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下焦湿热是怎么回?

下焦湿热是怎么回事
李*** | 2019-02-28 10:35:51

好评回答

2019-02-28 10:48:57
B*** |2019-02-28 10:48:57 77 28 评论
1.大肠湿热多由饮食不节,恣食厚味醇酒,或夏月暑湿、疫毒之邪侵及肠道所致,为邪实之证,病位在大肠。因湿热毒邪内结大肠,下焦气机壅滞,传导失常,气血瘀滞,当瘀热阻下焦湿热的原因是什么于肠道时,可致腑气不通、热结旁流,而见呕吐、腹痛、痢疾、泄泻、痔疮等。2.膀胱湿热常因恣食肥甘辛热之品,或嗜酒,酿成湿热内生,或湿热秽浊之邪外侵,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无以分清别浊,开合失司以及灼伤络脉而致。3.胞...

查看全部>>

1.大肠湿热多由饮食不节,恣食厚味醇酒,或夏月暑湿、疫毒之邪侵及肠道所致,为邪实之证,病位在大肠。因湿热毒邪内结大肠,下焦气机壅滞,传导失常,气血瘀滞,当瘀热阻下焦湿热的原因是什么于肠道时,可致腑气不通、热结旁流,而见呕吐、腹痛、痢疾、泄泻、痔疮等。2.膀胱湿热常因恣食肥甘辛热之品,或嗜酒,酿成湿热内生,或湿热秽浊之邪外侵,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无以分清别浊,开合失司以及灼伤络脉而致。3.胞宫湿热多因湿热邪毒侵及盆腔,气血瘀滞所致。本病的成因,主要是邪毒侵入胞脉后,与败血搏结,进一步发展所致。由于邪气盛实,瘀热内结,正邪交争剧烈,而致腹痛较重,并有高热、寒战。1.大肠湿热证候:身热,下利臭秽,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治则:清大肠湿热,解毒。主方下焦湿热的原因是什么:葛根芩连汤加味。方药:葛根、黄芩、黄连、甘草、银花、茯苓、木通、车前子。2.膀胱湿热(初期)证候: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漓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清热利湿。主方:八正散加减。方药:扁蓄、翟麦、木通、车前子、滑石、大黄、山栀、甘草。
0/300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2019-02-28 11:29:17
  • 问题分析: 中医讲腹部以下都属于下焦,下焦湿热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是由于长期的饮食因素,比如过食肥甘厚味而引起湿热积聚下焦,进而就容易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比如身热多汗,舌苔黄腻,外阴部位瘙痒湿热等症状。
    意见建议:针对你描述的情况,如果有湿热的话,建议可以通过中药加以调理,比如茵陈,栀子,生地,茯苓,猪苓,葛根,当归等,另外平时要注意多休息,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的以及生冷油腻食物...

    查看全部>>

    问题分析: 中医讲腹部以下都属于下焦,下焦湿热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是由于长期的饮食因素,比如过食肥甘厚味而引起湿热积聚下焦,进而就容易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比如身热多汗,舌苔黄腻,外阴部位瘙痒湿热等症状。
    意见建议:针对你描述的情况,如果有湿热的话,建议可以通过中药加以调理,比如茵陈,栀子,生地,茯苓,猪苓,葛根,当归等,另外平时要注意多休息,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的以及生冷油腻食物。
    肆*** | 2019-02-28 11:29:17 77 28 评论
    0/300
  • 2019-02-28 11:23:23
  • 湿热流注于下焦肠腑、膀胱,湿聚热蕴,气机受阻,气化失司,腑气不利的病理变化。三焦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将人体腔划分三个部位,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为中焦,包括脾、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肠、小肠、膀胱。下焦人体部位名,系三焦之一。三焦的下部,指下腹腔自胃下口至二阴部分。能分别清浊,渗入膀胱,排泄废料,其气主下行。《灵枢·营卫生会》:“下...

    查看全部>>

    湿热流注于下焦肠腑、膀胱,湿聚热蕴,气机受阻,气化失司,腑气不利的病理变化。三焦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将人体腔划分三个部位,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为中焦,包括脾、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肠、小肠、膀胱。下焦人体部位名,系三焦之一。三焦的下部,指下腹腔自胃下口至二阴部分。能分别清浊,渗入膀胱,排泄废料,其气主下行。《灵枢·营卫生会》:“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承*** | 2019-02-28 11:23:23 77 28 评论
    0/300
  • 2019-02-28 11:04:15
  • 下焦湿热:低热起伏,腰酸腹痛,经前或经期是及劳累或加重经行不调,量多,带下黄稠,味臭,尿黄便干。 病因是湿热来的。
    张*** | 2019-02-28 11:04:15 63 31 评论
    0/300
  • 2019-02-28 10:45:48
  • 临床下焦湿热是中医术语,是指湿热侵及下焦大肠或膀胱等处,以小便淋漓灼痛或癃闭,大便腥臭稀溏或秘结,小腹胀痛,或带下黄白而腥臭,身热口渴,身重疲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等为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病证
               临床多见于湿热痢疾,湿热泄泻,前列腺炎,阴道炎等疾病,治疗方面宜清热利湿立法,大肠湿热宜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膀胱湿热选择八正散治疗,胞宫湿热选择二妙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j*** | 2019-02-28 10:45:48 77 2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