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六味、知柏、杞菊地黄丸,怎么选择?一定要照量服吗

我可能是阴虚内热,气也虚,声也哑。用哪种好呢?要用多久?听说还有副作用?我能不能一天吃一次的量,这样有用吗?
低*** | 2006-10-14 21:35:47

好评回答

2006-10-14 22:10:26
珠*** |2006-10-14 22:10:26 204 95 评论
我认为据你所说的症状,吃补中益气丸比较对症。药物必须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服用,否则非但起不到治病的作用,反而会伤及身体。


以下是补中益气丸的简介,希望能够帮到你:
 

补中益气丸
 
  

【作用类别】: 内科非处方药。

【概    述】:补中益气丸是著名常用的补中益气药,原方为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创制的“补中益气汤”方,数百年来,经历代医家的效法...

查看全部>>

我认为据你所说的症状,吃补中益气丸比较对症。药物必须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服用,否则非但起不到治病的作用,反而会伤及身体。


以下是补中益气丸的简介,希望能够帮到你:
 

补中益气丸
 
  

【作用类别】: 内科非处方药。

【概    述】:补中益气丸是著名常用的补中益气药,原方为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创制的“补中益气汤”方,数百年来,经历代医家的效法和使用而成为经久不衰的传统名方。目前,此方已广泛用于内、外、皮、妇、儿、五官科的数十种病症,诸如营养不良、贫血、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感冒、发烧、支气管炎、肺炎、肺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低血压、白细胞减少症、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脱肛、便血、慢性胆囊炎、胃下垂、泌尿系结石、失眠、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月经不调、男性不孕症、顽固性头痛等等。

【药方组成】:黄芪(炙)、党参、白术(炒)、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甘草(蜜炙)。

【方    解】:本方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之证而设。方中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辅以党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合黄芪以益气补中;陈皮理气和胃,当归养血和营,用少量升麻、柴胡,助主药以升提下陷之阳气。诸药合用,则脾胃强健,中气充足,劳倦得之,寒热自除,气陷自举。

【制    法】:以上十味药,粉碎成细粉,用生姜、大枣水煎出液泛丸。

【药品性状】:本品为棕色水丸,圆整均匀,色泽一致,细腻滋润,软硬适中。味微甜、带辛。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药理研究】:补中益气丸对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抗菌、抗病毒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1、本品不适用于恶寒发热表证者,暴饮暴食脘腹胀满实证者。2、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3、高血压患者慎服。4、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或其制剂。5、本品宜空腹或饭前服为佳,亦可在进食同时服。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7、服药期间出现头痛、头晕、复视等症,或皮疹、面红者,以及血压有上升趋势,应立即停药。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10、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存方法】:密封、防潮、防虫蛀、防烂霉变质。置室内阴凉干燥处,以室温5~25℃为宜,室内相对湿度在60~70%。一般贮存时间不宜过久。

【生产厂家】:天津市达仁堂制药厂,沈阳中药厂,江苏徐州淮海制药厂,济南中药厂,长沙市中药一厂,石家庄乐仁堂制药厂,太原中药厂,长春市中药厂,长春市人民制药厂,哈尔滨中药三厂,杭州天目制药厂,福州中药厂,江西国药厂,河南开封中药制药厂,郑州中药制药厂,武汉健民制药厂,广州保滋堂制药厂,兰州中药厂,宁夏中药厂,昆明市中药制药厂。水蜜丸:郑州中药制药厂,武汉健民制药厂,广州保滋堂制药厂,四川重庆中药厂。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06-10-18 21:39:39
  • 六味地黄丸由(八味)金匦肾气丸去掉附子、肉桂而成,主要功效滋补肾阴。知柏地黄由六味地黄加知母、黄柏而成,主要针对虚热羸瘦盗汗。杞菊地黄由六味地黄加枸杞、菊花而成,入肝经(肝肾同源)而明目去翳。
    阴阳乃人之根本,一旦虚弱,补遗实难,不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简单猜测。
    临*** | 2006-10-18 21:39:39 205 99 评论
    0/300
  • 2006-10-14 22:37:27
  • 气也虚,声也哑,你是肺阴虚的症状重,而那三样都是以补肝肾之阴为主的,不是很对症,你应该吃《玄麦甘桔冲剂》才对症,至于有气虚,可以饮食上多吃百合枸杞糯米粥来补益中气。
    老*** | 2006-10-14 22:37:27 183 10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