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保值贴补率是什么

首页

保值贴补率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5-11-01 14:45:51
  •   所谓保值储蓄是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开办的一种特殊储蓄,这种储蓄在开办之时就曾明显宣布,它是指3年、5年、8年的城乡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在储蓄期满时,银行除按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外,还要把存款到期日的物价上涨幅度与存入日的物价上涨幅度之比与利率的差额补给储户,是保证存款人的存款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而实行的一种储蓄形式。
      它并不意味着物价上涨多少就补贴多少,它只是保证存款人存款的购买力水平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曾两次开办过保值储蓄。一次是1988年9月10 日开始的,那是我国的物价水平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达到了二位数。经过治理整顿后,物价涨幅迅速回落,保值贴补率从1990年6月至1991年12月连续18个月为零。
       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决定从1991年12月1日起停办保值储蓄。第二次是1993年7月11日至1996 年4月1日。毫无疑问,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保值储蓄的出台对于增加银行存款、稳定经济、抑制通货膨胀、保护广大储户的利润起到了积极作用,“体现了国家政策与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得到了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业内人士评折,保值储蓄对人们的心理影响绝不亚于它的实际效用。 但也有专家指出,采取保值储蓄来抵抗通货膨胀只是权宜之计,它会带来一些深层次问题,如价格信号扭曲、影响利率浮动弹性等,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妨碍国内经济对外来挑战出迅速反应等等。 令人欣慰的是,今天公众的心理状态已经变得成熟,这种变化的缘由与根基无疑是近两年来物价水平平衡,市场供给充足、宏观经济环境日益宽松的结果。
      尤其是去年我国宏观调控已得取明显成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已从1995年10月起至1996 年2月,连续5个月低于3年期定期储蓄存款的利率水平。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 保值储蓄的意义已经不大,为此,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6年4月1日起停止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但对4月1日以前存入的三年期以上定期储蓄存款仍然给予保值,并按月向社会公布保值贴补率,并按月向社会公布保值贴补率。
      这一举措对于那些注意到中央银行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人来说应是情理中事,但对那些关注利率高低的储户而言却不免有些担心。从今年5月份开始, 保值贴补率已连续三个月为零。为此,一些群众来说来电询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2 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涨幅为5。
      7%,贴补率也应在5%左右,为什么宣布的贴补率为零? 这里应该说明的是,作为计算保值贴补率的物价指数,是国家统计局通过反复测算后得出的能够反映城乡居民消费物价变动趋势的价格总指数,这个价值总指数的名称是“社会商品零售和服务项目价格总指数”,它综合了食品、衣着、日用品、书报、医疗、民用建材、燃料、农业生产资料及各种服务项目的价格指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城乡居民消费范围之内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情况,用它来计算保值贴补率是比较科学的,而单以某种个别商品的价格的变化来计算是不能全面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化的。
      这一物价指数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在统计范围上稍有差异,但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撒***

    2005-11-01 14:45:51

  • 2005-10-29 01:54:53
  •   所谓保值储蓄是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开办的一种特殊储蓄,这种储蓄在开办之时就曾明显宣布,它是指3年、5年、8年的城乡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在储蓄期满时,银行除按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外,还要把存款到期日的物价上涨幅度与存入日的物价上涨幅度之比与利率的差额补给储户,是保证存款人的存款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而实行的一种储蓄形式。
      它并不意味着物价上涨多少就补贴多少,它只是保证存款人存款的购买力水平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曾两次开办过保值储蓄。一次是1988年9月10 日开始的,那是我国的物价水平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达到了二位数。经过治理整顿后,物价涨幅迅速回落,保值贴补率从1990年6月至1991年12月连续18个月为零。
       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决定从1991年12月1日起停办保值储蓄。第二次是1993年7月11日至1996 年4月1日。毫无疑问,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保值储蓄的出台对于增加银行存款、稳定经济、抑制通货膨胀、保护广大储户的利润起到了积极作用,“体现了国家政策与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得到了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业内人士评折,保值储蓄对人们的心理影响绝不亚于它的实际效用。 但也有专家指出,采取保值储蓄来抵抗通货膨胀只是权宜之计,它会带来一些深层次问题,如价格信号扭曲、影响利率浮动弹性等,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妨碍国内经济对外来挑战出迅速反应等等。 令人欣慰的是,今天公众的心理状态已经变得成熟,这种变化的缘由与根基无疑是近两年来物价水平平衡,市场供给充足、宏观经济环境日益宽松的结果。
      尤其是去年我国宏观调控已得取明显成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已从1995年10月起至1996 年2月,连续5个月低于3年期定期储蓄存款的利率水平。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 保值储蓄的意义已经不大,为此,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6年4月1日起停止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但对4月1日以前存入的三年期以上定期储蓄存款仍然给予保值,并按月向社会公布保值贴补率,并按月向社会公布保值贴补率。
      这一举措对于那些注意到中央银行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人来说应是情理中事,但对那些关注利率高低的储户而言却不免有些担心。从今年5月份开始, 保值贴补率已连续三个月为零。为此,一些群众来说来电询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2 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涨幅为5。
      7%,贴补率也应在5%左右,为什么宣布的贴补率为零? 这里应该说明的是,作为计算保值贴补率的物价指数,是国家统计局通过反复测算后得出的能够反映城乡居民消费物价变动趋势的价格总指数,这个价值总指数的名称是“社会商品零售和服务项目价格总指数”,它综合了食品、衣着、日用品、书报、医疗、民用建材、燃料、农业生产资料及各种服务项目的价格指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城乡居民消费范围之内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情况,用它来计算保值贴补率是比较科学的,而单以某种个别商品的价格的变化来计算是不能全面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化的。
      这一物价指数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在统计范围上稍有差异,但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

