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国大气和水体污染状况与特征及其防治对策

首页

我国大气和水体污染状况与特征及其防治对策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6-04-07 16:04:46
  •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姜 罡 丞
    [提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加速, 城市大气污染加剧。为了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对
    大气污染进行综合防治已迫在眉睫。本文试从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特征出发, 结合我国国情, 探讨“三
    策”(控制污染、合理布局、生物措施) 并举对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问题。
       [关键词]  大气污染 防治 城市 中国 11 我国的城市大气污染 111 大气污染的概念 大气圈是一个约有 5×1018立方米空气的大贮存库, 各种大气成分包含其中。大气具有一定的自净作用, 但并不是 一个无限的贮存库,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 大气中的废物不断增加, 超出大气的自净力后, 就造成了大气污染。
      简言之, 大气成分的质和 (或) 量的改变, 即大气污染。 112 城市大气污染的来源 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是人为造成的, 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引起的。主要污染有三大类: 工业企业、交通运输和 生活炉灶包括采暖锅炉。 11211 工业企业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煤和石油是重要的工业燃料, 燃烧后排放出有害物质进入大气。这 些有害物质包括烟尘、二氧化硫、烃类、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以及重金属粉尘等。另一方面, 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还 排放出烟尘废气, 其有毒成分随工业企业性质不同而不同, 如氯化物、氟化物、飞絮等。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 1998 年 6 月 3 日发布的《1997 年中国环境状况报告》我国空气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 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烟尘。1997 年二 氧化硫总排放量为 2346 万吨, 其中工业来源的为 1852 万吨, 占 78194%; 烟尘排放总量为 1873 万吨, 其中工业来源 为 1565 万吨, 占 83156%。
      华中、西南酸雨严重, 华南酸雨污染有上升趋势, 北方的图门、青岛等地酸雨污染较严重。 11212 交通运输排出的废气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日益严重。近几年, 我国城市交通事业发展迅速, 出租车、私车 尤其是摩托车成几何增长, 数量达到了过饱和程度, 导致交通拥挤, 车辆尾气排放量剧增。
      由于车辆尾气排放高度距人 们呼吸带近 (离地面 115M 左右), 能直接被人体吸收, 所以虽其排放量占空气中废气的比例很小, 但其危害程度不可 低估。车辆尾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烃类、铅化物等, 在城市交通频繁地段, 常常因紫外线参与而形成 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物, 增大城市空气污染的毒性。
       11213 生活炉灶包括采暖锅炉是城市大气污染的第三个来源 炉灶和采暖锅炉数量多而分散, 燃烧不完全, 烟囱低或者就没有烟囱, 排放的废气不易稀释扩散。这些污染源又十 分接近居民, 对居民的危害程度也不容忽视。1997 年, 我国生活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 494 万吨, 占排放总量 2346 万吨的 21106% , 烟尘排放量为 308 万吨, 占总排放量 1873 万吨的 16144%。
       上述这些城市大气污染源, 在城市大气中增加了大量的非正常成分, 而且也改变了城市大气的正常成分之间的比 例。烟尘增多、氧气和二氧化碳比例失调, 毒气超标, 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例如: 城市大气中, 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升高, 使氧气的含量比例下降, 造成人们呼吸困难, 另一方面还造成“温室效应” 导致城市气温 , 升高; 细小的烟尘能长期悬浮在大气中, 形成一种“微尘云” 一方面既反射阳光, 另一方面阻隔热量向外散发, 烟尘 , 大量存在又易使人患呼吸道疾病。
       113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特点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正在加速发展, 由于过去对环保认识不足, 大气污染近几年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 具体地说,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1311 悬浮物含量高。北方内陆城市由于气候干燥, 水资源短缺, 车辆多, 除有害气体外, 街道空气污染物中飘 尘、降尘和铅尘量大。
       11312 含菌量大。由于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小, 人口密集, 大气中细菌含量高。个别城市街道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 量达数十万个, 商场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达数百万个。 11313 冬季比夏季污染重。北方城市落叶树种比例较大以及北方城市冬季取暖等原因造成了我国城市冬季比夏季 污染严重。
