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秋水仙素有剧毒

首页

为什么秋水仙素有剧毒

是什么成分导致剧毒?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2-08-18 22:37:44
  •   秋水仙素的主要成分是秋水仙碱,一般24h内使用不宜超过6mg,致死量0。8 mg/kg。因秋水仙碱体内分布广,误食后在白细胞、肾、肝、脾、肠道内浓度高,中毒时极易导致以上器官的损害。 
    秋水仙碱口服后吸收迅速,0。5~2h达血浆峰值,故抢救时应尽快尽早催吐,洗胃及应用活性炭。
      洗胃时,不可用高锰酸钾氧化剂,以免秋水仙碱被氧成二秋水仙碱而加重病情。秋水仙碱血浆蛋白结合率30%~50%,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液对药物消除较差,目前无特效解毒剂。 秋水仙碱的毒性较大,常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胃肠反应是严重中毒的前驱症状,症状出现时即行停药,肾脏损害可见血尿、少尿、对骨髓有直接抑制作用、引起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
       ①治疗急性痛风:口服首剂1mg,以后2~3小时0。5mg,直至疼痛缓解。极量:每日3mg。②预防痛风急性发作:每日或隔日0。5~1mg。③在应用别嘌醇或促尿酸排泄药物治疗慢性痛风时,亦可同时给予本品以预防发作。 ①使中枢神经抑制药和拟交感神经药的作用增强。
      ②可引起可逆性维生素B12吸收不良。③胃肠道反应通常是对本品不能耐受或中毒的前驱症状,应及时减量或停药。④与高血压药合用,可降低后者的抗高血压疗效。⑤噻嗪类利尿药与秋水仙碱同时应用,会影响其抗痛风疗效。⑥有文献报道,本品通过免疫抑制作用,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有效。
      ⑦孕妇可致畸胎,老年人易发生积蓄中毒,应慎用。⑧干扰尿17-羟皮质酮测定值,使血清ALT及AST增高,尿血红蛋白试验出现假阳性。 骨髓抑制,胃肠反应,并可有麻痹性肠梗阻,漏于血管外可引起局部坏死(静脉注射时用)。

    2***

    2012-08-18 22:37:44

  • 2012-08-18 19:56:20
  • 秋水仙素可以抑制微管的形成,从而导致动物细胞内细胞骨架解体,细胞死亡。
    植物细胞中细胞骨架作用没有动物细胞那么重要,其次,产生秋水仙素的植物可将秋水仙素储存于液泡中,避免对胞质内微管蛋白的损伤。

    2***

    2012-08-18 19:56: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