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竹石古诗 描绘了竹子怎样的形象

首页

竹石古诗 描绘了竹子怎样的形象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16 01:52:54
  • 描绘了竹子不畏寒冷的形象。

    刘***

    2018-12-16 01:52:54

  • 2018-12-16 01:48:13
  • 赞颂了不畏磨难,坚韧不拔的乐观人生精神

    黄***

    2018-12-16 01:48:13

  • 2018-12-16 01:45:14
  • 竹石古诗 描绘了竹子顽强而又执著,坚韧不拔,不畏磨难的竹枝形象

    张***

    2018-12-16 01:45:14

  • 2018-12-16 01:35:28
  • 【作者描绘了一幅坚韧、刚直、不屈的竹枝形象,通过这鲜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刚烈、不屈不挠和高风亮节的品格。】

    武***

    2018-12-16 01:35:28

  • 2018-12-16 01:31:14
  • 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
    作者描绘了一幅坚韧、刚直、不屈的竹枝形象,通过这鲜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刚烈、不屈不挠和高风亮节的品格

    马***

    2018-12-16 01:31:14

  • 2018-12-16 01:29:36
  •   作者描绘了一幅坚韧、刚直、不屈的竹枝形象,通过这鲜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刚烈、不屈不挠和高风亮节的品格。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
      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这首诗纯为写景,但又绝不是自然景物的写生和翻版。
      这个画面有鲜明的象征意义,乱崖恶风,压制摧残着竹枝的生长,联想到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这不正是当时社会环境的象征和写照吗?竹枝“咬”住青山,扎根乱崖,挺立风中,虽经千磨万击,不管是在炎夏还是在残冬,仍然节节向上,傲然屹立,这不正是作者那种不屈不挠的高尚人格的映射吗?乱崖恶风是凶残的,但在恶势力的催残中,竹枝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更加坚劲挺拔。
      从这强烈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对恶势力的强烈憎恶,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竹所象征的那种刚强人格的崇高赞美。

    赵***

    2018-12-16 01:29:36

  • 2018-12-16 01:22:43
  •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这是郑板桥的诗句,题目叫《竹石》。郑板桥善画竹,此是一幅画中的的题诗。
    主要是赞美竹子的高风亮节。
      
    整首诗从画入题: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说的是画中的竹子再像,画的再好,也不能完全表达出竹子所蕴含的精神。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日报平安:《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纲维,主管僧寺事务的和尚)每日报竹平安。
      ”后以“竹报平安”指平安家信。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需要像那个和尚一样每天都报竹子的平安,因为竹子的高风亮节我们都是知道的。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效李艾山前辈体
    (清)郑板桥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清)郑板桥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清)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笋竹二首
    (清)郑板桥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
    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青***

    2018-12-16 01:22:4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