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清宫牛黄丸多少钱

牛黄解毒丸

牛黄解毒丸,,牛黄上清丸,等牛黄一类的药分别去什么火
天*** | 2006-06-12 11:26:54

好评回答

2006-06-12 13:53:40
x*** |2006-06-12 13:53:40 522 295 评论
  其他名称:
  主要成分:牛黄、雄黄、生石膏、冰片、大黄、黄芩、桔梗、甘草。
  性状:大蜜丸。
  功能主治:苦寒辛凉,清热解毒。用于头晕目赤,咽干咳嗽,风火牙痛,大便秘结,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
  用法及用量:温开水送服:大蜜丸:1丸/次,2-3次/日。
  不良反应和注意:
  规格:大蜜丸:3g/丸。
  生产厂家: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

查看全部>>

  其他名称:
  主要成分:牛黄、雄黄、生石膏、冰片、大黄、黄芩、桔梗、甘草。
  性状:大蜜丸。
  功能主治:苦寒辛凉,清热解毒。用于头晕目赤,咽干咳嗽,风火牙痛,大便秘结,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
  用法及用量:温开水送服:大蜜丸:1丸/次,2-3次/日。
  不良反应和注意:
  规格:大蜜丸:3g/丸。
  生产厂家: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非处方
  其它:孕妇忌用。

  【组成】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
  【处方】牛黄2g 薄荷30g 菊花40g 荆芥穗16g 白芷16g 川芎16g 栀子50g等。
  【性状】本品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6g
  【注意事项】⑴老年体弱、大便溏薄者忌用。⑵孕妇慎用。⑶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齿龈炎见上述症状者亦可服用。
  【其他剂型】牛黄上清片 口服:每次4片,每日2次。 牛黄上清胶囊 每粒0.3克。口服:每次3粒,每日2次。 


牛黄上清丸是由牛黄、黄连、大黄、黄芩、连翘、栀子、生石膏、菊花等中药组成。牛黄是方剂中的主药,牛黄不仅具清热降火、解毒的功效,而且具有清心、开窍、镇静、安神的功能,是治疗上焦火旺或心火炽盛所至神经症状如头晕、目眩、烦躁失眠、怔忡、头痛等症的主药。黄连、黄芩是清中上焦火的主药,大黄、栀子能清心火而除烦躁,并泻大肠实热以通便,连翘能清热解毒,生石膏能清肺热而除烦,菊花能清肝火而明目。以上诸药组成的牛黄上清丸具有清热降火、解毒、除烦、疏风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因上焦火盛及心火上炎所至的头痛、目眩、目赤耳鸣、口舌生疮、胸闷烦躁,口渴咽干、大便燥结等症。
  黄连上清丸是由黄连、黄芩、栀子、大黄、连翘、芥穗、菊花等中药组成,方剂中黄连、黄芩、栀子和大黄虽然也是起着清热降火、解毒通便的作用。但由于缺少牛黄则清热降炎除烦及镇惊的功能不如牛黄上清丸强。方剂中配以菊花能清肝明目,配以芥穗以理头风而止头痛。因此,黄连上清丸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一般火盛所至的头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龈红肿、便干口燥等症。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06-06-12 16:33:30
  • 你好:牛黄解毒丸主要成分:牛黄、雄黄、生石膏、冰片、大黄、黄芩、桔梗、甘草。
      性状:大蜜丸。
      功能主治:苦寒辛凉,清热解毒。用于头晕目赤,咽干咳嗽,风火牙痛,大便秘结,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
      用法及用量:温开水送服:大蜜丸:1丸/次,2-3次/日。
      不良反应和注意:
      规格:大蜜丸:3g/丸。
      生产厂家: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非...

    查看全部>>

    你好:牛黄解毒丸主要成分:牛黄、雄黄、生石膏、冰片、大黄、黄芩、桔梗、甘草。
      性状:大蜜丸。
      功能主治:苦寒辛凉,清热解毒。用于头晕目赤,咽干咳嗽,风火牙痛,大便秘结,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
      用法及用量:温开水送服:大蜜丸:1丸/次,2-3次/日。
      不良反应和注意:
      规格:大蜜丸:3g/丸。
      生产厂家: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非处方
      其它:孕妇忌用。
    
