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一切景语皆情语什么意思?

首页

一切景语皆情语什么意思?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2-12 16:33:59
    一切景语皆情语 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
      
    主要是指写作

    天***

    2018-02-12 16:33:59

其他答案

    2018-02-12 16:33:59
  • 用逼真画面表达虽不言情但情境中藏

    命***

    2018-02-12 16:33:59

  • 2018-02-12 14:33:59
  •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没有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不衰。这首《相见欢》便见一般,特别是景情和谐的统一在一起,更是为后人称道。
       纵览李煜的词,明显的可以看出亡国前后的窘异。之前是风花雪月,之后是字字血泪。艺术成就也以后期为高,情景和谐的统一在一起。语言平常朴素而又富有表现力,表现出深刻而真挚的思想感情,创造出一和谐完美的艺术整体——无技巧的艺术境界。 词的上阕是写景。
      “无言独上西楼”,“无言”二字画出了后主无人共语,孤寂无欢的惨淡愁容,“独上”是写动作,词人一步一叹,步履沉重自可想见,“月如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轮残月挂在茫茫夜空之中,周围是死一般的静,:一词人站在楼上,仰头望去,两行冷泪悄悄滑落,那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凄清幽冷。
      可以说这三个字,平白无话,用语自然却写尽了作者的心境,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假如金圣叹见此也会“忍不住哭了”。“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而院中的梧桐笼罩在夜幕下,那样无助,那样孤独,那样毫无自由。那难道不是作者真实的现实写照吗?这一“锁”字,使境界全出,实一妙笔。
       词的下阕是写情。写景易,写情难。妙的在于化虚为实,用“丝”写“思”。由于有上文的铺垫,作者的情便有感而发,“剪不断,理还乱”,那种矛盾和无法排遣的苦痛表露无遗。词的最后一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确是化龙之笔,看是信手拈来,确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是什么滋味?悔乎?恨乎?胜过一切言语。 与李煜的亡国之音不同,马致远写的是游子的情怀。 马致远擅长描写自然景物,被前人称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最能代表他的风格。 枯老的藤树,光秃的朽木,黄昏鸣叫着远去的乌鸦,破旧的小桥,下面是无声无息的流水,在这死一般的静谧里,一间茅屋里升起袅袅炊烟。
      在古道之上秋风瑟瑟,一个人牵着一匹只剩下骨头的黄马,在落日的余晖里,游子的路在那里呢?这些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凄凉图画,无不反衬出沦落天涯着彷徨愁苦。确是“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人间词话》)。这不由让我们想起张继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飘泊在外的游子,定在思念家中鬓发皆白的慈母吧? 这两首一词一曲,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艺术感染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情和景做到了完美的统一,达到“情景相生,物我双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最高境界。 李煜要写的是亡国囚禁的凄清、孤独、寂寞 ,眼中的景物也染上了浓浓的色彩。
      “月如钩”,这缺月也是残缺的人生。“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之寂寞,深院之寂寞,且锁住,那不是作者境遇的写照吗?凄凉、寂寞、孤独。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一切皆着我色彩”。这与他早期的作品“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期的李后主经历了大苦恼大悲痛的伤心人,所作之词,字字句句,都凝着血泪,自然景物才会这样凄凉、寂寞、孤独。 马致远要抒发的是游子的彷徨之意。所选择的自然景物也是那样愁苦,任何一漂泊在外的人,见此情此景,都会心情沉重,泪流满面,起归家之意。
       山水有情,草木知意,优秀的写景文章绝不会为写景而写景,它往往通过写景来抒情,使情景交融。选好观察点抓住景物特征,具体、形象的描绘,最终目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借助自然景物的烘托来体现内心感受,这就是借景抒情。 古人云“情贵真”,借景抒情不是无病呻吟,把真情实感自然的诉诸笔端才能感人,才能“景生情情生景”“情景相生,物我两会”,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最高境界。
       。

    2018-02-12 14:33:5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