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传染科

求助:宝宝40天的时候出黄疸,是否母乳性黄疸?

宝宝现在42天,40天的时候发现宝宝面色稍黄,眼白有点黄。
41天时去医院检查,抽血之前刚给宝宝喂过奶,肝功3项结果为:
谷草转氨酶(AST)60.0 U/L,谷丙转氨酶(ALT)59.0 U/L,S/L 1.02
总胆红素 85.2 umol/L,直接胆红素 35.5 umol/L,间接胆红素 49.7umol/L

目前宝宝的状况还和没出黄疸时差不多:食欲好,精神好,反应灵活,大小便次数、颜色正常。此外家人都没有肝炎,也没有携带者。

请问宝宝的肝功检查结果正常么?是否是母乳性黄疸?
b*** | 2005-11-19 14:24:30

好评回答

2005-11-19 22:51:47
陋*** |2005-11-19 22:51:47 106 38 评论
这位母亲你好:
一般的母乳性黄疸,只要血中的胆红素不是很高,尤其是间接胆红素不是很高,就不可怕了。因为只有间接胆红素特别高,或者在婴儿患有其它疾病的时候,婴儿的血脑屏障功能(一种保护婴儿大脑的防御功能)降低的时候,大量胆红素进入大脑细胞,才会引起脑功能障碍的。看你的孩子的化验值,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并不是很高,是不会发生上述危险的。

不过,如果因为有黄疸,影响你的孩子的乙肝疫苗注射,你可以...

查看全部>>

这位母亲你好:
一般的母乳性黄疸,只要血中的胆红素不是很高,尤其是间接胆红素不是很高,就不可怕了。因为只有间接胆红素特别高,或者在婴儿患有其它疾病的时候,婴儿的血脑屏障功能(一种保护婴儿大脑的防御功能)降低的时候,大量胆红素进入大脑细胞,才会引起脑功能障碍的。看你的孩子的化验值,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并不是很高,是不会发生上述危险的。

不过,如果因为有黄疸,影响你的孩子的乙肝疫苗注射,你可以口服汤药退黄的。从我们的临床实践来看,对母乳性黄疸效果不错。具体配方如下:茵陈5g、茯苓5g、栀子5g、车前子(车前草也行)5g,一付药熬2次,然后将其混淆在一起,一天之内服完(可以多次饮用),连服3天就应该有效果的。

再有,就是想问你一下,你孩子化验那家医院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正常值都是多少?如果AST是60u/L的话,在我们医院就是异常值了。
还有你家孩子的直接胆红素为35.5umol/L,也是略有升高,应该再复查一下。

不知道说明白没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助孩子健康成长。
0/300

其他答案(共9个回答)

    2005-11-19 16:56:48
  • 新生儿一般来说都有点黄疸的。严重的话,出生时医生会采取措施的。轻度的不要担心,大点就没事的。
    w*** | 2005-11-19 16:56:48 89 44 评论
    0/300
  • 2005-11-19 16:40:16
  •   有的宝宝刚出生时,皮肤的颜色红润,但喂母乳后不久,就发现皮肤变黄,而且久久不退。但宝宝能吃能睡,精神很好。经化验,胆红素多在每100毫升血20毫克以下。宝宝的肝脏和脾脏也不大,无贫血,白细胞数不高,肝功能正常。这就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1-2%,甚至更高。为什么有些宝宝用母乳喂养后会出现黄疸呢?医生研究发现,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有关。...

    查看全部>>

      有的宝宝刚出生时,皮肤的颜色红润,但喂母乳后不久,就发现皮肤变黄,而且久久不退。但宝宝能吃能睡,精神很好。经化验,胆红素多在每100毫升血20毫克以下。宝宝的肝脏和脾脏也不大,无贫血,白细胞数不高,肝功能正常。这就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1-2%,甚至更高。为什么有些宝宝用母乳喂养后会出现黄疸呢?医生研究发现,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有关。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便出现了黄疸并持续不退。   
      
      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然而,从临床实践来看,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出现的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7-14天出现。   
    
