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流砥柱

首页

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此成语出自哪里?讲出它的出处背景?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6-16 08:23:13
      关于“中流砥柱”这句成语的来历,要从砥柱山说起。 
          砥柱山,也写作底柱山,在河南西部三门峡东边的黄河里。据《水经注》记载:上古时代,因这座山堵塞了黄河的河道,河水不能畅通。夏禹治水时凿宽山两侧的河道,使河水分流而过。这座山就象一根高大的石柱,矗立在黄河的急流之中。
      于是,人们就叫这座山为砥柱山。黄河的水,在三门峡一带是最急最险的。三门峡那儿的河底里,横着一道高高低低岩石,因而形成了三股急流,俗称北边一股为“人门”,中为“神门”,南为“鬼门”,而以“鬼门”尤险。三门峡这个名称,就是这样产生的。从三门峡汹涌东下的黄河急流,以万马奔腾之势,直对着砥柱山冲去,而这根高大的“石柱”却迎着险恶的水势巍然屹立,毫不动摇。
       因此,人们用“中流砥柱”来比喻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起巨大支持作用的力量和英雄人物。 成语最早出自《晏子春秋·谏下二四》:“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宋代朱熹在《与陈侍郎书》中也写道:“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之底柱,有所恃而不恐。
      ”南宋文学家陈亮的《与彭子寿祭酒书》有“班行之有门下,屹然如中流之砥柱。”之名句。 。

    j***

    2006-06-16 08:23:13

其他答案

    2006-06-16 08:21:19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以入砥柱之中流。”

    嘉***

    2006-06-16 08:21:19

  • 2006-06-16 08:20:58
  • 中流砥柱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解释: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K***

    2006-06-16 08:20:5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