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皮肤病
冠状沟红斑怎么治疗

硬红斑的治疗要点有哪些?

硬红斑的治疗要点有哪些?
熊*** | 2016-07-29 11:35:51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7-29 11:55:51
  • 
    硬红斑相当于中医学文献中“驴眼疮” “腓踹发疽” “腓踹疽”“夹棍疮”“湿毒流注”等的记载。如明代《疡科准绳•卷四》记载:“足小肚生疽寒热烦躁何如?曰:此名腓踹发疽,属足少阴肾经,由肾水不足,积热所致。”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此证发于腓踹,即小腿肚也。由肾水不足,膀胱积热凝结而成,古方云不治。若锨赤高肿疼痛,溃出正脓而兼血者吉,为顺;或漫肿平塌,紫黯朞痛,溃出清水者凶,为逆。”...

    查看全部>>

    
    硬红斑相当于中医学文献中“驴眼疮” “腓踹发疽” “腓踹疽”“夹棍疮”“湿毒流注”等的记载。如明代《疡科准绳•卷四》记载:“足小肚生疽寒热烦躁何如?曰:此名腓踹发疽,属足少阴肾经,由肾水不足,积热所致。”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此证发于腓踹,即小腿肚也。由肾水不足,膀胱积热凝结而成,古方云不治。若锨赤高肿疼痛,溃出正脓而兼血者吉,为顺;或漫肿平塌,紫黯朞痛,溃出清水者凶,为逆。”又如《外科真诠•驴眼疮》载:“驴眼疮生于足胫骨,烂如臁疮,四边紫黑,时流毒水或淌臭脓。俗名夹棍疮。”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体弱气虚、肾阴不足、虚火内动,日久炼液为痰,壅遏气血,阻塞经络,痰瘀互结,结聚肌肤而发;或病程日久,耗伤气血阴津,而致气血亏虚。
    
    (1)   痰湿瘀阻证小腿结节破溃,长期不愈,皮色暗红,轻触痛,纳差,渴不思饮,有时急躁易怒。舌淡或边尖红,脉沉细或弦。治宜健脾化痰,活血软坚。常用党参、茯苓、白术健脾益气;红花、伸筋草、鸡血藤、苏木活血通络;夏枯草、连翘、土贝母、陈皮清热化痰,软坚散结;牛膝引药下行。下肢浮肿加木瓜、防己;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加龟甲、鳖甲、地骨皮。
    
    (2)   气血亏虚证日久结节破溃,脓汁稀薄,疮口不敛,伴短气乏力,舌淡脉细。治宜补养气血,托里排脓,方选十全大补汤加减。方中黄芪、党参、熟地益气养血;鹿角霜益肾助阳、补而不腻;白术、茯苓益气补脾、健脾利湿;当归、白芍养血合营、补益阴血;川芎、赤芍活血行气,补而不滞;黄芪、党参、白芷托里排脓。破溃后宜补气养血生肌长肉,可用八珍汤加减。
    
    未破溃者:以活血散结为主。可外用紫色消肿膏(详见丹毒)、芙蓉膏、铁箍散膏。
    
    已破溃者:以解毒散结为主。可用化毒散软膏、紫色疽疮膏 (详见流皮漏)等量混匀外用,脓已尽后可用甘乳膏,促进愈合。
    
    针灸疗法:取独头蒜切片,铺盖于患处,每次灸4壮,每曰 1次,未溃者可使结节消散;已溃者可使分泌物减少,肉芽红活而易愈。
    
    患病期间应加强饮食营养,增强体质,补益脾胃,对预防发病,缩短疗程,具有积极的意义;睡卧时应抬高患肢,尽量不要长时间站立,或减少走动。忌受寒凉;保持患处清洁,及时换药;可常吃山药、红枣、薏苡仁、赤小豆、黑木耳、银耳、莲子。对于同时患瘰疬及痨瘵者,应一起治疗。
    张*** | 2016-07-29 11:55:51 55 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皮肤病相关知识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