    1***

    2005-10-29 01:54:53

  • 2005-10-28 21:53:45
  • 所谓保值储蓄是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开办的一种特殊储蓄,这种储蓄在开办之时就曾明显宣布,它是指3年、5年、8年的城乡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在储蓄期满时,银行除按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外,还要把存款到期日的物价上涨幅度与存入日的物价上涨幅度之比与利率的差额补给储户,是保证存款人的存款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而实行的一种储蓄形式。它并不意味着物价上涨多少就补贴多少,它只是保证存款人存款的购买力水平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
    

    w***

    2005-10-28 21:53:45

  • 2005-10-26 05:48:07
  •   所谓保值储蓄是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开办的一种特殊储蓄,这种储蓄在开办之时就曾明显宣布,它是指3年、5年、8年的城乡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在储蓄期满时,银行除按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外,还要把存款到期日的物价上涨幅度与存入日的物价上涨幅度之比与利率的差额补给储户,是保证存款人的存款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而实行的一种储蓄形式。
      它并不意味着物价上涨多少就补贴多少,它只是保证存款人存款的购买力水平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曾两次开办过保值储蓄。一次是1988年9月10 日开始的,那是我国的物价水平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达到了二位数。经过治理整顿后,物价涨幅迅速回落,保值贴补率从1990年6月至1991年12月连续18个月为零。
       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决定从1991年12月1日起停办保值储蓄。第二次是1993年7月11日至1996 年4月1日。毫无疑问,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保值储蓄的出台对于增加银行存款、稳定经济、抑制通货膨胀、保护广大储户的利润起到了积极作用,“体现了国家政策与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得到了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业内人士评折,保值储蓄对人们的心理影响绝不亚于它的实际效用。 但也有专家指出,采取保值储蓄来抵抗通货膨胀只是权宜之计,它会带来一些深层次问题,如价格信号扭曲、影响利率浮动弹性等,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妨碍国内经济对外来挑战出迅速反应等等。 令人欣慰的是,今天公众的心理状态已经变得成熟,这种变化的缘由与根基无疑是近两年来物价水平平衡,市场供给充足、宏观经济环境日益宽松的结果。
      尤其是去年我国宏观调控已得取明显成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已从1995年10月起至1996 年2月,连续5个月低于3年期定期储蓄存款的利率水平。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 保值储蓄的意义已经不大,为此,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6年4月1日起停止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但对4月1日以前存入的三年期以上定期储蓄存款仍然给予保值,并按月向社会公布保值贴补率,并按月向社会公布保值贴补率。
      这一举措对于那些注意到中央银行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人来说应是情理中事,但对那些关注利率高低的储户而言却不免有些担心。从今年5月份开始, 保值贴补率已连续三个月为零。为此,一些群众来说来电询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2 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涨幅为5。
      7%,贴补率也应在5%左右,为什么宣布的贴补率为零? 这里应该说明的是,作为计算保值贴补率的物价指数,是国家统计局通过反复测算后得出的能够反映城乡居民消费物价变动趋势的价格总指数,这个价值总指数的名称是“社会商品零售和服务项目价格总指数”,它综合了食品、衣着、日用品、书报、医疗、民用建材、燃料、农业生产资料及各种服务项目的价格指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城乡居民消费范围之内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情况,用它来计算保值贴补率是比较科学的,而单以某种个别商品的价格的变化来计算是不能全面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化的。
      这一物价指数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在统计范围上稍有差异,但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

    w***

    2005-10-26 05:48: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基金 相关知识

  • 投资理财知识
  • 投资理财问题解决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