    牛黄上清丸【组成】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
      【处方】牛黄2g 薄荷30g 菊花40g 荆芥穗16g 白芷16g 川芎16g 栀子50g等。
      【性状】本品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6g
      【注意事项】⑴老年体弱、大便溏薄者忌用。⑵孕妇慎用。⑶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齿龈炎见上述症状者亦可服用。
      【其他剂型】牛黄上清片 口服:每次4片,每日2次。 牛黄上清胶囊 每粒0.3克。口服:每次3粒,每日2次。 
    
    
    牛黄上清丸是由牛黄、黄连、大黄、黄芩、连翘、栀子、生石膏、菊花等中药组成。牛黄是方剂中的主药,牛黄不仅具清热降火、解毒的功效,而且具有清心、开窍、镇静、安神的功能,是治疗上焦火旺或心火炽盛所至神经症状如头晕、目眩、烦躁失眠、怔忡、头痛等症的主药。黄连、黄芩是清中上焦火的主药,大黄、栀子能清心火而除烦躁,并泻大肠实热以通便,连翘能清热解毒,生石膏能清肺热而除烦,菊花能清肝火而明目。以上诸药组成的牛黄上清丸具有清热降火、解毒、除烦、疏风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因上焦火盛及心火上炎所至的头痛、目眩、目赤耳鸣、口舌生疮、胸闷烦躁,口渴咽干、大便燥结等症。
      黄连上清丸是由黄连、黄芩、栀子、大黄、连翘、芥穗、菊花等中药组成,方剂中黄连、黄芩、栀子和大黄虽然也是起着清热降火、解毒通便的作用。但由于缺少牛黄则清热降炎除烦及镇惊的功能不如牛黄上清丸强。方剂中配以菊花能清肝明目,配以芥穗以理头风而止头痛。因此,黄连上清丸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一般火盛所至的头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龈红肿、便干口燥等症。 
    
    
    
    糖*** | 2006-06-12 16:33:30 516 297 评论
    0/300
  • 2006-06-12 11:35:30
  • 中成药“牛黄解毒丸”(片)是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其组成药物有:牛黄、石膏、雄黄、黄芩、大黄等。主要适用于胃火所致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因牛黄解毒丸对清解实火有效,对虚火却不适宜,故在使用时应当分清胃火之虚实。
      胃中实火多发于体质壮实者,尤其是过食肥、甘或辛辣食品积郁热所致。其症状表现为咽喉及牙龈红肿、疼痛、口干口臭、喜冷饮、大便干燥、舌苔黄厚少津等。此时用牛黄解毒丸,可起清上泻下作用,一旦...

    查看全部>>

    中成药“牛黄解毒丸”(片)是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其组成药物有:牛黄、石膏、雄黄、黄芩、大黄等。主要适用于胃火所致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因牛黄解毒丸对清解实火有效,对虚火却不适宜,故在使用时应当分清胃火之虚实。
      胃中实火多发于体质壮实者,尤其是过食肥、甘或辛辣食品积郁热所致。其症状表现为咽喉及牙龈红肿、疼痛、口干口臭、喜冷饮、大便干燥、舌苔黄厚少津等。此时用牛黄解毒丸,可起清上泻下作用,一旦大便通畅,诸症多能减轻。
      胃中虚火多因胃阴不足或肝肾阴虚引起的虚火炎症,多见于体质较弱的人。患者可能出现咽喉及牙龈疼痛状况,但不红肿,口臭和口干也表现的不太明显,即使口渴也不喜欢冷饮,舌质红但少苔或无苔,也时有大便干燥现象。属于这种虚火炎症者,不宜服用牛黄解毒丸。
    
        牛黄上清丸是由牛黄、黄连、大黄、黄芩、连翘、栀子、生石膏、菊花等中药组成。牛黄是方剂中的主药,牛黄不仅具清热降火、解毒的功效,而且具有清心、开窍、镇静、安神的功能,是治疗上焦火旺或心火炽盛所至神经症状如头晕、目眩、烦躁失眠、怔忡、头痛等症的主药。黄连、黄芩是清中上焦火的主药,大黄、栀子能清心火而除烦躁,并泻大肠实热以通便,连翘能清热解毒,生石膏能清肺热而除烦,菊花能清肝火而明目。以上诸药组成的牛黄上清丸具有清热降火、解毒、除烦、疏风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因上焦火盛及心火上炎所至的头痛、目眩、目赤耳鸣、口舌生疮、胸闷烦躁,口渴咽干、大便燥结等症。牛黄上清丸针对里热上攻、热毒蕴蓄的病机,应用广泛,以苦寒的牛黄,清解心肝经的实热火毒为主
    老*** | 2006-06-12 11:35:30 523 299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