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神经内科

临床特点和分型是怎样的?

颈动脉窦性晕厥的发病机制 、 临床特点和分型是怎样的?
W*** | 2017-03-26 16:40:50

好评回答

2017-03-26 18:05:50
A*** |2017-03-26 18:05:50 59 8 评论
颈动脉窦性晕厥( carotid sinus syncope) 也称为颈动脉窦综合征或Weiss-Baker综合征,是颈动脉窦反射过敏所致。( 1 ) 发病机制颈动脉窦反射是调节血液循环的生理反射,神经兴奋冲动由舌咽神经第 1 支 即Hering神经传入延髓,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或使交感神经血管抑制纤维兴奋引起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颈动脉窦及邻近病变可使颈动脉窦激惹,反射过敏产生发作性眩晕...

查看全部>>

颈动脉窦性晕厥( carotid sinus syncope) 也称为颈动脉窦综合征或Weiss-Baker综合征,是颈动脉窦反射过敏所致。( 1 ) 发病机制颈动脉窦反射是调节血液循环的生理反射,神经兴奋冲动由舌咽神经第 1 支 即Hering神经传入延髓,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或使交感神经血管抑制纤维兴奋引起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颈动脉窦及邻近病变可使颈动脉窦激惹,反射过敏产生发作性眩晕或晕厥。颈动脉窦病变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 颈动脉体瘤、 颈动脉窦附近炎症或肿瘤、淋巴结肿大和瘢痕组织。发病诱因多为突然引起颈动脉受压的因素,如急剧转颈、低头、剃须 、衣领过紧和人为压迫等。( 2 ) 临床特点。1 . 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青壮年也可罹患,多发生在立位或坐位。2 . 主要表现突然意识丧失的晕厥发作,出现头晕、无力、面色苍白和冷汗,心率减慢 ,血压下降, EEG高波幅慢波。 晕厥前期和晕厥后期症状可不明显,意识丧失时间较短,少数病例可有抽搐发作。3. 发作频繁时可用普鲁卡因封闭颈动脉窦,封闭后发作减少有助于确诊。( 3 ) 临床分型根据表现可分3 型。1. 迷走型: 约占7 0 % , 晕厥伴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偶有窦性停搏。2 . 减压型: 晕厥伴血压下降,心率改变不明显。同时伴血压和心率改变称为混合型。3 ) 脑型:因广泛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心率和血压变化不大。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