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外科
肝胆外科

平时没有什么症状反应听说这种病很多需要割除胆囊这样对身体有害吗但是也听说吃药可以治疗请问该怎么治疗为最?

问题描述:我与2008年10月在体检时发现患有多发性胆囊息肉最大的为5mm.平时没有什么症状反应听说这种病很多需要割除胆囊这样对身体有害吗但是也听说吃药可以治疗请问该怎么治疗为最好
G*** | 2016-12-13 12:52:45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12-13 12:52:45
  • 胆囊息肉病变临床并不少见,手术是根治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胆囊息都需手术治疗。因其病变类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转归亦不尽相同,因此其手术适应症各家掌握也不一致。 
    
    手术时机选择: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前有时难以定性。根据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可能性的高危因素我们提出下列手术指征: 
    
    (1)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2)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

    查看全部>>

    胆囊息肉病变临床并不少见,手术是根治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胆囊息都需手术治疗。因其病变类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转归亦不尽相同,因此其手术适应症各家掌握也不一致。 
    
    手术时机选择: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前有时难以定性。根据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可能性的高危因素我们提出下列手术指征: 
    
    (1)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2)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3)单发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4)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5)CEA(肿瘤标记物),测值明显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肠道肿瘤者。(6)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7)对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行手术治疗。 
    
    近几年,非手术和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病已引起医疗界的广泛重视,各种偏方、配方、验方等在消炎、利胆,控制胆囊炎、胆囊息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针对胆囊息肉的专科用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随着中医中药研究的深入,非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治愈率,也在迅速提高。 
    
    
    【临床表现】 
    
    
    
    
    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胆囊息肉在临床上可分三个时期即: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在治疗中,一般都要经过“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的过程,各个时期的特点如下: 
    
    活跃增长期 相对稳定期 吸收消散期 
    胆囊息肉体积 不断增大 不变化 逐渐减小 
    胆囊息肉数量 不断增多 不变化 逐渐减少 
    
    
    胆囊息肉临床特点 
    
    特点一:发病率逐渐增高 
    
    随着人类饮食结构多样化和饮食节律非常化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如:高胆固醇饮食、长期酗酒、过多进食刺激性饮食、饮食规律紊乱如:早餐不吃好或不吃早餐、晚餐过盛、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农药过多、食品添加剂泛滥、电离辐射充斥空间等都和胆囊息肉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从而孕育了胆囊息肉的第一个特点--发病率逐渐增高。 
    
    特点二:隐蔽攻击性强 
    
    胆囊息肉多无症状,8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在检查上,3-4mm以下的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难以发现或常常漏诊。 
    
    无症状型胆囊息肉给人们造成的假象是不痛不痒、身无百病、无须治疗,而当症状并发或性质改变时,往往给造成意想不到的痛苦和无可挽回的伤害,典型患者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幡然醒悟、为时已晚。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胆囊息肉病的发现率逐渐增高,而非专科医院的医生对此病认识不清或不认识,或不重视,从而造成了胆囊息肉在诊断和认知上的盲点和诊断治疗的真空带,形成了胆囊息肉宽阔的隐藏空间。 
    
    上述三点孕育了胆囊息肉的隐蔽攻击性特点。 
    
    特点三:癌变率高 
    
    胆囊息肉的致命杀伤力在于突发癌变。从80-90年代,因形成的胆囊息肉的性质不同,癌变率逐渐增高。而在癌变中或癌变后,许多胆囊息肉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不知不觉发展,不知不觉癌变,这也是胆囊息肉最可怕的特点。 
    
    
    【预防】 
    
    
    
    
    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 
    
    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低胆固醇饮食 
    
    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其它饮食注意事项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4、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5、宜用煮、蒸、烩、炒、拌、氽、炖的烹调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6、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7、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在我国,随着B超技术的广泛普及,胆囊息肉样病变检出率越来越高,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时机选择得到广泛的研究。如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时,最好先行手术治疗,以杜绝癌症的发生。但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即①单发,无蒂息肉;②息肉直径大于1cm;③基底宽度;④50岁以上有症状的息肉;⑤胆囊壁增厚;⑥位于胆囊颈部的息肉样病变。据调查,80%以上的胆囊癌患者生存不足一年,近年来,胆囊癌发病呈上升趋势,且50岁以上发病较年轻者高出10倍。胆囊癌不管是腺癌、鳞癌,还是未分化癌,其恶性程度都很高,且生长快、浸润广,转移早。B超检查是诊断胆囊癌的常用手段,CT检查可发现胆囊有否占位性病变。但绝大多数确诊要靠剖腹探查。
    
    胆囊息肉在病理上属乳头状腺瘤,是各种胆囊粘膜良性隆起的总的简称,可单发,但常呈多发性。胆囊息肉病变主要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腺肌瘤、混合性息肉等。
    但手术治疗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手术时所产生的并发症,如肝外胆管损伤、血管损伤、脏器损伤等,无论哪一种并发症,一旦发生,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二是,手术治疗只是针对病灶,而没有针对病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所谓治标而不治本。如果你的息肉不大且无临床症状可以暂不用管它,但要定期B超监测。
    y*** | 2016-12-13 12:52:45 46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肝胆外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