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王志均对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研究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首页

王志均对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研究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王志均对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研究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5-12-22 17:03:44
  •     对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研究 胰液分泌调节的研究,曾受到神经论观点的束缚。虽然有人早已发现将盐酸注入小肠可引起胰液分泌,但还是将此现象归因于神经机制。直到1902年,英国学者William Maddock Bayliss(1860~1924)和Ernest Henry Starling (1866~1927)发表论文“Mechanism of pancreatic secretion”(胰腺分泌的机制)(Journal of Physiology,26;302)证实盐酸可刺激小肠粘膜产生促胰液素,该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胰腺,刺激胰液分泌。
      这样才产生了激素调节的新概念。从此,消化液分泌的激素调节就成为消化生理的重要研究领域。1943年英国学者A。A。Harper和H。S。Raper又从小肠粘膜中提取了另一种调节胰液分泌的激素——促胰液素(后来证明它与胆囊收缩素为同一物质),并证明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分别调节胰液中水和碳酸氢盐以及胰酶的分泌。
      他们发表的论文题为“Pancrozymin,a stimulant of secretion of pancreatic enzyme in extract of small intestine”(促胰酶素,小肠提取物中胰酶分泌的刺激物)(Journal of Physiology,1943,102:115)。
      在此之前,美国学者A。C。Ivy和E。Oldberg证明小肠粘膜提取物中存在胆囊收缩素(A hormone mechanism for gallbladder contraction and evacuation。Am J Physiol,1928,86:599)。
       后I。Jorpes和V。Mutt将这些物质提纯,并阐明其全部氨基酸序列,证明促胰酶素与胆囊收缩素是同一物质。但是要进一步阐明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这两种激素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生理意义,还必须了解哪些食物进入小肠后能引起促胰液素或促胰酶素的分泌,以及神经和激素在调节胰液分泌中所起作用的大小。
      要回答上述问题,在实验方法上必须做到:既要让胰腺保留在动物体内,又要将胰腺丰富的神经支配完全切除,还要让胰液流出体外以便收集和分析。王志均采用给狗自体移植胰钩部的巧妙方法,达到了这个目的。 这要进行两期复杂的手术:第一期是将带有胰主导管的胰钩部和胰头部的一部分从胰腺切下,移植于皮下,同时使胰导管与右侧第二乳头(剪去乳头尖)相连,以便胰液由此通道流出体外;第二期是切断移植胰腺与腹内连接的所有血管,并安装十二指肠套管和胃套管,以便通过前者向肠腔内灌注各种实验物质,通过后者将胃液引流出体外以控制实验条件。
      他利用上述制备首次详细观察了各种食物在小肠中引起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情况,发现盐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和肥皂(油酸钠)以及糖类食物在小肠内对两种胃肠激素的释放产生不同的作用。这项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次较详细地阐明了胃肠激素释放的天然刺激物,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自1970年代初放射免疫测定法建立以来,许多学者通过直接测定血液内激素浓度而完全检验了王志均早年的工作,因此他的论文“Physiological determination of release of secretion and pancreozymin from intestine of dogs with transplanted pancreas”被国内外同行誉为消化生理的经典工作。
