用。输新鲜冰冻血浆或补充各种缺乏的凝血因子。停用肝素或同时采用小剂量肝素(0.25mg/kg)以抗凝。6-氨基己酸每次0.1g/kg,对羧基苄氨每次8~12mg/kg,氨甲环酸每次10mg/kgc以上药物任选一种加人小壶静滴,每4~6小时1次。(2) 禁忌证:①手术后或损伤创面未经良好止血者;②近期有严重的活动性出血如肺结核咯血、胃溃疡出血及脑出血等;③蛇毒所致DIC;④严重凝血因子缺乏及明显纤溶亢进者。(3) 肝素停药指征:根据病情及化验结果而定。原则上应在原发病已控制,DIC已控制才能停药。只要病情好转,出血停止,血压稳定,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纤维蛋白原增加,血小板上升,表示DIC已趋稳定,可逐渐停药,但不能突然停药。用药时间一般可持续3~7天。
3. 输血小板未出血的患者PLT<20xl09/L,或者存在活动性出血且PLT<50x 109/L的DIC患者,需紧急输注血小板悬液。
4. 改善微循环(1) 低分子右旋糖肝:剂量及用法:首次量10ml/kg快速滴注,以后每次5ml/kg,每6小时1次,每天总量30ml/kg。使用前需要行皮试。应用于高凝期和低凝期患儿。(2)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可根据患儿临床表现选择合理的药物.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