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竹子和愁的古诗

首页

关于竹子和愁的古诗

越多越好,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3-10 08:48:24
      关于竹子的古诗 :
    唐杜牧的《斫竹》诗,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水仙子 咏竹 元 马谦斋 
    贞姿不受雪霜侵, 
    直节亭亭易见心。 
    渭川风雨清吟枕, 
    花开时有凤寻。 
    文湖州是个知音。 
    春日临风醉, 
    秋宵对月吟, 
    舞闲阶碎影筛金。
       酬人雨后玩竹 唐 薛涛 南天春雨时, 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 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 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 苍苍劲节奇。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 杜甫 绿竹半含箨, 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 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 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 会见拂云长。 於潜僧绿筠轩 宋 苏轼 可使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 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 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 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 世间哪有扬州鹤。 竹 唐 韦式 竹, 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咏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宋 杨万里 一见此君面。
       荒村不是村。 斜阳与可笔。 栖雀子猷魂。 客思方无那, 诗愁得共论。 问渠:“能饮否?” -- 把酒酹霜根。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唐 张九龄 清切紫庭垂, 威菱防露枝。 色无玄只变, 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 虚心世所知。 凤皇佳可食, 一去一来仪。 画竹歌并序 唐 白居易 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时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知予天与好事,忽写一十五竿,惠然见投。予厚其意,高其艺,无以答贶,作歌以报之,凡一百八十六字云。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碕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唐 白居易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
       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中心一以合,外事纷无极。 共保秋竹心,风霜侵不得。 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 不爱杨柳枝,春来软无力。 怜君别我后,见竹长相忆。 长欲在眼前,故栽庭户侧。 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 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
       栽竹 唐 杜牧 本因遮日种, 却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 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 敲?峦矸缡薄? 故国何年到, 尘冠挂一枝。 竹 唐 贾岛 篱外清阴接药栏, 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没后知音少, 粉节霜筠漫岁寒。
       昌谷北园新笋 四首之一 唐李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 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 别却池园数寸泥。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 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回答者:rourou555 - 试用期 一级 4-19 18:57 《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板桥专画竹,石,兰,有很多写竹的诗。 郑板桥有《潍县竹枝词》四十首传世,可查。
       参考资料:郑板桥画传----孙霞 回答者:weiwei2131 - 助理 二级 4-19 19:03 唐杜牧的《斫竹》诗,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水仙子 咏竹 元 马谦斋 贞姿不受雪霜侵, 直节亭亭易见心。 渭川风雨清吟枕, 花开时有凤寻。
       文湖州是个知音。 春日临风醉, 秋宵对月吟, 舞闲阶碎影筛金。 酬人雨后玩竹 唐 薛涛 南天春雨时, 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 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 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 苍苍劲节奇。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 杜甫 绿竹半含箨, 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 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 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 会见拂云长。 於潜僧绿筠轩 宋 苏轼 可使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 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 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 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 世间哪有扬州鹤。 竹 唐 韦式 竹, 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咏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宋 杨万里 一见此君面。 荒村不是村。 斜阳与可笔。 栖雀子猷魂。 客思方无那, 诗愁得共论。 问渠:“能饮否?” -- 把酒酹霜根。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唐 张九龄 清切紫庭垂, 威菱防露枝。
       色无玄只变, 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 虚心世所知。 凤皇佳可食, 一去一来仪。 画竹歌并序 唐 白居易 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时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知予天与好事,忽写一十五竿,惠然见投。
      予厚其意,高其艺,无以答贶,作歌以报之,凡一百八十六字云。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碕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唐 白居易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 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中心一以合,外事纷无极。 共保秋竹心,风霜侵不得。 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 不爱杨柳枝,春来软无力。
       怜君别我后,见竹长相忆。 长欲在眼前,故栽庭户侧。 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 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 栽竹 唐 杜牧 本因遮日种, 却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 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 敲?峦矸缡薄? 故国何年到, 尘冠挂一枝。
       竹 唐 贾岛 篱外清阴接药栏, 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没后知音少, 粉节霜筠漫岁寒。 昌谷北园新笋 四首之一 唐李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 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 别却池园数寸泥。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 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人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风吹千亩迎风啸,乌重一枝入酒樽。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