       消化器官对代谢的影响 1950年代,王志均对一个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给狗仅仅假饲5分钟,而引起的胃液分泌竟持续两个多小时。当时他推断必有体液因素参与调节,并设想这种体液因素可能是胰岛素。于是他利用食管瘘狗观察了假饲对血糖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取消肾上腺髓质作用的条件下,假饲果然引起血糖浓度的降低,而且这一反应在注射阿托品、切断双侧膈下神经或胰外来神经后即消失,这说明这种反应是一种通过迷走神经传出的神经反射活动。
      但这里存在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假饲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或血糖浓度的变化不大,这似乎难以解释假饲后胃酸持续分泌的现象。这一反应的意义何在?他进而考虑,消化吸收与物质代谢是两个紧密关联的生理过程。进食活动预示着将有大量营养物质被吸收入血,而血液中的营养物质的浓度在激素,特别在胰岛素的调节下是相对恒定的。
      进食活动引起的胰岛素释放,无疑有助于使即将吸收入血流的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尽快地得到安置(贮存),从而可防止它们在血液中的浓度发生过大波动。这正反映了机体功能调节的精密性和整体统一性。于是,“消化器官活动可以通过神经体液途径影响紧接着的中间代谢过程”这样一个新思路便形成了。
       以后,王志均指导他的研究室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工作,观察了进食活动,机械扩张胃、小肠区域和胰管等部位对糖和脂肪代谢的影响,并对其神经体液机制和中枢定位进行了分析。这项工作进行了12年,完成论文20篇,1964年进行了初步总结。美国学者H。
      R。Unger等于1969年提出肠—胰岛轴(enteroinsular axis)的新概念,它包括将有关食物进入胃肠道及在其中消化、吸收的信息传递给胰岛各型细胞的全部机制,这与王志均早些时候提出的观点是一致的。 王志均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如下。
      第一,首次阐明了胰岛激素的神经反射性调节。1950年代初他便通过假饲实验证明了生理性刺激可以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胰岛素的释放。在国外直到1971年才有人在患肥胖症的青少年身上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并得出同样的结论。在1964年,他们用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和生物鉴定等间接方法,第一次指出胰岛A细胞对胰岛素的释放受交感神经调节。
      国外学者到1971~1973年才陆续报道用放射免疫测定法直接测定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而得出同样的结果。第二,阐明了迷走—胰岛素系统和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在进食活动对糖代谢调节中的拮抗作用。 迷走—胃泌素机制在胃液分泌神经反射期中的重要性 传统的胃肠生理学曾认为,胃液分泌的神经反射是一个由迷走神经传出的纯神经机制。
      但在1930~1940年代,有人指出兴奋迷走神经可引起胃窦释放胃泌素。因此神经反射期是否也有体液因素参与,这问题引起了争论。 俄罗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造的巴氏小胃,一直是研究胃液分泌神经调节的一种经典制备。但它也存在以下缺点:①小胃与主胃隔离后不再接触食物刺激,时间久了其分泌功能难免衰退。
      ②小胃分泌的胃液经常流失于体外,这会影响动物的健康。③小胃的胃液分泌量少,不易准确地进行测量和分析。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王志均特别设计了一种狗胃肠四通瘘,该制备分3部分:胃窦小胃、由胃底和胃体组成的胃瘘和十二指肠瘘。经腹壁置入四通套管。套管系铜质,T字形,有3个底盘与胃体断端、胃窦断端、十二指肠断端相通,不进行实验时用管塞将直管塞住,胃肠内容物不致外流。
      实验时取出管塞,置入一个分隔为3个腔的内套管,此管可以截断胃体与胃窦以及十二指肠间的通道,还可使三者相互隔离并分别与体外相通,从而得以收集这些部位的分泌物。在这种制备中平时食物仍能沿正常通道——胃体、胃窦到达十二指肠,实验狗的饮食与正常狗无异。
      实验时则可暂时截断胃与十二指肠或胃体与胃窦之间的通路,也可使三者互相隔离并分别与体外相通。这样可以从全胃而非小胃收集到较多的胃液,而且该制备具有完整的神经支配,还可以进行胃窦灌流等实验,因此可以取得旧法不能取得的重要实验结果。他于1965年在《中国生理学报》发表题为“迷走—胃泌素机制在胃液分泌神经反射期中的重要性”一文,指出:①切除胃窦后,由假饲及胰岛素低血糖引起的总酸排除量较切除胃窦前减少80%以上。
      ②迷走—胃泌素的作用远比迷走神经的作用为强,且两者间有相互加强的作用。这篇论文无可争议地阐明了迷走—胃泌素机制在胃液分泌神经反射期中的重要性,从而对持续数十年的一场争论作出有力的回答。 。

    2***

    2015-12-22 17:03:4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