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孩子中考前家长如何做

首页

孩子中考前家长如何做

孩子中考前家长如何做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6-25 16:27:45
    一、心理支援,本来孩子中考前很焦虑,不要一遍一遍问孩子,默默支持,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二、营养支援 中考是孩子人生重要时期,身体、心理受到极大的考验,注意营养搭配,注意给孩子合理配餐
    三、知识储备支援 多给孩子经验指导,对孩子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并指导。孩子这时压力很大,家长需要鼓励和帮助,帮助孩子把弱点及时请家教补上去,多问问需要帮助什么,切记少提分数,后勤工作做好,督促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比如考试前提醒,仔细点,审题清楚。当然你可以去带孩子去精锐了解一下,他们有一系列应对中考的举措,还有心理咨询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中肯的鼓励、及时的帮助,会让孩子有无尽的动力,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然,要想做到心灵上的陪伴,家长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了...
    

    杨***

    2019-06-25 16:27:45

其他答案

    2019-06-25 16:27:45
  •   下个答案:
    一、要学会与学生沟通
    初三的学生变得不愿与家长沟通,不愿意接受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安排,希望自由独立,渴望长大,但又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加之升学的压力加大,往往表现出烦躁的情绪,易发怒,易走极端,他们不再盲从于教师、家长的权威,变得独立而有主见,叛逆而不顺从。
      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法,主动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心声。交流时要特别注意 1、要平等。以一个朋友、一个同学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替他们去分析心里的郁闷,让他们感觉到你的真诚,打消他们的顾虑,让他们在你的面前能够敞开心扉。 2、找准话题。每次成功的交流必须从一个话题入手,对话题的选取不能生硬,如:今天上课认真听讲了吗?作业认真完成了吗?考试成绩怎么样呀?而应该是基于平等的随便问问:今天学校有什么新鲜事?你的同桌换了吗?喜不喜欢他?你的语文老师讲课有什么特色?你的课本中有哪些优美的短文,读两段美文给我解解闷,等等。
      寻常的交谈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产生亲近感。 3、鼓励。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正面的鼓励赏识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比如一次考试考砸了,与其嘲讽他:瞧你这模样,还有什么出息。不如换一个角度,效果会大不同:这么难的题目,也得了60多分,不错呀!下次争取再高些! 二、面对中考,激发学习动力 1、家长定位要准确。
      应该让孩子明了中考的意义。只有孩子重视了,他才有动力,才能自觉地投入初三总复习中去。家长的任务不是替孩子下决心,而是帮助孩子做好思想工作,帮助孩子客观分析他的能力和原来的学习水平,找出他(她)可能进步的潜力,树立孩子的信心,确立要奋斗的目标,鼓励其努力拼搏。
      与此同时,要创造一个和谐的稳定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2、“帮”。进入初三后,家长要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计划要 切实,力所能及,欣赏他(她)们的每一点进步。要善于与孩子沟通倾听他们的呼声,引导教育,少指责,多表扬。
      在日常生活中,从生活小事入手,帮孩子形成严谨认真的习惯,使其逐步养成精细、审慎、耐心的态度和习惯。帮助孩子安排好作息时间和合理的饮食。 3.早动手,先下手为强。初三第一学期末,中考各科的内容大部分就要讲完了。因此,在保证新知识学会的基础上,最好抽一定的时间开始总结所学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网络。
      尤其对初一、初二的个别落后的科目,要提前着手进行补差补漏,等到初三第二学期综合复习再补,孩子的时间就很难安排了。 4.家长提醒学生实现中考前四个抓住。抓住课堂听讲不放松,提高课堂听课的质量;抓住书本不放松,中考70%的考题来自课本,不读书,只做题是无源之水;抓住练习,在做题中寻规律,找方法;抓错题,建立错误档案,不断总结错误,犯过的错误不再犯。
       三、要关心孩子的成长环境 家长最重要的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追求与情操、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这些都能对孩子起着榜样作用。家长教育孩子,可以说是全天候的,家长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时才教育孩子的。
      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为保证学校教育的延续性,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一致,不能唱反调,比如: 1、为了教育孩子,老师有时候给学生一个善意的谎言,家长一定不能揭穿; 2、有时在气头上,任课教师可能有不当的教育方式,希望家长能够理解,如果家长确实不能接受的话,请直接与班主任联系,我们会提醒任课教师,但一定不要当着学生的面提出;如果孩子对某个任教师有意见的话,要正确引导,不能由着学生的性子,有问题及时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沟通; 现在社会风气不尽人意,有时候在学校辛辛苦苦的五天半教育,还赶不上学生两天的所见所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5+2=0,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尽量少接触社会上的一些黑暗面,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宽松、合谐的环境。
      否则,他们会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缺乏信任、甚至产生怀疑,使得我们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激***

    2019-06-25 16:27:45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