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国紫禁城修建的规制是怎样的?

首页

中国紫禁城修建的规制是怎样的?

中国紫禁城修建的规制是怎样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6-21 11:11:35
  •   紫禁城是在元大都大内的基础上兴建的,并严格按照“左祖右社”的古代宫殿规制而 设计。前面左侧设供奉祖先的太庙,皇帝颁诏天下之前,必先祭告祖先。右侧设社稷坛, 以祀土神谷神。紫禁城的总体设计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礼制观念,突出了帝王至高无上 的绝对权威。
      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宫城居中是继承了周代“择中”的思想。《吕氏 春秋》载:“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中央位置显赫,统领四方,以制万 国。王者居中是礼制的需要。皇城不仅是要满足居住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体现君主至 高无上的威严。
      正如汉丞相萧何所言:“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 紫禁城除自己的城垣体系之外,更有皇城和外城两重方城层层相围,形成“城中城”之势。一条贯穿紫禁城的中轴线,向南经端门、承天门(天安门)、大明门(中华门)至 皇城正门正阳门,直达外城的南门永定门,向北经万岁山(景山)、厚载门(地安门)延 至钟鼓楼,全长近8千米,成为贯穿整个北京城的中轴线。
      为增加紫禁城肃穆深邃的庄严 气氛,将紫禁城与正阳门的距离拉长达1500米之遥,其间沉稳的大明门,壮丽的承天门, 内敛的端门,如层层序幕,有豪放,有收敛,有低徊,有高潮,吸引着人们渐入佳境,这 种循序渐进的空间组合艺术,极富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一步步强化了紫禁城的神秘 莫测。
       中国古代建筑之宏伟,不以单体建筑的壮丽而彰显,而以群体组合的完善而著称。在 紫禁城72万平方米的空间内,有近千座建筑,100多座院落。每个院落都是封闭的相对完 善的空间,自成体系。它们以南北中轴线为中心,以多层次、多方位的院落分区和一系列 富于韵律变化的空间,被井然有序地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最集中、最完整地体现了中 国宫殿建筑的传统和精髓。巍峨的宫殿,庄严肃穆;疏朗的广庭,韵律天成。殿阁楼亭无 一不别具匠心,飞檐斗拱宛若神工。城中层层方庭相接,对称严谨,主次分明。并以形制 不同的门墙,区划出风格迥异的空间。用重重宫门隔断视线,以这种“隔则深、畅则浅” 布局方式,加强宫院的纵深感,以体现皇帝九重宫阙的神秘莫测。
       中国宫殿模仿天象的传统远自秦汉始。依照古人对天文学的认识,紫微垣、太微垣、 天市垣位居中天,三垣各自都有东西两藩星宿,围成墙垣的形式。紫微垣位于中天的中 央,是天帝所居。皇帝自称为“天子”,居住的宫殿自然是紫微宫了。汉代的未央宫便别 称为“紫微宫”,《晋书》中也有:“紫微,大帝之座,天子之长居也”的记载。
      “禁中”、 “禁城”自古以来也都是皇宫的代称。用“紫禁”代称皇帝的宫殿,应该自唐代始。唐代 白居易的诗中就有:“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之句。 紫禁城在整体布局上就取象于三垣。皇帝办公的前朝法象天帝施政的太微垣,太微垣 中有逐级上升的三组星宿,名“三台”,正与外朝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下的三台相应。
       皇帝居住的内廷,以乾清、交泰、坤宁后三宫为主体,辅之以东西六宫,共是十五座宫 殿,正合紫微垣十五星之数。三垣中的天市垣,是天子聚众贸易之所,明朝在神武门外也 设有内市,以应天市垣之意。将皇宫比附天上的星座,是强调了皇帝身为“天子”的不争 的事实,以此来说明君权神授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风水学说是古代营建理论中,一个非常古老的理念,它包含了天文、地理、地质、水 文、美术、哲学等一系列综合的学科与理论,大到都城的规划设计,小到房屋的选址,无 处不以它作为指导,紫禁城也是如此。从宏观上看,北京北依北行(燕山),东临沧海 (渤海)。
