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邓稼先的生平

首页

邓稼先的生平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9-14 17:56:12
      邓稼先生平简介
      邓稼先(1924—1986年)中国核物理学家,1924年6月25日生于安徽怀宁,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其父是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平,16岁随其姐来到四川江津念完高中。1941年至1945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受业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
      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返北平,应聘于北大物理系任教。1948年到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念研究生,被选入“留美科协”总会干事会。新中国的诞生促使他决心尽早回到祖国。1950年8月,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冲破重重险阻登上了回国轮船。1950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后历任研究所付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付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付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付主任,是我国核武器理论与技术的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第十二届中共委员会委员,中国科院学部委员。
         1985年7月患直肠癌,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86年7月29日卒于北京。终年62岁。 邓稼先科学贡献   邓稼先是我国两弹元勋,由于保密原因,不能一一列举他亲自领导和参加的各个核装置或产品型号的名称,也不便列出全部科研成果目录,只能摘要列举几例。
         他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既阐述了流体力学、爆轰物理、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有关基本理论,又详细描述了原子弹物理过程的各个发展阶段的图象,并对其中的物理规律作了深入的探讨,诸如球面爆轰波理论,冲击波与金属的相互作用,冲击波的聚焦和不稳定性,核材料压缩度的粗估方法,裂变系统深燃耗的解析表达式等等。
      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又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   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当时由于保密原因,国外不发表核材料的状态方程,国内还不具备实验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邓稼先指导科研人员从已经发表的其他金属材料的状态方程,推出了低压区铀的状态方程,同时,他又对托马斯──费米(Thomas-Fermi)理论作了修正,求出极高压下的核材料状态方程,并且巧妙地与低压区状态方程连接,给出了相当大区域之内完整的状态方程,满足了理论设计的需要。
      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但终因工作任务过于繁忙,再加上癌症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只写了开头几章就辍笔,未能全部写成。
       。

    客***

    2005-09-14 17:56:12

其他答案

    2005-09-13 20:37:59
  •   邓稼先生平简介
      邓稼先(1924—1986年)中国核物理学家,1924年6月25日生于安徽怀宁,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其父是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平,16岁随其姐来到四川江津念完高中。1941年至1945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受业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
      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返北平,应聘于北大物理系任教。1948年到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念研究生,被选入“留美科协”总会干事会。新中国的诞生促使他决心尽早回到祖国。1950年8月,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冲破重重险阻登上了回国轮船。1950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后历任研究所付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付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付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付主任,是我国核武器理论与技术的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第十二届中共委员会委员,中国科院学部委员。
         1985年7月患直肠癌,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86年7月29日卒于北京。终年62岁。 邓稼先科学贡献   邓稼先是我国两弹元勋,由于保密原因,不能一一列举他亲自领导和参加的各个核装置或产品型号的名称,也不便列出全部科研成果目录,只能摘要列举几例。
         他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既阐述了流体力学、爆轰物理、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有关基本理论,又详细描述了原子弹物理过程的各个发展阶段的图象,并对其中的物理规律作了深入的探讨,诸如球面爆轰波理论,冲击波与金属的相互作用,冲击波的聚焦和不稳定性,核材料压缩度的粗估方法,裂变系统深燃耗的解析表达式等等。
      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又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   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当时由于保密原因,国外不发表核材料的状态方程,国内还不具备实验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邓稼先指导科研人员从已经发表的其他金属材料的状态方程,推出了低压区铀的状态方程,同时,他又对托马斯──费米(Thomas-Fermi)理论作了修正,求出极高压下的核材料状态方程,并且巧妙地与低压区状态方程连接,给出了相当大区域之内完整的状态方程,满足了理论设计的需要。
      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但终因工作任务过于繁忙,再加上癌症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只写了开头几章就辍笔,未能全部写成。
       。

    j***

    2005-09-13 20:37:5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