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防治九大误区是什么?

冠心病防治九大误区是什么?
房*** | 2016-07-06 09:01:33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7-06 09:56:33
  • 冠心病防治的九大误区是以下九项:
    
    (1) 老年人才得心血管疾病
    
    有些年轻人认为,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人的专利病。其实不然,就高 血压而言,仅在我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发病率就已达到8%。所以,对 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应定期测量血压,特别是在30岁以后更应如 此,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生活中应注意纠正诱发血压增高的饮酒、口 味过咸等不良习惯。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脏病...

    查看全部>>

    冠心病防治的九大误区是以下九项:
    
    (1) 老年人才得心血管疾病
    
    有些年轻人认为,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人的专利病。其实不然,就高 血压而言,仅在我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发病率就已达到8%。所以,对 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应定期测量血压,特别是在30岁以后更应如 此,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生活中应注意纠正诱发血压增高的饮酒、口 味过咸等不良习惯。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早在青 年甚至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当然,血管只有狭窄到一定程度,或合并急性 血栓形成时才会带来明显症状。由于饮食、生活习惯及外界环境等影响,目 前我国的冠心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很多年轻人出现了冠心病心肌梗死,甚 至因此而死亡。
    
    (2) 运动量越大越好
    
    现代人特别是办公室一族,工作生活紧张,没时间锻炼,偶尔有一点放 松时间便跑到健身房狂练一番,或是一口气爬到山顶,以为这样对身体有好 处。殊不知,这样做的危害更大。这类人由于长期工作紧张,体能透支,疾 病已悄然而至,一旦激烈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大大增 加。其实,运动后有点喘、微微流汗、每话不累,这样的运动强度才是适当 的。若活动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明显感到疲乏,甚至有头晕目眩等不适 症状,就说明运动过量了。
    
    (3) 尽量不吃药
    
    很多冠心病患者平时犯心绞痛的时候,总是先忍着,尽量不吃药,认为 经常吃药,以后就无效了,其实不然。心绞痛的急救用药如硝酸甘油等,只 有长期服用且每天服用的频率又很高的时候,'才可能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 甚至一天服用三四次,并不会形成耐药性。另外,心绞痛发作时及早服药治 疗,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减轻心肌损伤,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4) 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好
    
    有些冠心病患者对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太少,觉得手术有风险,在紧急 时刻不愿选择急诊介入手术,错失救治良机,甚至失去了生命。其实,冠心
    
    病介入治疗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它为冠心病提供了药物治疗以外的一种非常 有效的治疗方法。冠心病介入治疗创伤小、效果好,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患 者的生存率。
    
    然而,有资料表明,在我国仅有30%的急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患 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了紧急介入手术;高达7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由于 种种原因选择了药物保守治疗,但效果很不理想。
    
    (5) 放上支架就万事大吉
    
    很多经常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症状迅速消失,甚至可以恢 复体力活动,就以为万事大吉了。其实,支架治疗只是一种物理治疗,它通 过改善血管局部狭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而使心绞痛得到缓解。其实,这类 患者由于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他部位同样也会发生狭窄,危险性仍然存 在。更何况有些患者血管病变较多,支架只是放在了几个重要的部位,还有 的狭窄血管没有放支架。因此,即使放了支架,同样应注意按健康的生活方 式生活,根据病情按医生要求继续服药治疗
    
    。
    
    (6)化验结果正常
    
    
    
    无需调脂
    
    有些患者血脂在正常范围内,可
    
    是大夫却给开了调脂药,他们认为这
    
    是胡乱用药,其实不然。近年来,国
    
     内外的一些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血
    
    脂化验检查结果正常并不一定不需要
    
    调脂治疗,关键要看个体情况。例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 3.51毫摩/升(135毫克/分升),就健康人而言属正常范围,无须调脂治疗; 但对患过心肌梗死,或是做过支架治疗、冠脉搭桥手术者,或是糖尿病患者, 或同时有上述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则该血脂水平就偏高。把LDL-C降至 2.6毫摩/升(100毫克/分升)以下,可明显改善这类患者的预后,减少心血 管事件的发生。另外,对于急性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调脂药可起到稳定冠脉 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发挥该类药物调脂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7) 血脂正常后即可停药
    
    血脂异常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疾病,和高血压一样是终身性疾病。通过 服用降脂药物,血脂可以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并不等于血脂异常就治
    
    愈了。一旦停药,血脂会很快再次发生异常。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当血 压长期稳定后,即可试行减少药物剂量和种类,以最少的药物和尽可能低的 剂量维持目标血压。而对于调脂药来说,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血脂达标后可 以减量或停药。临床观察显示,在血脂达标后减少调脂药剂量往往会引起血 脂反弹。因此,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如出现严重或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不 应减量或停用调脂药。
    
    (8) 调脂药物不良反应大
    
    很多患者认为调脂药不良反应很大,对肝、肾都有毒,觉得即使血脂高 点儿,只要没有症状,还是不吃药为好。其实,就目前最常用的他订类降脂
    
    药来说,大多数人对它的耐受性良好,通常只有0.5%〜2%的病例发生肝# 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的不良反应。而且,减少药物剂量后,常可使这些人知 高的血清氨基转移酶下降,再次增加剂量或选用同类药物时,血清氨基转移 酶常不会升高。如果患者尤其是联合用药患者肌酸激酶(CK)高于正常值上 限两倍以上,则应慎重考虑,予以减量或停药、随访,待症状消失、CK下降 至正常,再重新开始治疗。另外,是否选用降脂药一定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权衡利弊后决定。
    
    (9) 高血压没有症状不用治疗
    
    大约有50%的早期高血压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这种高血压潜在的危险很 大。这是因为,明显的症状会促使患者及时就诊和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助 于病情的控制;而没有症状的人,只是由于个体差异,对高血压不敏感,但 高血压所造成的危害却不因症状的有无而消失。很多人直到出现心力衰竭、 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后才去治疗,悔之晚矣。另外,高血压病因复杂,临床 分型很多,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性、适应性和耐受能力又各不相同,各种降 压药的性能也各异,因此不能用相同的模式服药,而应坚持“个体化”的用 药原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治疗,不可单纯依靠别人的经验服药。 
    暂*** | 2016-07-06 09:56:33 45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