      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就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黄疸又会重新出现。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可长达1-2个月,但通过化验可与肝炎区别开。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是否应停止喂养母乳呢?一般来说不必,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通常不会出现较重症状,也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如果经化验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就不必紧张地带着宝宝多次去医院求治,以免交叉感染。   
    
      母乳性黄疸不需要吃药。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重时应该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营养品,为使宝宝得到必需的营养,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暂停期间,可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证乳汁持续分泌,等宝宝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   
    
      一般来说,随着月龄的增长,黄疸可逐渐消退,对宝宝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停用母乳后黄疸没减轻,或反而加重,应该再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知*** | 2005-11-19 16:40:16 102 40 评论
    0/300
  • 2005-11-19 16:08:44
  •     首先我否定你的母乳性黄疸一说.许多母亲担心母乳会造成婴儿黄疸,改以奶粉取代,其实是错误的观念。
    
        美国著名儿科专家劳伦斯加特纳教授(LawrenceGartner)接受本报访问时说,最新的研究发现,母乳不会导致婴儿黄疸,不过可能使初生婴儿的黄疸情况较迟消退。其实这样一来却能增加婴儿体内的抗自由基,对婴儿起着整体保护作用,完全有益无害。
    
        他说:“由于初生婴儿体内含有...

    查看全部>>

        首先我否定你的母乳性黄疸一说.许多母亲担心母乳会造成婴儿黄疸,改以奶粉取代,其实是错误的观念。
    
        美国著名儿科专家劳伦斯加特纳教授(LawrenceGartner)接受本报访问时说,最新的研究发现,母乳不会导致婴儿黄疸,不过可能使初生婴儿的黄疸情况较迟消退。其实这样一来却能增加婴儿体内的抗自由基,对婴儿起着整体保护作用,完全有益无害。
    
        他说:“由于初生婴儿体内含有较多胆红素,因此头几个星期有黄疸相当普遍,过后便会逐渐改善,家长不必过度担心。”
    
        基于遗传因素,亚洲婴儿患黄疸的情况也会较白人小孩普遍。研究也发现,亚洲人可能因较易缺乏一种称为G6PD的酶素,提高了患上溶血症(红血球被破坏)和间接导致患贫血症及黄疸的机率。
    
        黄疸症在初生婴儿中颇为常见。一般是由于婴儿肝脏发育尚未完成,排泄胆红素的机能未成熟,黄色的胆红素留在血液中,使婴儿全身皮肤呈黄色。待肝脏机能逐渐成熟后,即能恢复正常,黄色素多可在1星期内消失。这一种婴儿黄疸症属正常生理现象,父母无需忧虑。
        我儿子22个月了,吃母乳的小孩,身体健康着那.每个孩子出黄疸长短可能根据体质时间有所不同的,别担心.只要孩子各种生理机能正常,就没有问题.
         
    
    棒*** | 2005-11-19 16:08:44 103 40 评论
    0/300
  • 2005-11-19 16:05:47
  • 一般没问题,但要注意多观察,如发现有异常要立即到医院去.
    o*** | 2005-11-19 16:05:47 71 46 评论
    0/300
  • 2005-11-19 15:32:22
  • 新出生的小孩子都会出黄疸的,不要担心,一般半个月左右就没有了.
    要是时间较长,一定要到医院检查一下
    l*** | 2005-11-19 15:32:22 86 43 评论
    0/300
  • 2005-11-19 15:20:59
  • 新生儿黄疸,没什么大问题,过一星期就没事了。
    1*** | 2005-11-19 15:20:59 75 47 评论
    0/300
  • 2005-11-19 14:40:23
  • 这是正常的.不用担心.看看儿童方面的书你就知道了.
    呢*** | 2005-11-19 14:40:23 73 46 评论
    0/300
  • 2005-11-19 14:34:36
  • 检查之前12小时除水之外什么都不许吃,再检查一次!
    
    
    
    
    
    
    
    
    
    
    
    
    
    
    
    
    飘*** | 2005-11-19 14:34:36 87 43 评论
    0/300
  • 2005-11-19 14:30:56
  • 不清楚,帮你查一下资料.
    z*** | 2005-11-19 14:30:56 74 46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其他答案(4)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传染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