       窗扉净无尘,几砚寒生雾。 累尽无可言,风来竹自啸。 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 关于愁的古诗 : 唐杜牧的《斫竹》诗,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水仙子 咏竹 元 马谦斋 贞姿不受雪霜侵, 直节亭亭易见心。
       渭川风雨清吟枕, 花开时有凤寻。 文湖州是个知音。 春日临风醉, 秋宵对月吟, 舞闲阶碎影筛金。 酬人雨后玩竹 唐 薛涛 南天春雨时, 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 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 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 苍苍劲节奇。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 杜甫 绿竹半含箨, 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 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 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 会见拂云长。 於潜僧绿筠轩 宋 苏轼 可使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 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 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 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 世间哪有扬州鹤。 竹 唐 韦式 竹, 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咏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宋 杨万里 一见此君面。 荒村不是村。 斜阳与可笔。 栖雀子猷魂。 客思方无那, 诗愁得共论。
       问渠:“能饮否?” -- 把酒酹霜根。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唐 张九龄 清切紫庭垂, 威菱防露枝。 色无玄只变, 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 虚心世所知。 凤皇佳可食, 一去一来仪。 画竹歌并序 唐 白居易 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时无伦。
      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知予天与好事,忽写一十五竿,惠然见投。予厚其意,高其艺,无以答贶,作歌以报之,凡一百八十六字云。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碕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唐 白居易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 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中心一以合,外事纷无极。
       共保秋竹心,风霜侵不得。 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 不爱杨柳枝,春来软无力。 怜君别我后,见竹长相忆。 长欲在眼前,故栽庭户侧。 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 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 栽竹 唐 杜牧 本因遮日种, 却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 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 敲?峦矸缡薄? 故国何年到, 尘冠挂一枝。 竹 唐 贾岛 篱外清阴接药栏, 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没后知音少, 粉节霜筠漫岁寒。 昌谷北园新笋 四首之一 唐李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 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 别却池园数寸泥。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 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回答者:rourou555 - 试用期 一级 4-19 18:57 《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板桥专画竹,石,兰,有很多写竹的诗。 郑板桥有《潍县竹枝词》四十首传世,可查。 参考资料:郑板桥画传----孙霞 回答者:weiwei2131 - 助理 二级 4-19 19:03 唐杜牧的《斫竹》诗,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水仙子 咏竹 元 马谦斋 贞姿不受雪霜侵, 直节亭亭易见心。 渭川风雨清吟枕, 花开时有凤寻。 文湖州是个知音。 春日临风醉, 秋宵对月吟, 舞闲阶碎影筛金。 酬人雨后玩竹 唐 薛涛 南天春雨时, 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 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 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 苍苍劲节奇。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 杜甫 绿竹半含箨, 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 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 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 会见拂云长。 於潜僧绿筠轩 宋 苏轼 可使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 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 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 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 世间哪有扬州鹤。
       竹 唐 韦式 竹, 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咏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宋 杨万里 一见此君面。
       荒村不是村。 斜阳与可笔。 栖雀子猷魂。 客思方无那, 诗愁得共论。 问渠:“能饮否?” -- 把酒酹霜根。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唐 张九龄 清切紫庭垂, 威菱防露枝。 色无玄只变, 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 虚心世所知。 凤皇佳可食, 一去一来仪。 画竹歌并序 唐 白居易 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时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知予天与好事,忽写一十五竿,惠然见投。予厚其意,高其艺,无以答贶,作歌以报之,凡一百八十六字云。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碕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唐 白居易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
       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中心一以合,外事纷无极。 共保秋竹心,风霜侵不得。 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 不爱杨柳枝,春来软无力。 怜君别我后,见竹长相忆。 长欲在眼前,故栽庭户侧。 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 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
       栽竹 唐 杜牧 本因遮日种, 却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 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 敲?峦矸缡薄? 故国何年到, 尘冠挂一枝。 竹 唐 贾岛 篱外清阴接药栏, 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没后知音少, 粉节霜筠漫岁寒。
       昌谷北园新笋 四首之一 唐李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 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 别却池园数寸泥。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 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范仲淹《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奇支),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W***