       11314 新兴城市和小城市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由于前几年一些小城市和新兴城市, 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 没有把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搞粗放经营, 浪费资源, 耗能过大, 污染严重。尤其是二氧化硫和颗粒悬浮物严 重超标, 甚至出现了酸雨情况。
       ·27· 21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 在目前大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 根据我国国情要解决城市污染问题, 必须加大执法力度, 彻底改变“有法不依, 执 法不严”的状况,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控制污染源, 在旧城改建和新建城市规划时, 合理布局工业企业, 合理规划城市 绿地, 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控制大气污染源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 合理工业布局重在防, 而生物措施, 搞好城市绿化 是防治结合。三者应并重, 不可偏废。 211 控制污染源 21111 加强大气监测, 大众媒体监督。在控制污染源方面, 首先应加强监测预报工作, 进行公众舆论监督。
      城市 的空气质量应象天气预报一样, 天天预报, 一是唤醒全民对生命之气——大气质量的关注, 另一方面, 对主要大气污染 源的工业企业增加压力。 21112 促使企业进行工艺改造, 加大环保投资。要加大执法力度, 对那些耗能大、污染重、效益差的企业, 依据 环保法规及行政的、经济的调控手段, 坚决实行关、停、转, 对污染大户要强制执行环保处理措施, 促使其达到国家规 定级别的排放标准。
      工业企业也应站在保护人类生命之气的高度积极进行工艺改造, 加大环保投资力度, 对废气的排放 进行综合利用, 杜绝或减少滴、冒、跑、漏, 能进行密封生产的要进行密封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毒 害程度。 21113 新建工业企业应坚持“三同步”。
      新建工业企业时, 要坚持生产设施与环保设施同步预算, 同步施工, 同步 运作的“三同步”方针。值得引起注意的是, 一些工业企业开建时, “三同步”只是设计同步, 这等于“纸上谈兵”。防 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应在开建资金上给予保证, 如果只有生产设施投建资金, 环保设施资金缺额或根本没有, 有关部门 应坚决不予审批投建。
       21114 控制大气的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治理交通污染首先要确定城市规模, 控制人口数量。第二要控制车 辆数量, 尤其是要把摩托车及出租车数量控制在适量水平, 不应任其发展。第三要对车辆能源进行改革。从目前来看, 推广无铅汽油和推广汽油车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技术具有可行性, 从长远来看, 要开发和生产对大气无污染的新型能源车 辆, 如太阳能、电能车辆等, 从根本上解决车辆尾气污染问题。
       控制生活污染源有一定困难, 但如果措施得力, 办法可行, 仍然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像北方城市冬季的取暖问 题, 应采取全市集中供热的办法, 不准私建锅炉, 同时国家应大力发展电力事业, 降低电费, 引导城市居民进行厨房革 命, 以减轻生活煤灶对大气的污染。
       212 合理城市工业布局 即使达到国家规定的废气排放标准的工业企业, 其气体排放物仍对大气有一定的污染。所以, 在旧城改建和新城规 划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 包括主导风向和地理环境。在工业企业选址时, 从大气影响方面考虑, 应注意以下三 点: 第一, 根据城市的主导风向, 厂址应选在下风向; 第二, 厂址应选在空气流通, 利于废气扩散和稀释的地方; 第三, 与居住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距离的大小,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防护级别标准执行。如氮肥生产企业属于一级防护企 业, 应与居住区有 1000 米距离, 这之间应种植卫生防护林带。 213 搞好城市绿化 搞好城市绿化是防治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生物措施。利用植物杀菌、滞尘、吸收有毒气体、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比 例等特性, 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提高城市大气质量。
       21311 搞好城市绿地规划 我国地域辽阔, 各市要根据自身所处位置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做出科学的可行的绿地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应充分 注意点 (如公园)、线 (道路)、面 (居住区) 绿化相结合, 使整个城市绿地成为一个相互连结的系统, 以充分发挥绿地 的作用。
       21312 选好树种, 搞好卫生防护林的营造与管护。树种的选择应以选用对大气污染抗性强的本地树种为主, 北方 城市应考虑适当扩大常绿树种的比例。街道绿化也应考虑选配杀菌力强的树种配合主干树种种植。工业企业与居住区之 间营造卫生防护林, 对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卫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卫生防护林带可起到过滤作用, 减少大气污染, 同时 还可以部分吸收有毒气体。主林带可以由平行营造的 1—4 条林带组成, 并适当布置垂直的副林带。卫生防护林由多种 抗性强的乔灌木组成混交林, 实行负责制, 加强管理与看护, 不得随意砍伐, 确保卫生防护林安全。
       21313 保证绿地。目前, 各市占用侵占绿地现象比较严重, 或者虽留有绿地但没有充分利用, 成为荒地。为此各 市必须立即制止对绿地的侵占; 新建项目时, 在留足绿地面积的同时, 必须留足绿化资金。 绿色植物是天然的空调器, 义务卫生防护员。