      就自身而言,紫禁城北面有以开挖南海和护城河的淤泥堆成的高达五十二米的万 岁山(景山),犹如天然的卫护屏障。南部宫城前,有引护城河水而入的金水河,形成依 山傍水之势。且紫禁城北部地平较南部高出一米多,北高南低,有利于日用和排水。主要 建筑朝向皆面南背北,冬季背风向阳,夏季逆风纳凉。
       阴阳五行理论是风水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阴阳为万物之纲纪。《皇帝内经》载:“阴 阳者,天地之道也。”一切事物皆为互相依存,互相对立。比如日光的向背,方位的上下, 数字的奇偶等。五行在《周书•洪范》记载为水、火、木、金、土,后又发展为五行之 说。
      如方位中的东、南、西、北、中五方,色彩中的青、黄、赤、白、黑五色,以及五 音、五味、五谷等。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从整体布局看,太庙在左,东方属木,主 生化,是为祖先繁育之意。右设社稷坛,西方属金,主收,以应土神谷神,寓江山社稷之 意。紫禁城分前朝后寝两大部分,前朝在南,南属火,主大,是施政的场所;后寝在北, 北属水,主藏,是寝居之地。
      从具体规划上看,紫禁城内属文治方面的宫殿设施,多在东 侧,东,属木,从春,如文华殿、文渊阁等;属武备方面的宫殿设施多在西侧,西属金,从秋,如武英殿、上驷院等。从五色上看,紫禁城以红黄为主色调,红属火,主大,黄属 土,土居中央,代表皇宫至尊至大。
      皇子居住的南三所,在东侧,用绿色的琉璃瓦顶,青 色从木,从春,代表青少年的蓬勃生长。宫中的藏书处文渊阁,黑瓦青砖,黑色属水,以 寓克火之意。 紫禁城平面呈矩形,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周长3420米,占地72万平方米。 紫禁城的城池包括城垣、城门楼、角楼、护城河和守卫的房舍,防御设施周密牢固。
       城垣是城池的主要防线。紫禁城的城垣,高约10米,底面宽8米多,顶面宽6米多。 顶部外侧筑有砖砌的垛口。墙体中心用夯土垫实,外部用城砖包砌,坚固异常。城垣的外 围,再环以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陡直的驳岸用条石垒砌,清代在护 城河内侧东、西、北三面,建有守卫的围房700多间,警卫森严。
       门是宫城中的一项重要设置,它是封闭的庭与庭之间的通道,不仅起到交通枢纽的作 用,还有分隔各朝,禁卫安全的功能,天子之门,《诗经》中载有二门:“乃立皋门,皋门 有亢;乃立应门,应门将将。”《礼记》中载:周天子宫室前有五门,即皋门、库门、雉 门、应门、路门。
      后乂五门之外,又加上城门、近郊门、远郊门、关门,形成天子九门 之说。皋门,是王宫^外一重门;库门,是有藏于此之意;应门,是指治朝之门;雉门, 有双观;路门,是路寝之门。 明清,紫禁城四门皆有重兵守卫,戒备森严。清代,四门的守卫均由满族八旗中的镶 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上三旗)中的子弟充任。
      午门,设护军参领一员,左右阅门籍 (出入凭证)护军两名,左右门护军校各二名,护军各十三名。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 护军参领各二名,阅门籍护军各二名,护军各十八名。四门城楼墩台两侧的马道栅栏,各 设护军校一名,护军各九名。紫禁城外围,由八旗中的下五旗(镶白旗、镶红旗、正红 旗、镶蓝旗、正蓝旗)护军轮流值宿,并且每晚均有巡更制度。
       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四门均为红 色城台,下为雕石须弥座,上建城门楼阁。城门的墩台,都用白灰、糯米、白矾作胶结材 料,坚固结实。墩台的中间,用砖券砌出门洞。墩台的两侧,各有锯齿形磋礤式坡面的马 道,转折而上。
       午门在四座城门中最为壮观。它是紫禁城的正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称午门, 平面呈“凹”字形,秉承了古代宫门双阙的遗意。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嘉 靖四十一年(1562)重建。 午门由城台和城楼上下两部分构成,东西北三面以13米高的城台相连,中间形成一 个约9900平方米的方形广场。
      城台上正面是一座九开间重檐庑殿顶城楼,正楼设有宝座, 左右设有钟鼓明廊。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鸣钟击鼓;祭祀坛庙,出午门时鸣钟;祭 祀太庙时则击鼓。由左右明廊折出向南,是东西两观。东西两观两端各建重檐四角攒尖角 亭一座,中间连以长廊,形如雁翅,俗称“雁翅楼”。
