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装剧里称呼"足下"是什么意思?

首页

古装剧里称呼"足下"是什么意思?

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常常看见有"足下"这种称呼?请问这有什么典故吗?是什么意思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12 05:14:00
    什么叫足下呢?足下是古人对朋友辈的一种尊称。古人的尊称有四种:陛下、殿下、阁下、足下。什么叫足下呢?足下是古人对朋友辈的一种尊称。古人的尊称有四种:陛下、殿下、阁下、足下。这四种称呼共同的一个意思就是:我不敢看你的脸,因为你地位太高,面子太大。见到皇帝我不敢看皇帝的脸,我只敢看你的台陛之下——大家知道皇帝的龙椅,就是那个宝座有一个台,台上面有台阶,那个台阶叫陛;见到太子或王子,我也不敢看你的脸,我只看你的宫殿之下;见到宰相,我也不敢看你的脸,我只敢看你的楼阁之下;见到尊贵的朋友,我也不敢看你的脸,我只敢看你的脚下,就是低头的意思。权在足下,就看足下的这个足往哪边走,这叫做举足轻重,你这一抬脚就有分量。
    

    句***

    2018-04-12 05:14:00

其他答案

    2018-04-12 07:14:00
  • "足下"是对朋友的尊称   所谓"足下"就是看对方的脚下  而不敢抬头看对方的脸,身.用此说明自己地位比对方要低,而不敢看他  所以"足下"为尊称   阁下也一样  看对方只能看到对方的楼阁脚下  说明对方是高高在上的人物    陛下也同道理

    心***

    2018-04-12 07:14:00

  • 2018-04-12 06:14:00
  • 足下是中国古代对他人的敬称,在乐毅的《报燕惠王书》、《战国策》、《史记》中,都可以见到足下的称谓。其中有用于下级称呼上级的,也有同辈之间的互称。
    足下的来源不祥,根据刘敬叔所写的《异苑》卷十记载,晋文公寻找功臣介子推,并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肯出山,抱树而亡。晋文公用这棵树做了木屐,对着木屐感叹道:“悲乎足下!”这就是足下的由来。
    但很多人并不同意这种说法,裴骃注解《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引用蔡邕的话说:“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陛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指这些称呼都是敬称。
    

    赤***

    2018-04-12 06:14:00

  • 2018-04-12 05:14:00
  • 就是你的意思,是尊称。

    b***

    2018-04-12 05:14:00

  • 2018-04-12 05:14:00
  •  就是你的意思,是尊称 

    李***

    2018-04-12 05:14:00

  • 2018-04-12 05:14:00
  •   在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意为“您”。足下,属称对方的敬辞。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意思是说:担心损害了先王英明的形象,破坏了您仁义的声名,所以逃到赵国。《史记。秦始皇本纪》:“阎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
      』”意思是说:阎乐上前走近秦二世胡亥,批评胡亥说:“您骄傲任意,随便杀人,天下都背叛了您,请您自己想一想。”这是臣子称君主的例子。又如《战国策。燕策一》记载苏代对燕昭王说:“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意思是说:“您以为够了,那么我就不必在此侍奉您了。
      ”《战国策。韩策二》:“严仲子辟人,因为聂政语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闻足下义甚高。』”还有《史记。项羽本纪》:“张良谢曰:『……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战国以后,不仅是臣下对君主,同辈之间可以用“足下”来称呼。
      如《史记。季布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意思是说,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揖说:“况且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把您的名声传扬到四方,难道不好吗:为什么您把我排斥在外呢?” 无论是下对上,还是同辈相称,“足下”都带有敬意。
      《称谓录》说:“古称人君,亦以『足下』称之,则『足下』之为尊称。”那么,为什么尊称对方用“足下”这个词呢?据刘敬叔《异苑》卷十记载:“介子推逃禄隐迹,抱树烧死。文公(晋文公重耳)拊木哀嗟,伐而制屐(以木作底的鞋)。每怀割股之功(介子推在重耳出逃中,介子推曾割自己大腿上的肉为重耳充饥,亦称“剐肉奉君”),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将起于此。
      ” 《异苑》对“足下”的解释十分有趣,但一般人不认同这个看法。《史记。秦始皇本纪》裴骃集解引东汉末年蔡邕的话解释说:“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陛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也就是说:“足下”只是谦虚地尊称对方的称呼。 。

    你***

    2018-04-12 05:14:00

  • 2018-04-12 03:14:00
  • 在古代 是你尊称的意思 
    

    猫***

    2018-04-12 03:14:00

  • 2018-04-12 03:14:00
  •   陛下---- 皇帝 殿下----太子 麾下---- 将军 膝下----父母 足下---- 对方 在下----自己。 
    “足下”:意为“您”。足下,属称对方的敬辞。 
    在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意为“您”。足下,属称对方的敬辞。
      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意思是说:担心损害了先王英明的形象,破坏了您仁义的声名,所以逃到赵国。《史记。秦始皇本纪》:“阎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意思是说:阎乐上前走近秦二世胡亥,批评胡亥说:“您骄傲任意,随便杀人,天下都背叛了您,请您自己想一想。
      ”这是臣子称君主的例子。又如《战国策。燕策一》记载苏代对燕昭王说:“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意思是说:“您以为够了,那么我就不必在此侍奉您了。”《战国策。韩策二》:“严仲子辟人,因为聂政语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闻足下义甚高。
      』”还有《史记。项羽本纪》:“张良谢曰:『……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战国以后,不仅是臣下对君主,同辈之间可以用“足下”来称呼。如《史记。季布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
      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意思是说,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揖说:“况且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把您的名声传扬到四方,难道不好吗:为什么您把我排斥在外呢?” 无论是下对上,还是同辈相称,“足下”都带有敬意。《称谓录》说:“古称人君,亦以『足下』称之,则『足下』之为尊称。
      ”那么,为什么尊称对方用“足下” 这个词呢?据刘敬叔《异苑》卷十记载:“介子推逃禄隐迹,抱树烧死。文公(晋文公重耳)拊木哀嗟,伐而制屐(以木作底的鞋)。每怀割股之功(介子推在重耳出逃中,介子推曾割自己大腿上的肉为重耳充饥,亦称“剐肉奉君”),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将起于此。
      ” 《异苑》对“足下”的解释十分有趣,但一般人不认同这个看法。《史记。秦始皇本纪》裴?集解引东汉末年蔡邕的话解释说:“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陛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也就是说:“足下”只是谦虚地尊称对方的称呼。 。

    张***

    2018-04-12 03:14:0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电视 相关知识

  • 吃喝玩乐
  • 娱乐休闲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