      各市应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法规, 搞好城市绿化工作。 防治城市大气污染是一个牵涉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上述“三策”的实施需要全社会来共同行动。唯其如此, 才能 还大家一个空气清新、洁净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 ] 中国环保总局《1997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1998 年 6 月 3 日。
       , [2 ] 扬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 年 12 月。 , [3 ] 苏智先、王仁卿《生态学概论》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9 年 9 月。 , 水 体 污 染 及 其 防 治 对 策 薛志成 (辽宁省辽中县水利局, 辽宁 辽中 110200) 〔提 要〕 通过对水资源污染影响因素及水域内水污染的现状的分析, 针对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了防治水资源污染所 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水污染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 992。 3   文章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9- 0088(2001)03- 0054- 02 地土壤性质、作物种类而一味追加化肥来提高产量, 这样做的 1 概述 后果造成了作物生长不良, 产量、质量下降, 土壤板结等, 另一   目前, 我国中小城镇, 对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尚未引起足 方面使部分化肥随地表径流流入水体造成了污染, 从而加速 够的重视。
      有些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水体或渗入地 了水体污染速度。 下, 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 使部分水资源丧失了可利用 2。 2 工业污染 功能, 给人民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同时也 通过对该县工业企业污染调查表明: 每年直接或间接地 进一步加剧了中小城镇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排入水体的废水为 562 万 t。这些废水大多数未经任何处理直 目前, 水资源危机已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小城镇国民经济 接排放。是造成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 同时, 由于燃煤和机 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 提高群众的认识, 保护水资源, 防 动车辆排放的 SO2 及其它污染物在空气中扩散迁移形成的 止水污染, 提高水环境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解决这个问题, “酸雾”或“酸雨”降于地表, 随地表径流流入河道、水库等水体 必须摸清影响水资源污染的因素以及提出解决水污染的有效 中而污染了水资源。 方法、措施。 2。 3 城市生活水污染 该县城市生活污水年约排放 185 万 t, 除生活污水外, 还 2 水污染的主要途径 有医院污水等。
      这些污水也未经处理而全部排入水体, 造成了 2。 1 农业污染 水资源的污染。 据某县 1995~ 1998 年的农药用量调查资料, 全县平均使 2。 4 垃圾等污染 用量为 0。 094 kg hm2。农药进行虫害防治时, 除被生物吸收, 目前, 由于对垃圾造成的水体污染认识不足, 生活垃圾及 挥发分解一部分外, 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水份中, 然后农田排 工厂生产所产生的废渣沿河道旁、池塘边随意堆放。
      在经过雨 水和地表径流排入水体, 这些携带了大量有害成份的废水造 淋后, 其中的有害成份随雨水而进入到水体中造成了水资源 成了水体的污染; 同样,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农民不按当 的污染。另外, 对地下水资源盲目、掠夺式的开采, 造成了地下 能满足水文事业的需要, 还应给以政策扶持, 如在水费和将要 息测、预、报系统转变。
       征收的水资源费中以适当比例补助水文的相应劳动, 另外水 综上所述, 黄河现代水文的特征应体现水量、水质、水资 文自身适当创收作为补充, 逐步形成三位一体投资机制。 源相结合; 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相统一; 投资渠道以国家为 4。 6 水文要从粗放水文向科技水文转变 主, 政策扶持为辅, 自身创收为补充三位一体; 黄河防汛、水资 科学和技术的高度融合已成为当代科技发展的一个特 源配置, 规划治理三项服务为宗旨。
       征, 水文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逐渐形 责任编辑: 孙秀堂 成了一体的、有机的科学技术体系。随着水文设施设备的更新 改造, 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等手段不断改进提高, 水文工 作将不断实现测、报、研一体化新机制, 水文成果的科技含量  收稿日期: 2001- 04- 20 日益增大。
      水文工作应从提供原始资料为主向提供分析研究  作者简介: 时连全(195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薛志成 55 水位的持续下降, 也为地表污水渗入地下提供了有利条件。 流污染的措施之一。因此, 建立在枯水季节可利用上游水库放 这些污染物造成水体污染使该县河流水质发黑、发臭、腥 水进入河流以改善其水质。
       臭难闻, 有些河段甚至鱼虾绝迹, 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严重影 3。 2 非工程措施 响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下游两岸因引用被上 (1) 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群众对水污染的认识。水资源保 游污染的废水浇灌水稻, 使大片的水稻等枯死, 造成了极大的 护涉及千家万户, 各行各业, 必须动员广大人民群众都来重视 经济损失。