    2019-03-10 08:48:24

其他答案

    2019-03-10 09:20:37
  •   一尺竹寒千尺势;
    老夫胸次有灵奇。
    这是清代郑燮竹诗联。
    过壁一枝三五叶;
    只缘弄墨学东坡。
    水竹不如山竹劲;
    画来须向石边青。
    冗繁削尽留清瘦;
    直到生时是熟时。
    此身愿劈千丝篾;
    织就香帘护美人。
    而今再种扬州竹;
    依旧淮南一片青。
       老干枝疏新叶放; 龙孙原种复来枝。 老干新篁千万叶; 世间君子不嫌多。 从来不用苔花点; 今日微添一两斑。 写将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竿。 我亦有亭深竹里; 也思归去听秋声。 秃竹应须作钓竿; 江头风雨不辞寒。 雨中听竹知秋意; 秋在书窗小榻边。
       元代贡性竹诗云:“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寂寞湘魂招不返,风萧声断月明中。”  和风暖雨佳时节; 长出龙孙万丈高。 参差错落无多竹; 引得春风入座来。 浓淡有时无变节; 岁寒松柏是知心。 虽然高下分浓淡; 总是新篁得意时。
       剪取竹梢还掐叶; 只将小翠斗青春。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浑如燕剪翻风外; 此是新篁正少年。 遇著青山便栽竹; 短长高下总清风。 以上皆是清代郑燮竹诗联。 小亭结竹流青眼; 卧榻清风满白头。 这是明代唐寅(1470─1523)题画竹联。
       2 千树梨花百壶酒; 一庄水竹数房书。 这是清代朱彝尊(1629─1709)集唐人诗句书隶书联。 3 千竿修竹,周遭半亩方塘; 一片白云,遮蔽五株柳垂。 这是佚名题庭园联。见明代陆绍珩《醉古堂剑扫?卷六景》。 4 水自竹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这是禅僧龙门佛眼悟道诗偈。 5 水能性澹为吾友; 竹解心虚即我师。 这是唐代白居易〈池上竹作〉诗联。 有改作“水能性淡真吾友;竹解虚心是我师。” 6 水清石出鱼可数; 竹密花深鸟自啼。 这是佚名题爱俪园联。 爱俪园与竹有关的佳联尚有:“半窗月落梅无影;三径风来竹有声。
      ”“闲为水竹云山主;静得风花雪月权。” 7 月明午夜生虚籁; 误听风声是雨声。 这是集唐代唐彦谦诗句联。 半园梧竹秋先到; 一榻琴书梦亦清。 这是佚名题庭园联。 8 未出土时先有节; 纵凌云处也无心。 这是清代郑燮题画竹诗联。
       下联或作“到凌云处更虚心”。全联或作“未出土时便有节;得凌云外尚虚心。” 也有长联作:“根生大地,渴饮碧水,未出土时便有节;枝横长天,叶柏青山,及凌云处尚虚心。” 9 且随机种竹栽花,长倩菩提开笑口; 倘有意贪山恋水,也成魔障扰禅心。
       这是佚名题甘肃兰州市俊源寺话月园联。 姑且随顺机缘种竹栽花,不必拘泥,重要的是请您发菩提心,像菩萨一样,开口长笑;倘若执意贪恋好山好水,不肯重回纷扰人间过活,那么山水清景,也将成为扰乱禅心的魔障。 10 竹死不变节; 花落有余香。
       这是唐代邵谒〈金谷园怀古〉诗联。 竹室生虚白; 波澜动远空。 这是集陈子昂、王维诗句联。 11 竹怜新雨后; 山爱夕阳时。 这是唐代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联。 12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这是明代傅山(1607─1684)题书斋联。
       又有作“竹雨松风桂月;茶烟琴韵书声。”“竹雨松风梧月;茶烟琴韵书声。” 清代张鳌题万年寺联:“竹露松风蕉雨;茶烟琴韵书声。”又有作:“竹露松风蕉叶雨;茶烟琴韵读书声。” 13 竹宜著雨松宜雪; 花可参禅酒可仙。 这是清代汪士慎(1686─1762)题书斋联。
       14 竹密不妨流水过; 山高岂碍白云飞。 这是佚名题禅寺联。 竹林浓密,并不妨碍流水经过;山峰高耸,那会妨碍白云飞扬呢! 和这副对联相似的有“竹密无妨水过;山高不碍云飞。”“长空不碍白云飞;竹密不障活水流。” 15 竹影扫阶尘不动; 月轮穿沼水无痕。
       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中引用此语,但只说“古德云”。其实这是唐代雪峰义存禅师之语。 竹子随风摇曳,影子映在台阶上,好像扫帚扫地一般,但台阶上的灰尘并未拂去;月轮穿过池塘,月光照射在水里,但水面上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这副对联动中有静,显示了禅者虚心应物,悠然忘我,心中一丝不挂的空灵与自由的情境。
       禅师认为即心是本体,只要守住本体,视外物如过客,就能不为所动,保持六根清净。就投影、出声的万物而言,本身亦无心留声,无意留影。 《菜根谭》中又载:“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风吹到稀疏的竹林里时,竹叶沙沙作响,风吹过后,在竹林里不曾留下一点声音;雁子飞到寒潭的上空时,影子倒映在水中,雁子飞走时,影子也跟著消失无踪了。
      所以有德的君子,事来心现,事去心空,不会把事情一直放在心上,耿耿于怀。 16 竹声清似倪迂画; 梅影寒于东野诗。 这是佚名题书斋联。 17 此人如碧梧修竹; 其志在流水高山。 这是清代郑燮题赠友人联。 18 此地有茂林修竹; 昔人咏秋水长天。