      正楼和四座角亭高下错落,左右映 带,势若朱鸟展翅。故又称“五凤楼”。午门台观高筑,峙北面南,气势磅礴,足以威慑 天下。 午门迎面开三门,左右掖门各一,形成明三暗五的局面。五个门洞各有用途。中间正 门是皇帝出人的;皇后大婚时乘凤舆由此门人宫;殿试时考中的状元、榜眼、探花由此门 而出;大臣由东门出入,宗室王公走西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宫中举行重大典礼时文武 百官齐集午门,由两掖门出入。
      科举殿试时,考生按会试中所中名次,单数走左掖门,双 数走右掖门,其余如内大臣、侍卫等人,分别从东华门、西华门和神武门出入。 明代,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上元灯节,在午门楼上张灯结彩,午门外悬灯千盏,平曰戒 备森严的午门广场,届时向臣民开放,皇帝亲临观灯,与民同庆并赏赐百官。
      清代每年十 月一日在此颁发历书《时宪历》。 午门还是皇帝实施廷杖之刑的地方,所谓廷杖之刑,就是用木棍惩戒敢于触犯天颜的 逆臣。行刑的前一天,有关方面通知受刑官员,明日准备受刑。行刑时,由侍卫和太监将 大臣绑赴午门外,先由军校杖打三下,作为开场。
      然后,分别“着实打”和“用心打”, 上百名军士一边吆喝壮威,一边轮流执杖施刑。打完,再用厚布将人裹起,几个人一齐用 力,将其拋起,掷到地上。被“着实打”的,一般不死即残,轻者也要半年才能伤愈;被 “用心打”的,一般决不会生还。这种刑罚是明朝所独有的,官员上朝总是提心吊胆的。
       更有的大臣每天都要和家人告别一番,生恐此一去成永诀。由此可见,明朝“廷杖”之刑 的严酷。 明清两代,国家如遇战争,大军凯旋归来,皇帝要登上午门,接受“献俘礼”。届时, 文武百官齐集午门,午门楼鸣钟,皇帝身着礼服,驾临“五凤楼”。在正楼檐下丹陛上设 座。
      将校官将敌酋押至阙下,兵部奏称平定某地,所获俘囚,请旨。皇帝往往喜欢标榜德 胜,对战俘予以赦免,以表示文明又一次战胜了野蛮。 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门楼五楹,重檐庑殿顶。明称玄武门。清代,为避康熙皇帝 玄烨的名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上设有钟鼓,用以起更报时。
      明代按“前朝后市”的宫 阙制度,在门外设有内市,每月初四开市,居时商贾云集,珍奇荟萃,热闹非凡。清代每 三年选一次秀女,应选秀女都从神武门出入。 东华门和西华门门外置有下马碑。碑身镌刻有“至此下马”的满、蒙、汉、回、藏五 种文字。皇帝死后,梓宫(棺材)由东华门出入,朝臣及内阁官员进出宫禁也走东华门。
       乾隆三十六年(1771)规定,朝臣一二品以上,年及六十者,允许乘肩舆入东华门。乾隆 时大学士刘统勋上朝,到东华门,忽然轿子微倾,掀开轿帘探视,已瞑目。乾隆闻讯,急 命尚书福隆安带药赶来施救,已经太迟了。皇帝亲去吊唁,见家中俭素之极,非常悲痛, 回至乾清门,流泪向众大臣道:“朕失股肱,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 ”命入贤良祠,赠太 傅,谥号文正。
       光绪年间的军机大臣沈桂芬,为官清正,居家也甚简朴。上朝入宫都自雇驴车,及至 东华门,门卫大声喝止,见沈桂芬自驴车下,众门卫都很惊诧。 皇帝和后妃由西苑还宫,走西华门。乾隆十六年(1751)十一月,为庆祝乾隆母亲孝 圣宪皇太后60寿诞,自西华门至西直门外高梁桥十余里搭置彩棚乐戏。
      二十四日,皇太 后从畅春园回宫,皇帝御龙袍乘马前行,王公大臣着蟒袍补服,满汉命妇皆穿盛装,沿途 跪迎皇太后。一百多年以后,同样是皇太后的慈禧,出宫的情形却与这位孝圣宪皇太后大 相径庭——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慈禧带着光绪,着便服,乘骡车,由西华门仓皇出逃。
       紫禁城城墙四角,各有一座三重檐十字脊、四面显山、四出抱厦的角楼,曲折多角, 玲珑秀丽。角楼模仿了宋画中的黄鹤楼和滕王阁,造型别致,结构精巧。角楼中央是一个 三开间的方形亭楼,在最顶部十字脊镀金宝顶下,有重檐三层,七十二条脊,檐角起翘, 纵横交错,优美多姿。
      角楼与四门城楼遥相呼应,是登临瞭望的防御性建筑。

    耳***

    2016-06-21 11:11:3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地理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