       水资源保护工作, 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 多 城镇下游沿河两岸的地下水由于接纳了地表污水的入渗 种渠道大力宣传《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规, 增强 补给, 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特别是由于排污量大增, 加剧了 公众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
       污染的程度。经分析表明: 现在城镇内已有 90% 以上的水井 (2) 认真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水源保护方针。水资源 水污染物超过了饮用水标准, 面积已达 30 多 km2, 并且对城 管理部门要与排污户以及企业内部建立水资源保护目标管理 镇内的深层地下水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城镇下游两岸也出 责任制, 对造成水污染的部门, 不但按规定收排污费并视情节 现了地下水水质严重超标的现象。 处以罚款, 而且还要追究负责人的责任, 对其进行教育并限期 水资源污染与水量关系密切。不同时期的水质污染状况 进行治理。 不同, 枯水期污径比大, 水体本身稀释自净能力差, 酚、氨氮、 (3) 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加强对企业排污总量的控制。
       COD、 等污染突出, 而在丰水期, 污染程度有所减轻。 DO 为了减轻水污染, 对于排放废水的单位必须坚持首先向水资 总之, 水资源污染, 水质恶化已不同程度地对生态环境产 源管理部门进行排污申请, 水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各水环境承 生了影响。
      因此, 治理水污染, 恢复水环境已成为当今刻不容 受污染负荷能力, 核算污染物排放量; 按水体的自净能力, 逐 缓的事情。 步对企业实行排污总量控制, 排污单位待批准后方可进行排 污。对超量排放的单位, 加倍征收排污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 3 水污染防治对策 排污单位的水源保护意识, 使水污染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为了提高水环境质量, 防止水质的进一步恶化, 必须采取 (4) 推广毒性低、残留期短的农药及化肥。推广毒性低, 残 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统筹兼顾, 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 留期短的农药和化肥并进行合理的施用, 降低农产品的农药 效益和环境效益。
       物和化肥含量, 提高产品的质量, 保护水环境。 3。 1 工程措施 (5) 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要认真加强地下水资源的 (1) 抓好重点企业工业废水处理的技术改造是控制污染 统一管理, 合理布局, 严格水井开采审批手续; 迅速建立地下 物排放的关键。
      对重点污染企业要积极引进并开发利用低毒 水资源监测机构, 设置地下水动态监测网, 努力控制地下水污 无毒, 不用水或少用水的新工艺、新设备, 对一些用水量大, 污 染范围和发展趋势, 及早消除地下水资源污染的隐患。 染轻的废水推行循环供水系统,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减少废 (6) 制订重点区域水资源保护规划, 切实保护城镇供水水 水排放量。
       源。为了确实保护城市供水, 必须制订各级行政区域的相应水 (2) 抓好重点污染区段污水厂的兴建工作。随着国民经济 源保护和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 并采取有效的行政措施加以 的发展, 水资源的利用量在增加, 污水量及所含的污染物种类 贯彻。
      为此要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机构以及水利执法 也不断增加, 为了使这些被污染的废水不排入河道污染水资 体系, 强化依法管理与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水资源管理部门要 源, 建议在城镇重点污染区建立污水处理厂。 质和量两个方面并重管理, 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既要管好 (3) 抓好小型污染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对乡镇企业和小 水量, 做到合理开发, 科学管理, 保证各部门的需水要求, 又要 型企业, 可以修建一些高效氧化塘或污水塘坝, 通过管道汇集 管好水质, 向社会提供优质水源。 废水, 经过简易处理或充分利用土地微生物净化能力, 降低污 (7) 在开展水污染防治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利用的 染物含量。
       工艺、设备和技术, 但与目前水污染的现状不相适应。开展对 (4) 做好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的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所 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研究已成为水资源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 产生的工业废弃物及城镇居民生活垃圾不能随意地堆放在河 课题。如增加水循环利用率, 提高废水、废物回收利用技术, 利 滩水边或直接倒入水中, 要设置专门的废渣等垃圾堆放地并 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监测和资料汇编等。
       进行定期专门处理。 责任编辑: 孙秀堂 (5) 利用水利工程改善水质。随着污水排放量的不断增 加, 当排入河流的污染物的总量超过河流的自净能力时, 河流 发生污染, 因此减少污染负荷增加河流稀释能力, 也是治理河  收稿日期: 2000- 12- 10 。
      

    助***

    2006-04-07 16:04:4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