       这是佚名题庭园联。 19 此间都是无情物; 萧萧如在过溪亭。 这是清代金农竹诗联。 自有春风把门扫; 闲眠尽日无人知。 这是佚名题竹诗句联。 因知幻化出无象; 枝掀叶举是精神。 这是宋代黄庭坚竹诗联。 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 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
       这是清代王题天台万年寺联。 自身好比悠闲的白云,在天空舒卷自在,倒映在水中的月影和溪上的清光都能够证明自性本空,所以能映现万有;本心如同湍湍不止的流水,流转林间的松涛和青青碧绿的竹色,都共同陶然忘机,远离颠倒妄想的烦恼。 天台万年寺在唐代太和中建立,原名平田禅院,后改今名。
       20 夜听水流庭后竹; 尽看云起面前山。 这是乘三题四川新都宝光寺联。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这是僧肇之语。 青青翠绿的竹色,都是佛陀清净法身的显化;郁郁繁茂的黄花,也莫不是佛陀般若智慧的流布。   “翠竹”、“黄花”等外物,是开悟的契机,本身并不是道,只是般若法身的应身而已。
       21 松无古今色; 竹有上下节。 见《五灯会元》。 22 松竹梅岁寒三友; 天地人四海同春。 这是佚名题春联。 宋代苏轼竹诗联:“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23 松风临水朝磨剑; 竹影当窗夜读书。 这是佚名题春联。
       24 松间月淡孤窗影; 竹里风清一榻香。 这是佚名题书斋联。 25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这是佚名题南京燕子矶弘济寺联。 松涛声、竹篁声、钟磬声,每一种声,都传达出清净自在的境界;青山色,绿水色,烟霞色,每一种色,都显现出空相的智慧。
       上联末字“在”,或作“应”。 26 客中几见花开落; 人俗非关竹有无。 这是佚名题庭园联。 27 室因抱水随其曲; 竹为观山不放长。 这是佚名题庭园联。 28 室当静坐兰为契; 人有虚怀竹与同。 这是佚名题书斋联。
       29 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 这是清代乾隆皇帝题北京市故宫竹香馆联。 桑麻松竹明真趣; 诗酒琴棋识素心。 这是佚名题书斋联。 30 栽花种竹,未必果出闲人; 对酒当歌,难道便称侠士。 见明代陆绍珩《醉古堂剑扫?卷五素》。
       31 清风两窗竹; 白露一庭松。 这是佚名题书斋联。 32 清如瘦竹闲如鹤; 座是春风室是兰。 这是佚名题赠友人联。 33 清气若兰,虚怀当竹; 乐情在水,静气同山。 这是佚名题赠友人联。 又有联作“清品犹兰,虚怀若竹;澄怀似水,朗抱凝冰。
      ” 34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 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这是清代张英题草堂联。 35 修竹不孤,君是矣; 清风在户,我招之。 这是佚名集《校官碑》字联。 36 修竹虚心千年绿; 奇花照眼一时红。 这是佚名题格言联。
       37 修竹千竿,寒月当户摇琐碎; 清溪一曲,晴云绕户映空明。 这是佚名题佛寺联。台北县坪林乡大林村九芎林庆林宫山门亦用此联。 38 品峻于山,怀虚若水; 风清在竹;气静如兰。 这是佚名题云南昆明罗汉山悬崖飞云阁联。 39 咬定一两句,终身得力; 栽成六七竹,四壁皆清。
       这是清代郑燮(板桥道人)题北平白云观华室联。 此联亦作“咬定一两句书,终身得力;栽成六七竿竹,四壁皆清。” 40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 栽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这是清代郑燮题扬州小玲珑山馆联。 上联“忘”,或作“充”。
       郑燮主张:“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在题竹画诗中,多次以栽竹喻育人,如:“爱竹总如教子弟,数番剪削又扶持。”“甘雨如风三四月,满庭篁筱是儿孙。” 41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怒气写竹,喜气写兰。 这是佚名题书斋联。
       上联“刚日”、“柔日”见《礼记?曲礼》。 刚日指一、三、五、七、九单日:柔日指二、四、六、八、十双日。 近代叶公超书联:“怒写竹;喜书兰。” 42 庭有余闲,竹露、松风、蕉雨; 家无长物,茶烟、琴韵、书声。 这是当代叶元璋题厅堂联。
       43 得月高花应有梦; 迎风绿竹自成诗。 这是佚名题书斋联。 44 梅竹平安春意满; 椿萱并茂寿源长。 这是佚名题春联。 45 对松既许成知己; 看竹何须问主人。 这是佚名题庭园联。 上联典出宋代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 下联典出南朝宋王徽之事。 王徽之爱竹成癖,常说:“何可一日无此君。”他有次出游,经过吴中,见一位士大夫家里有许多好竹,迳自往竹林下,讽吟啸歌,不理会主人殷勤恭候,主人大为难堪,令人关紧大门,不让他出门。王徽之很欣赏主人这种留客作风,竟因此留下和主人欢晤片时方走。
       。

