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周明?:中国植物抗虫性学科的奠基人

首页

周明?:中国植物抗虫性学科的奠基人

农业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现代农业昆虫学的先驱,中国植物抗虫性学科的奠基人。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3-10 16:01:14
  •   【9月9日科技名家推荐:周明?】
      周明?于1907年9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县(今属海安县)。曾用名周升地、周盛继,江苏省海安县人,卒于2005年1月2日,享年98岁。农业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现代农业昆虫学的先驱,中国植物抗虫性学科的奠基人。
      

      1929年2月获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学学士学位;1930年8月,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主攻昆虫学,先后于1931年和1933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并被选为美国西格玛赛荣誉学会会员,获金钥匙奖;1933年回国后,历任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兼植物病虫害系主任、广西省农业管理处一级技正、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兼院长、桂林科学实验馆研究员、福建农学院教授兼病虫害系主任、福建省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等职,1946年10月,被聘为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兼昆虫学系主任。
      
      1949年秋,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兼昆虫学系主任;1956年被评定为一级教授;1981年当选为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应用昆虫学报》总编辑,《昆虫学报》副总编辑,《植物保护学报》副主编、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编辑委员会委员兼《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植保组主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著有《华北农业害虫记录》、《中国主要害虫名录》、《农业昆虫学》、《植物抗虫性原理与应用》等专著和教材10余部。先后于1980年、1986年和1988年分别荣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为表彰他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特授予他“荣誉农大人奖”。
      周明?致力于我国农业昆虫学的研究几十年,是为建立和发展我国农业昆虫学的先驱者。他一向认为,摸清我国农业害虫的种类是开展防治工作的基础。
      为此,1935年他凭借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在已发表的《中国经济植物害虫?害螨初步名录》的基础上,不断积累资料加以补充,于1953年又主编了《华北农业害虫记录》一书。这是一本较系统的农业害虫基础文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954年苏联农业部派出的第一个植保植检代表团访华考察时,首先提出希望得到该书。
      70年代,周明?又对已发表的著作进一步修订、补充,编写出《中国主要害虫名录》,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内部资料,并为该所1980年编著的《中国农业害虫名录》提供了蓝本。 70年代以前,国外的农业昆虫学专著,一般内容均仅按作物列举重要害虫分别阐述,缺乏系统概括的理论探讨。
      周明?认为,农业昆虫学虽属一门应用科学,但有其本身的系统理论基础。1961年,在他主编的第一本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农业昆虫学中,对该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做了概括阐述,使农业昆虫学科从内容到体系上更臻于完善。特别是在区分“害虫”与“虫害”的概念;分析虫害产生的条件及控制虫害的基本途径和比较分析各类防治法特点的基础上,他制定出害虫防治的要求、策略、途径和方法,从而纠正了过去长期存在的防治“以消灭害虫的种为目标”和单纯依赖单一防治措施的偏向。
      他这一学术思想,已经孕育了80年代为国际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所广泛接受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本原理。
      周明?自1933年回国后,从大量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害虫防治研究不能仅局限于研究害虫本身,而应联系有关害虫生存发展的多方面生态环境因素的作用。
      30年代,周明?在浙江对油桐尺蠖产卵场所的发现后,提出避免油桐与松树混栽的控制为害的措施,因该虫集中在松杆表面缝隙中产卵。50年代后期,他在内蒙古自治区西设点研究春小麦主要害虫麦秆蝇,发现该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是成虫喜光,对产卵麦株有严格的选择性,尤以拔节期麦株最适产卵。
      
      经过进一步研究,明确凡有利于促进春麦前期生长快,麦株生长健壮茂密的栽培措施均有助于控制麦秆蝇的为害。为此他总结出适期早播、精细整地,合理密植和正确施足水肥等以丰产控制虫害的系统农业防治措施。1960年秋,他应安徽省农业厅之邀,率领部分师生前往调查该省因连年大面积推行单季稻改为双季稻后,有的地方稻螟不仅危害不严重,相反还显著减轻,即所谓无螟害区的情况,并探讨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他协同地方同志先后深入到3个专区13个市县进行田间实际调查,与老农及地方同志座谈,初步得出结论:稻田经过冬季适当处理,消灭了大量越冬螟虫,压低了翌年发生基数,在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期间将稻茬深翻入土,又连续杀伤二代三化螟幼虫和蛹,从而降低了后期为害的稻螟虫源。
      这说明栽培技术措施的作用可能是主要原因。接着,他于1961?1964年先后在安徽、湖南设点,创用大面积轻重虫区,对比分析种植制度及不同栽培技术与稻螟种群数量消长关系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了双季稻区结合适当栽培管理措施,分阶段压低稻螟虫源的防治策略原理,从而明确提出了“害虫防治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必要的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建议。
      
      1962年周明?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大会上,作了《我国害虫农业防治研究现状和展望》的学术报告,1963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结合耕作防治害虫》一文。1964年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的国际科学讨论会上,宣读了《中国水稻三化螟研究的进展》论文,引起与会学者重视。
      
      1975年在河南新乡召开的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工作方针,其中就吸收了周明?的观点。 1983年,周明?参与“六五”国家科技重点课题“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的攻关课题。他在冀南主产棉区设立综合防治基点深入研究,提出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关键技术的协调组配方案及重视三代棉铃虫的防治策略新见解,用于生产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七五”期间,他又进一步完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为提高我国综合防治技术水平,推动农业防治与其他防治技术协调应用的发展做出了优异成绩。
      周明?对综合防治和农业防治方面的倡导、推动和发展所作的贡献,得到了国家的表彰。先后于1980年、1986年、1988年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物百科
      周明?(1907?2005),曾用名周升地、周盛继,江苏省海安县人,生于1907年9月9日,卒于2005年1月2日,享年98岁。农业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现代农业昆虫学的先驱,中国植物抗虫性学科的奠基人。
      
      (科普中国出品,9月9日综合报道)。

    -***

    2018-03-10 16:01:1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花鸟鱼虫 相关知识

  • 吃喝玩乐
  • 娱乐休闲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