    依***

    2019-03-10 09:20:37

  • 2019-03-10 08:50:24
  •   唐杜牧的《斫竹》诗,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水仙子 咏竹 元 马谦斋 
    贞姿不受雪霜侵, 
    直节亭亭易见心。 
    渭川风雨清吟枕, 
    花开时有凤寻。 
    文湖州是个知音。 
    春日临风醉, 
    秋宵对月吟, 
    舞闲阶碎影筛金。 
    酬人雨后玩竹 唐 薛涛 
    南天春雨时, 
    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 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 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 苍苍劲节奇。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 杜甫 绿竹半含箨, 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 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 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 会见拂云长。 於潜僧绿筠轩 宋 苏轼 可使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 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 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 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 世间哪有扬州鹤。
       竹 唐 韦式 竹, 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咏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宋 杨万里 一见此君面。
       荒村不是村。 斜阳与可笔。 栖雀子猷魂。 客思方无那, 诗愁得共论。 问渠:“能饮否?” -- 把酒酹霜根。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唐 张九龄 清切紫庭垂, 威菱防露枝。 色无玄只变, 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 虚心世所知。 凤皇佳可食, 一去一来仪。 画竹歌并序 唐 白居易 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时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知予天与好事,忽写一十五竿,惠然见投。予厚其意,高其艺,无以答贶,作歌以报之,凡一百八十六字云。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碕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唐 白居易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
       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中心一以合,外事纷无极。 共保秋竹心,风霜侵不得。 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 不爱杨柳枝,春来软无力。 怜君别我后,见竹长相忆。 长欲在眼前,故栽庭户侧。 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 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
       栽竹 唐 杜牧 本因遮日种, 却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 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 敲?峦矸缡薄? 故国何年到, 尘冠挂一枝。 竹 唐 贾岛 篱外清阴接药栏, 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没后知音少, 粉节霜筠漫岁寒。
       昌谷北园新笋 四首之一 唐李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 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 别却池园数寸泥。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 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

    I***

    2019-03-10 08:50: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